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3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金花编;邓赐平副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7506718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性模式,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解释和测量儿童个体的心理差异;探索不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方法。本书知识讲述精要,结合儿童教育紧密,案例丰富,是一本质量较高的教材。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研究对象 1

二、研究内容 5

第二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8

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8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争论 11

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之争论 13

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的争论 13

五、不同情境中行为一致性的争论 14

六、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争论 14

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15

一、过去与现在西方的儿童观 15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

三、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8

四、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26

第四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29

一、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29

二、发展研究的研究设计 30

三、研究者须遵守的道德伦理准则 33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35

第一节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35

一、染色体、DNA和基因 36

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8

三、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 40

四、蛋白质的合成 40

五、显性和隐性基因 41

六、遗传疾病 42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 46

一、胎儿的发育过程 46

二、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47

第三节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49

一、身体的发展 49

二、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52

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 55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 55

二、动作发展的阶段 56

三、动作发展的训练 59

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62

第一节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62

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62

二、视觉的发展 65

三、听觉的发展 68

四、嗅觉和味觉 69

五、肤觉 70

第二节 婴幼儿知觉的发展 71

一、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 71

二、对色、形两维的感知 71

三、空间知觉 72

四、时间知觉 77

五、跨通道知觉——整合单通道的感觉输入 78

六、感知—运动结合 79

七、早期经验对知觉的作用 80

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传统研究的视角 82

第一节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 82

一、皮亚杰的认知机能模型:同化—顺化 83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型:同化—顺化 84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85

四、皮亚杰理论所面临的挑战 90

五、对皮亚杰理论的简评 93

第二节 维果茨基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 94

一、社会文化理论与语言发展 94

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95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95

四、维果茨基的研究在教育中的应用 96

三、维果斯基研究的简评 97

第三节 布鲁纳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 97

一、布鲁纳的建构主义观 97

二、表征模式与认知发展 98

三、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 99

四、布鲁纳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99

五、对布鲁纳研究的简评 100

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新进展 101

第一节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研究 101

一、信息加工理论的一般观点 101

二、西格勒的信息加工理论:特定任务的信息加工分析 103

三、儿童记忆的发展研究 106

四、信息加工研究简评 113

第二节 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研究 113

一、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 114

二、儿童数能力的发展 119

三、关于领域特殊性研究的评价 123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126

第一节 语音发展 126

一、语音知觉 126

二、语音产生 127

第二节 词汇发展 129

一、儿童词汇的增加 130

二、儿童早期词汇使用的扩大和缩小 131

三、儿童对几种词类的掌握 132

第三节 句子发展 135

一、句子的产生 135

二、句子的理解 138

第四节 语用技能的发展 140

一、选择和调节 140

二、会话和连贯 141

第五节 语言获得理论 142

一、学习论 142

二、先天论 145

三、相互作用论 146

第七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 150

第一节 智力的一般概念 150

一、智力的定义 150

二、智力的理论 151

第二节 智力的发展 153

一、智力的成长曲线 154

二、智商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55

三、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156

四、影响智力的因素 159

第三节 智力测验 161

一、智力测验的条件 161

二、著名智力测验介绍 162

三、使用智力测验的注意事项 165

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168

第一节 情绪的概述 168

一、情绪的功能 168

二、情绪的分类 170

三、情绪的组成成分 170

四、情感智力和健康情绪的特征 172

第二节 儿童情绪的发展 174

一、婴儿的情绪 174

二、幼儿的情绪 179

三、小学生的情绪 181

四、青少年情绪 181

五、儿童害怕的发展与克服方法 182

第三节 儿童情绪的获得 188

一、学习理论 188

二、知觉再认理论 189

三、社会认知理论 189

第九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 192

第一节 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192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192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96

三、心理测量关于人格特质的理论 201

四、社会学习理论 201

第二节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202

一、最初的个性或气质 202

二、体貌与体格的影响 204

三、成熟速率的影响 206

第三节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 207

一、个性发展与社会化过程 207

二、家庭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208

三、家庭的物理环境 213

四、电视和因特网的影响 213

第四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215

一、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215

二、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218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224

第一节 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 224

一、性别定型化的几个基本概念 224

二、性别定型的发展过程 225

第二节 性别差异的表现与原因 228

一、性别差异的表现 228

二、性别定型化理论 231

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234

四、父母、教师、同伴和媒体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影响 237

五、双性化与无性教育 239

第十一章 儿童交往的发展 243

第一节 依恋——最早出现的关系 243

一、依恋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243

二、依恋的测量和类型 244

三、依恋的理论 247

四、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250

第二节 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253

一、同伴的作用 254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 255

三、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 261

第三节 游戏与交往技能 263

一、游戏的理论 263

二、游戏的种类 264

三、游戏的作用 266

第十二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 271

第一节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271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71

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76

第二节 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 282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82

二、道德行为会依情境而变化吗 284

三、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284

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286

第三节 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 288

一、道德情感的三种形式 288

二、良心与道德的内化 290

三、移情 291

四、羞愧感 292

第四节 儿童的自我控制 294

一、自我控制的测量 294

二、自我控制的训练 294

三、自我控制度 295

第十三章 儿童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298

第一节 攻击和退缩 298

一、攻击行为 299

二、人际退缩 301

第二节 与学业有关的问题——注意和焦虑 302

一、注意力 303

二、焦虑 304

第三节 儿童和青少年逆反 306

一、第一逆反期——幼儿期 306

二、第二逆反期——青春期 307

第四节 说谎 308

一、儿童说谎的发展研究 309

二、心理理论——儿童说谎的心理成熟水平 311

三、儿童说谎的原因 311

四、对儿童的说谎行为进行教育的建议 312

第五节 青少年、计算机与互联网 313

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313

二、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担忧 314

三、对青少年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管理和控制 316

第六节 青少年抑郁与自杀 316

一、青少年抑郁 316

二、自杀 319

三、青少年自杀预防和干预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