引言 1
第一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实践意义 9
第一节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基本概念 9
第二节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基本内涵 18
第三节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实践意义 30
第二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历史依据 35
第一节 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35
第二节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43
第三节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主体 52
第四节 中原文化是主流文化的核心 60
第五节 中原文化是区域文化的翘楚 69
第三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现实基础 77
第一节 河南的文化自觉优势 77
第二节 中原的区位人口优势 85
第三节 河南的经济发展优势 89
第四节 河南的文化基础优势 93
第四章 传承是创新华夏历史文明的前提 99
第一节 中原文化的薪火相传 99
第二节 加强保护是传承的前提 106
第三节 合理利用是传承的关键 110
第四节 整理发掘是传承的要务 114
第五节 国民教育是传承的基础 118
第六节 推动普及是传承的核心 122
第五章 创新是传承华夏历史文明的关键 127
第一节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127
第二节 观念创新是前提 132
第三节 机制创新是保障 134
第四节 内容创新是核心 137
第五节 形式创新是重点 139
第六节 载体创新是基础 141
第七节 传播创新是抓手 143
第八节 人才创新是根本 145
第六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路径选择 148
第一节 以先进文化为引领 148
第二节 以时代精神为核心 154
第三节 以中原文化为基础 159
第四节 以传承创新为手段 165
第五节 以繁荣发展为旨归 170
第七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必然走向 176
第一节 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176
第二节 促进文化发展繁荣 184
第三节 弘扬中原大文化 188
第四节 加速实现文化强省 193
第八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现实借鉴 200
第一节 文化传承创新的理论思考 200
第二节 文化强省(市)中的传承创新 206
第三节 区域经济战略中的传承创新 212
第四节 发达国家文化传承创新的经验 217
第五节 文化传承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224
第九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目标任务 231
第一节 构建公民素质提升体系 233
第二节 构建文化事业发展体系 236
第三节 构建文化产业创新体系 239
第四节 构建文化要素流通体系 242
第五节 构建文化传承保护体系 246
第六节 构建文化形象提升体系 249
第七节 构建文化平台支撑体系 252
第八节 构建对外文化传播体系 258
第十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战略布局 263
第一节 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 263
第二节 战略布局的基本原则 266
第三节 核心带动的战略布局 270
第十一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点难点 277
第一节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点 277
第二节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难点 287
第十二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295
第一节 认识局限是首要因素 295
第二节 体制瓶颈是关键因素 299
第三节 政策棚架是重要因素 302
第四节 投入不足是根本因素 305
第五节 人才匮乏是核心因素 309
第十三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战略举措 314
第一节 发挥根亲文化优势构建全球华人精神家园 314
第二节 发挥先进典型优势塑造当代中原人文精神 319
第三节 发挥遗产丰富优势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324
第四节 发挥资源厚重优势建立文化资源转化基地 329
第五节 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打造文化创新发展高地 336
第六节 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打造文化产品交流中心 343
第七节 发挥文化品牌优势建设文化“走出去”基地 349
第八节 发挥消费潜力优势提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 354
第十四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推进机制 360
第一节 建立责任机制 360
第二节 建立创新机制 365
第三节 建立投入机制 370
第四节 建立人才机制 375
第五节 建立联动机制 378
第六节 建立评价机制 381
第七节 建立激励机制 384
第十五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支撑体系 390
第一节 理论支撑体系 390
第二节 政策支撑体系 393
第三节 项目支撑体系 397
第四节 科技支撑体系 400
第五节 人才支撑体系 405
第六节 资金支撑体系 409
第七节 市场支撑体系 412
第八节 传播支撑体系 420
第十六章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427
第一节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架构 427
第二节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431
第三节 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 441
第四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详解 445
第五节 评价指数的计算及其配套工程 465
参考文献 476
后记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