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语法化基本理论 1
1.1语法化的定义 1
1.1.1定义语法化 1
1.1.1语法化认识的历程 2
1.2语法化理论的研究对象 4
1.2.1语法化现象研究 4
1.2.2语法化理论研究 10
1.3语法化的动因 11
1.3.1语言内部动因 11
1.3.2认知动因 14
1.3.3语言接触动因 16
1.3.4语用动因 16
1.4语法化的机制 17
1.4.1重新分析机制 17
1.4.2类推机制 18
1.4.3和谐机制 20
1.4.4泛化机制 20
1.4.5借用机制 21
1.5语法化的原则 22
1.5.1单向性原则 22
1.5.2并存原则 24
1.5.3 歧变原则 25
1.5.4择一原则 25
1.5.5 滞留原则 26
1.5.6 降类原则 27
1.5.7滞后原则 28
1.5.8渐变原则 28
1.5.9频率原则 29
1.6语法化的特征 29
1.6.1单向性特征 30
1.6.2语义虚化特征 30
1.6.3语音弱化特征 30
第2章 英汉语法化研究的回顾 32
2.1国内英语语法化研究 32
2.1.1早期的英语语言现象研究 32
2.1.2语法化理论的引介和新时期国内英语语法化研究 34
2.2国外英语语法化研究 37
2.2.1英语代词的语法化研究 37
2.2.2英语副词的语法化研究 40
2.2.3 英语情态动词的语法化研究 41
2.2.4英语相关范畴的语法化研究 42
2.2.5英语介词的语法化研究 43
2.2.6英语语用标记的语法化研究 43
2.3国内汉语语法化研究 44
2.3.1汉语实词虚化研究 44
2.3.2西方语法化理论框架下汉语语法化研究 48
2.4境外汉语语法化研究 90
2.4.1研究回顾 90
2.4.2余论与思考 94
2.5 英汉语法化对比研究 94
2.5.1英汉对比与语法化研究 94
2.5.2英汉语法化对比研究回顾 96
2.5.3结语 102
第3章 英汉语词汇的语法化研究 104
3.1英汉语介词的语法化 104
3.1.1英语介词的语法化研究 104
3.1.2汉语介词的语法化研究 106
3.1.3英汉语介词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107
3.2英汉语副词的语法化 108
3.2.1英语副词的语法化研究 108
3.2.2汉语副词的语法化研究 109
3.2.3 英汉语副词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112
3.3英汉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化 113
3.3.1英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化 113
3.3.2汉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化 114
3.3.3英汉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118
3.4英汉语情态动词的语法化 120
3.4.1情态动词与情态意义 121
3.4.2英语情态动词的语法化研究 122
3.4.3 汉语情态动词的语法化研究 123
3.4.4英汉语情态动词语法化的对比研究 124
3.5英汉语话语标记的语法化 124
3.5.1英语话语标记的语法化研究 125
3.5.2汉语话语标记的语法化研究 126
3.5.3英汉语话语标记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127
第4章 英汉语结构的语法化研究 128
4.1英汉部分语法范畴的语法化 128
4.1.1时、体范畴表达形式的语法化 128
4.1.2语态范畴表达形式的语法化 147
4.1.3语气范畴表达形式的语法化 151
4.2英汉语词序变化与语法化 162
4.2.1英语词序变化与语法化研究 163
4.2.2汉语词序变化与语法化研究 164
4.2.3 英汉语词序与语法化研究的对比视角 165
4.3英汉动补结构的语法化 166
4.3.1英语动补结构的语法化 166
4.3.2汉语动补结构的语法化 168
4.3.3 英汉语动补结构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168
4.4英汉附加疑问句的语法化 169
4.4.1英语附加疑问句的语法化研究 169
4.4.2汉语附加疑问句的语法化研究 171
4.4.3 英汉语附加疑问句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172
第5章 语用法的语法化规律 174
5.1语用法的语法化规律 174
5.1.1语用规律 174
5.1.2语用规律关照下的语法化问题 179
5.2结论 196
第6章 结语:英汉语用法语法化研究的意义及发展方向 198
6.1英汉语用法语法化研究的意义 198
6.1.1过往研究系统化 199
6.1.2探寻语言共性,拓宽研究视角 199
6.1.3将语用和语法研究纳入统一的体系 199
6.1.4将语言行为纳入人类一般行为体系 200
6.2本研究的发展方向 200
参考文献 202
后记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