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理学 1
第一节 脏腑 1
肺脏 1
心脏 1
肾脏 2
脾脏 3
肝脏 3
胃腑 4
胆腑 4
小肠 4
大肠 5
膀胱 5
心包络 6
三焦 6
第二节 经络 7
手太阴经 7
手阳明经 7
足阳明经 8
足太阴经 8
手少阴经 9
手太阳经 9
足太阳经 9
足少阴经 10
手厥阴经 10
手少阳经 10
足少阳经 11
足厥阴经 11
督脉 12
任脉 12
冲脉 13
带脉 13
第三节 形体 14
骨骼 14
筋腱 15
皮肉 15
毛发 16
第四节 九窍 16
鼻 16
目 17
耳 17
口舌 17
齿牙 18
生殖器 18
第二章 病理学 20
第一节 疾病概论 20
疾病与健康 20
症候及诊断 20
愈后及经过 21
转归 21
第二节 病原论 22
素因 22
诱因 23
第三节 六淫七情论 24
六淫 24
七情 25
第四节 内经之脏腑病理 26
肝 26
心 26
脾 26
肺 26
肾 27
胃 27
胆 27
小肠 27
大肠 27
三焦 27
膀胱 28
第五节 巢氏病源提要 28
时气候 28
温病候 28
伤寒候 28
中风候 29
霍乱候 29
痎疟候 29
癫狂候 29
黄病候 30
痰饮候 30
吐血候 30
上气候 30
虚劳候 31
癥瘕候 31
诸疝候 31
水肿候 32
九虫候 32
湿匿候 32
诸淋候 33
赤白痢候 33
小便候 33
大便候 33
第六节 先哲之病理学说 33
徐大椿 33
程钟龄 34
莫枚士 35
陆九芝 35
第三章 诊断学 37
第一节 切诊 37
浮脉 37
沉脉 37
迟脉 37
数脉 38
滑脉 38
涩脉 38
虚脉 38
实脉 39
长脉 39
短脉 39
洪脉 39
微脉 39
细脉 40
濡脉 40
弱脉 40
紧脉 40
缓脉 41
弦脉 41
动脉 41
促脉 41
结脉 42
代脉 42
革脉 42
牢脉 42
散脉 42
芤脉 43
伏脉 43
疾脉 43
怪脉 43
第二节 问诊 44
寒热 44
汗 44
头身 45
二便 45
饮食 46
胸 46
聋 46
渴 46
第三节 望诊 47
神气 47
色 47
身 48
五官 48
舌 48
第四节 闻诊 49
虚实寒热 49
杂证 49
附 小儿虎口脉纹诊法 49
部位 49
主病 50
第四章 药物学 51
第一节 宣剂 51
一、草部 51
桔梗 51
天麻 51
秦艽 51
柴胡 52
前胡 52
防风 52
独活 52
羌活 53
延胡索 53
贝母 53
细辛 53
茅根 54
川芎 54
蛇床子 54
藁本 54
白芷 55
木香 55
高良姜 55
白豆蔻 55
砂仁 55
郁金 56
香附 56
藿香 56
兰草 56
荆芥 57
薄荷 57
紫苏 57
菊花 57
豨莶草 57
款冬花 58
常山 58
百部 58
威灵仙 58
茜草 59
紫草 59
钩藤 59
二、木部 59
马勃 59
辛夷 59
檀香 60
乌药 60
乳香 60
没药 60
龙脑香 60
海桐皮 61
皂荚 61
西河柳 61
芜夷 61
五加皮 62
蔓荆子 62
密蒙花 62
川椒 62
椒目 63
三、谷部 63
谷芽 63
酒 63
秫米 63
麦芽 63
神曲 64
红曲 64
豆豉 64
四、菜部 64
葱白 64
白芥子 64
莱菔子 65
生姜 65
干姜 65
五、果部 65
枇杷叶 65
荔枝核 66
橄榄 66
甜瓜蒂 66
六、金石部 66
铜青 66
硼砂 66
七、禽兽部 67
五灵脂 67
虎骨 67
麝脐香 67
八、鳞虫部 68
穿山甲 68
蛇蜕 68
白花蛇 68
鸟鲗鱼骨 68
露蜂房 69
白僵蚕 69
蝎 69
第二节 通剂 69
一、草部 69
木通 69
白鲜皮 70
泽兰 70
香薷 70
泽泻 70
菖蒲 70
茵陈蒿 71
益母草 71
红花 71
大蓟 71
地肤子 71
瞿麦 72
王不留行 72
车前子 72
刺蒺藜 72
海金沙 73
甘遂 73
芫花 73
萆薢 73
土茯苓 73
防己 73
二、木部 74
猪苓 74
茯苓 74
琥珀 74
三、果部 74
赤小豆 74
大豆黄卷 75
薏苡仁 75
四、虫部 75
蛰虫 75
第三节 补剂 75
一、草部 75
