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无线电发送设备发展简史 1
2无线电发送设备概论 6
1.无线电发射系统的组成 6
2.对于现代发射机的各种要求 7
3.现代无线电发射机 8
复习思考题 9
第二章 发生器电子管 10
1发生器电子管的特点 10
1.构造方面的特点 10
2.特性曲线方面的特点 11
3.各极材料 12
2三极管的静态特性曲线 13
1.三极管中的电流 13
2.总电流的静态特性曲线 14
3.栅流的静态特性曲线 15
4.板流的静态特性曲线 17
3三极管静态特性曲线的理想化 18
1.特性曲线理想化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18
2.三极管总电流理想特性曲线及其方程式 19
3.三极管栅流理想特性曲线及其方程式 22
4.三极管的板流理想特性曲线及其方程式 25
4四、五极管静态特性曲线的理想化 28
1.四极管的电流与参数 28
2.五极管的电流与参数 30
3.四、五极管的理想特性曲线方程式 32
复习思考题 36
习题 37
第三章 他励发生器的板极电路 38
1发生器的一般概念 38
1.他励发生器的原理图 38
2.他励发生器的工作状态 39
2他励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42
1.并联调谐回路的阻抗 43
2.发生器栅压、板流、板压间的相位关系 45
3他励发生器的板极电源馈给电路 47
1.构成板极电路的一些原则 47
2.板极电源的串馈电路 48
3.板极电源的并馈电路 49
4.两种电源馈给电路的比较 51
4欠压状态下的动态特性曲线 52
1.动态特性曲线的概念 53
2.欠压状态动态特性曲线的分析 53
3.动态特性曲线的绘制 57
5板压利用系数 58
1.板压利用系数的意义 58
2.边界板压利用系数的计算式 59
3.用板压利用系数来表示工作状态 61
6欠压状态下板流脉冲的分析 63
1.欠压状态板流脉冲的形状和通角的意义 63
2.尖顶余弦脉冲的表示式和分解 64
3.平顶余弦脉冲的分解 69
7发生器板极电路的功率、效率和通角的选择 70
1.板极电路中的功率平衡关系 70
2.发生器板极电路的效率 71
3.通角的选择 71
4.通角与激励电压、栅偏压的关系 72
8电子管发生器的等效电路 76
9电子管的利用系数和额定功率 78
10他励发生器的调谐 82
1.调谐的目的 82
2.失谐发生器的分析 82
3.他励发生器的调谐方法 90
复习思考题 91
习题 92
第四章 他励发生器的栅极电路和灯丝电路 93
1他励发生器的控制栅电路 93
1.栅偏压电源的馈给电路 93
2.级间耦合电路 95
3.构成栅极电路时的注意点 102
2栅极电路内的功率平衡关系 103
1.欠压状态下各栅极电流的近似计算 103
2.控制栅极电路内的功率平衡关系 105
3自生栅偏压电路 106
1.利用总电流的自生栅偏压电路 107
2.利用栅流的自生栅偏压电路 109
3.自生栅偏压电路的优缺点 111
4帘栅压和抑制栅压的供给方法 112
5灯丝电压供给电路 115
1.供给灯丝电压时的注意点 115
2.交流声的形成及其防止 116
复习思考题 118
习题 118
第五章 他励发生器的技术计算 119
1引言 119
2边界状态发生器的技术计算 124
1.按额定功率充分利用计算 124
2.按指定功率和通角计算 126
3.按指定功率和放射电流利用系数计算 127
4.实例 127
3过压状态发生器的技术计算 137
1.强过压状态的动态特性曲线 138
2.弱过压状态的动态特性曲线 140
3.弱过压状态栅流板流的计算 141
4.强过压状态栅流板流的计算 142
5.过压状态发生器的技术计算步骤 144
6.实例 146
7.过压状态发生器的优缺点 150
4发生器的负载特性曲线 150
5并联发生器 155
1.并联电路及其计算方法 155
2.实例 158
3.并联电路的优缺点 159
6推挽发生器 160
1.推挽电路及其工作情况 160
2.推挽电路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实例 164
3.推挽发生器与激励器的耦合电路 166
4.推挽发生器的优缺点 169
5.并联推挽发生器的概念 170
复习思考题 170
习题 171
第六章 发射机的输出级 173
1具有简单输出电路的输出级 173
1.几种简单输出电路及其比较 173
2.简单输出电路的计算 178
3.简单输出电路发生器的调谐与调整 182
2具有复合输出电路的输出级 184
1.复合输出电路的分类和质量分析 184
2.复合输出电路的计算 187
3.复合输出电路发生器的调谐与调整 194
4.简单输出电路与复合输出电路的比较 196
复习思考题 196
习题 198
第七章 发射机的中间级 199
1基频中间放大器 199
2缓冲放大器 207
3倍频器 210
1.倍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重要作用 210
2.二倍频器 211
3.三倍频器的概念 218
复习思考题 221
习题 222
第八章 自励发生器 223
1自励基本原理——产生和维持振荡的条件 223
2三端式电路的一般组成规律 226
1.传导反馈的振荡器电路 227
2.电容反馈的振荡器电路 228
3.组成三端式电路的规律 229
4.双回路振荡器电路 229
3振荡频率 231
4反馈线与振荡特性 233
1.反馈线 233
2.振荡特性曲线的意义及其形状 234
3.反馈线与振荡特性的交点与平衡方程式 236
5软自励与硬自励 240
6振幅稳定平衡与相位稳定平衡 243
1.振幅稳定平衡 243
2.相位稳定平衡 247
7计算自励发生器的一般原则 249
1.发生器工作状态的选择 249
2.计算振荡器回路的一般法则 250
8振荡器的实际电路 252
复习思考题 256
习题 256
第九章 频率的稳定 257
1发射机频率稳定的要求与标准 257
2导致频率不稳的因素和稳定频率的方法 259
1.振荡器零件的机械变形 259
2.温度的变化 260
3.电源电压的波动 262
4.负载的不稳定性 263
5.空气湿度和气压的变化 263
6.外在物体对振荡器电磁场的影响 263
7.振荡器损坏部价的置换 264
3晶体振荡器 264
1.石英及其特性 264
2.石英的压电效应和等效电路 266
3.晶体振荡器的实用电路 270
4.晶体振荡器的优缺点 274
5.晶体的使用与维护 275
复习思考题 276
习题 276
第十章 中和与寄生振荡 278
1中和的必要性 278
1.板栅极间电容对放大器的不良影响 278
2.克服的具体方法 279
2中和电路 280
1.线圈中和法 280
2.电桥电路的基本性质 281
3.单边中和电路 282
4.推挽中和电路 285
3实用的中和方法 288
4短波段使中和困难的因素 292
5关于共栅电路的概念 294
6寄生振荡的概念及其种类 300
7寄生振荡的现象及其抑制 306
复习思考题 309
习题 310
附录 312
附录Ⅰ尖顶余弦脉冲分解系数表 312
附录Ⅱ 平顶余弦脉冲分解系数表 317
附录Ⅲ 发射管的主要参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