人参 75
甘草 76
黄芪 76
沙参 76
丹参 76
玉竹 77
白术 77
狗脊 77
远志 77
巴戟天 77
淫羊藿 78
当归 78
石斛 78
骨碎补 78
续断 79
生地黄 79
牛膝 79
麦冬 79
沙苑蒺藜 80
菟丝子 80
使君子 80
天冬 80
何首乌 81
二、木部 81
侧柏叶 81
柏子仁 81
血竭 81
桑寄生 81
杜仲 82
枣仁 82
山茱萸 82
女贞子 82
地骨皮 83
三、谷部 83
小麦 83
黑穞豆 83
白扁豆 83
四、菜部 83
薯蓣 83
百合 84
五、果部 84
枣 84
胡桃 84
龙眼 84
莲藕 85
莲子 85
莲须 85
六、人部 85
人发 85
人乳 85
秋石 86
紫河车 86
七、禽兽部 86
乌骨鸡 86
鹿茸 86
羊肉 87
牛乳 87
阿胶 87
腽肭脐 87
八、鳞虫部 88
龟甲 88
鳖甲 88
蜂蜜 88
桑螵蛸 88
雄原蚕蛾 89
第四节 泻剂 89
一、草部 89
葶苈子 89
大黄 89
知母 89
元参 90
白头翁 90
三七 90
黄连 90
胡黄连 91
黄芩 91
苦参 91
龙胆草 91
白薇 92
白前 92
丹皮 92
姜黄 92
蓬莪术 92
荆三棱 93
海藻 93
昆布 93
蒲公英 93
青蒿 93
夏枯草 94
刘寄奴 94
旋覆花 94
青葙子 94
苎麻根 94
牛蒡子 94
大青叶 95
青黛 95
篇蓄 95
芦根 95
紫菀 95
紫花地丁 96
射干 96
马兜铃 96
天花粉 96
山豆根 96
金银花 97
二、木部 97
降真香 97
阿魏 97
芦荟 97
黄柏 97
厚朴 98
苦楝子 98
槐花 98
苏木 98
巴豆 99
桑根白皮 99
枳实 99
枳壳 99
山栀子 100
郁李仁 100
大腹皮 100
竹叶 100
天竺黄 101
雷丸 101
三、谷部 101
绿豆 101
四、菜部 101
冬瓜 101
五、果部 101
杏仁 101
桃仁 102
山楂 102
青皮 102
槟榔 102
六、石部 103
海浮石 103
食盐 103
七、人部 103
人中黄 103
八、禽兽部 103
夜明砂 103
犀角 104
羚羊角 104
熊胆 104
刺猬皮 104
九、鳞虫部 105
龙齿 105
珍珠 105
海蛤粉 105
瓦楞子 105
水蛭 105
五谷虫 106
虻虫 106
蟾蜍 106
第五节 轻剂 106
一、草部 106
麻黄 106
葛根 107
升麻 107
木贼草 107
灯心草 107
连翘 107
谷精草 108
二、土部 108
百草霜 108
墨 108
三、虫部 108
蝉蜕 108
第六节 重剂 109
一、木部 109
沉香 109
二、金石部 109
金箔 109
自然铜 109
青铅 109
黄丹 110
密陀僧 110
朱砂 110
雄黄 110
石膏 110
阳起石 111
磁石 111
青礞石 111
代赭石 111
三、土部 112
伏龙肝 112
第七节 滑剂 112
一、草部 112
冬葵子 112
肉苁蓉 112
锁阳 112
蒲黄 113
二、谷部 113
胡麻 113
麻油 113
大麻仁 113
三、果部 113
榧子 113
四、石部 114
滑石 114
第八节 涩剂 114
一、草部 114
地榆 114
白及 114
芍药 114
五味子 115
覆盆子 115
二、木部 115
椿樗白皮 115
秦皮 116
诃黎勒 116
棕榈皮 116
金樱子 116
三、谷部 116
醋 116
罂粟壳 117
四、果部 117
乌梅 117
木瓜 117
芡实 117
五、石部 118
赤石脂 118
禹余粮 118
明矾 118
六、鳞虫部 118
龙骨 118
牡蛎 119
五倍子 119
第九节 燥剂 119
一、草部 119
苍术 119
仙茅 119
草豆蔻 120
肉豆蔻 120
益智仁 120
补骨脂 120
葫芦巴 121
附子 121
川乌 121
草乌头 121
白附子 121
天南星 122
半夏 122
二、木部 122
桂 122
桂心 122
桂枝 122
丁香 123
胡椒 123
吴茱萸 123
三、石部 123
炉甘石 123
硫黄 124
第十节 湿剂 124
一、谷部 124
饴糖 124
二、石部 124
白石英 124
紫石英 124
朴硝 125
第五章 治疗学 126
第一节 一般治疗 126
熨法 126
灌法 126
渍法 127
酒醪 127
麻醉 127
起泡 128
灌肠 128
导尿 129
敷法 129
嚏法 129
嗅法 130
筒针 130
角法 130
蜞针 131
针灸 131
第二节 汤液治疗 132
汗法 132
和法 134
下法 135
消法 137
吐法 138
清法 140
温法 141
补法 142
第六章 处方学 145
第一节 组织法 145
一、外感时症凡五十七法 145
辛温解表法 145
凉解里热法 145
清热解毒法 145
祛热宁风法 146
祛热宣窍法 146
辛凉解表法 146
清凉透邪法 146
清热保津法 147
清凉荡热法 147
润下救津法 147
清凉透斑法 147
解肌散表法 147
微辛轻解法 148
顺气搜风法 148
活血祛风法 148
宣窍导痰法 149
两解太阳法 149
培中泻木法 149
补火生土法 149
暖培卑监法 150
补中收脱法 150
通利州都法 150
清凉涤暑法 150
化痰顺气法 151
楂曲平胃法 151
清痢荡积法 151
温化湿邪法 151
调中开噤法 151
调中畅气法 152
祛暑解毒法 152
增损胃苓法 152
清暑开痰法 152
祛暑调元法 153
清离定巽法 153
清宣金脏法 153
治乱保安法 153
挽正回阳法 153
芳香化浊法 154
金水相生法 154
二活同祛法 154
清营捍疟法 154
辛散太阳法 155
宣透膜原法 155
和解兼攻法 155
甘寒生津法 155
宣阳透伏法 155
驱邪辟祟法 156
营卫双调法 156
双甲搜邪法 156
清宣温化法 156
宣疏表湿法 157
辛热燥湿法 157
苦温平燥法 157
松柏通幽法 157
加味二陈法 158
温润辛金法 158
甘热祛寒法 158
二、内伤杂症凡十六法 158
养血柔肝法 158
理气畅中法 159
理气温通法 159
甘咸养阴法 159
清金宁络法 159
培土生金法 160
补气升阳法 160
导腹通幽法 160
健运分消法 160
消积杀虫法 161
重坠镇逆法 161
育阴固摄法 161
泻火固阴法 161
清利湿热法 162
清化祛瘀法 162
疏肝理气法 162
三、妇女杂症凡九法 162
理气祛瘀法 162
和荣调经法 163
养血清热法 163
固摄冲任法 163
和营温经法 163
清热通经法 164
化湿固带法 164
理气调中法 164
养血胞胎法 164
四、疮疡杂症凡十法 165
清疏消解法 165
疏散消解法 165
和营消解法 165
化痰消解法 165
托里透脓法 166
清解托毒法 166
培补托毒法 166
清化消解法 167
引火下趋法 167
和荣祛瘀法 167
第二节 立案法 167
内伤 167
中风 171
痿痹 171
神志 173
痰饮 173
咳喘 175
失血 176
虚损 179
消证 179
诸郁 180
呃逆 181
暑病 182
湿病 183
疫邪 183
疟疾 184
黄疸 185
痹气 186
诸痛 186
疝气 187
肿胀 188
瘕癖 189
诸窍 190
脚气 191
遗精 191
小便 192
泄泻 193
痢疾 193
大便 194
虫病 195
外疡 196
妇女 197
小儿 200
第七章 内科学 202
第一节 六淫病 202
伤寒 202
温病 205
中风 207
热症 209
伤暑 210
湿症 211
燥症 212
疫疠 213
第二节 杂病 213
类中风 213
虚劳 216
咳嗽 220
喘 221
吐血 222
痹 223
痿 224
脚气 224
疠风 225
噎膈 225
痢疾 226
泄泻 226
疟疾 227
水肿 227
鼓胀 228
积聚 229
疝气 229
痰饮 230
吐呕哕 230
三消 231
小便不通 232
大便不通 232
小便不禁 233
便血 233
尿血 233
遗精 234
黄疸 234
不能食 235
不得卧 235
自汗盗汗 235
癫狂痫 236
惊悸恐 236
眩晕 237
头痛 237
心痛 238
胸痛 240
胁痛 240
胃脘痛 240
腹痛 241
少腹痛 242
身痛 242
肩背痛 243
腰痛 243
第八章 妇科学 245
第一节 经带 245
月经不调 245
经早 245
经迟 246
经乱 246
经痛 246
经色 247
倒经 247
室女经闭 247
暴崩下血 248
带下 248
第二节 胎产病 249
恶阻 249
胎动不安 250
胎漏 250
子悬 250
胎不长 251
半产 251
子烦 251
子痫 252
子鸣 252
子瘖 252
鬼胎 252
热病胎损 253
妊娠小便不通 253
胎水肿漏 254
乳泣 254
胞衣不下 254
产后血晕 255
产后不语 255
产后发热 255
产后癫狂 256
产后心神惊悸 256
产后汗多变痉 256
产后身痛 256
产后腰痛 257
恶露不绝 257
产后心腹诸痛 257
蓐劳 258
喘促 258
第三节 乳疾 258
乳汁多少 258
内外吹乳 259
乳痈 259
乳岩 260
乳悬 260
第四节 前阴病 261
阴肿 261
阴痒 261
阴冷 261
阴挺 262
阴蚀 262
阴脱 262
阳吹 263
第九章 幼科学 264
第一节 初生 264
不啼 264
眼不开 264
不乳 264
吐不止 265
不小便 265
不大便 265
垂痈 266
重舌 266
重龈重颚 266
噤风 266
鹅口 267
撮口 267
脐风 268
脐湿 268
脐疮 268
脐突 269
胎惊 269
胎痫 269
内钓 270
胎风 270
胎热 270
胎寒 271
胎肥胎怯 271
胎黄 272
胎赤 272
哯乳 272
夜啼 273
赤游风 273
初生无皮 274
第二节 杂病 274
天痘 274
水痘 275
痧疹 276
急惊风 277
慢惊风 277
疳 278
虚羸 278
癖疾 279
龟胸 279
龟背 280
遗尿 280
五迟 280
五软 281
五硬 282
附 种牛痘法 282
概说 282
施术 282
器械 283
痘苗 283
消毒 283
时令 284
年龄 284
感应 284
第十章 外科学 286
第一节 外疡 286
鬓疽 286
大头瘟 286
耳后发 287
夹车毒 287
耳根痈 287
发颐 288
颧骨疽 288
破腮毒 288
脑疽 288
瘰疬 289
猛疽 290
天泡疮 290
肩疽 290
发背 291
肾俞发 291
乳痈乳岩 291
腹痈 292
腋痈 293
胁痈 293
臂痈 293
手发背 293
鹅掌风 293
紫白癜风 294
罗疔 294
臀痈 294
脏毒 294
肛痈 295
痔漏 295
悬痈 296
囊痈 296
阴疮 297
膝疡 297
大股疽 297
小股疽 298
足疡 298
疔疮 298
流注 299
附骨疽 300
第二节 内痈 300
肺痈 300
胃脘痈 301
肠痈 302
肝痈 302
心痈 302
脾痈 303
肾痈 303
附 外科证治大纲 303
虚实纲 303
善恶纲 304
兼合症 304
治肿疡法 306
治溃疡法 306
汗下法 307
消托法 308
辨脓法 308
祛腐法 308
定痛法 309
止血法 309
薄贴法 310
围药法 310
第十一章 五官科学 311
第一节 目病 311
目痛 311
目赤 312
目肿 312
目痒 312
外障 313
内障 314
杂症 314
第二节 耳病 315
耳聋 315
耳鸣 315
耳痒 316
耳衄 316
耳疳 316
耳痔 316
耳防风 317
耳胀 317
耳痛 317
第三节 鼻病 317
鼻塞 317
鼻渊 318
鼻痔 318
鼻赤 318
第四节 齿病 319
齿痛 319
杂症 320
第五节 口舌病 320
口疾 320
舌疾 321
第六节 咽喉痛 322
喉痹 322
喉风 322
乳蛾 323
喉癣 323
喉痈 323
喉菌 323
喉痧 323
第十二章 花柳学科 325
第一节 内症 325
淋症 325
浊症 326
第二节 外症 327
下疳 327
妬精疮 328
便毒 329
杨梅疮 329
结毒 330
附文 331
一、中医各科研究法 331
二、重视中医医案 347
三、认真总结中医疗效 350
四、重视中医师带徒的方法 354
五、继承老中医的学术思想 356
六、做好中医工作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