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 幻觉的构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法)希翁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50229945
  • 页数:257 页
图书介绍:《视听》是希翁作为声音理论家对电影声音理论的一次系统的阐述。他通过观察画面和声音之间的关系,得出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在电影中所产生的效果,书中论证了这种结合不是视觉与听觉的简单相加,而是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感官”。本书扩展了希翁在《电影中的人声》和《电影中的声音》等书中的观点,为影视声音的功能和美学提供了深刻洞见。他还考虑到了正在发展中的各种技术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效果,比如宽银幕、多音轨、杜比技术;他还讨论了声音对时间与空间感知的影响,此外还涉及了现代视听形式如MV、视频艺术、商业广告等。

第一部分 视听合约 3

第1章 投射于影像之上的声音 3

1.1 视听幻觉 3

1.2 增值:定义 4

1.3 文字产生的增值 5

电影的人声中心与词语中心 5

文字构成幻象 6

1.4 音乐产生的增值 7

引起情感共鸣的和非情感共鸣的效果 7

声响的非情感共鸣 8

1.5 声音对运动感知和速度感知的影响 9

声音运动 9

感知速度的差异 10

为“定位”视觉运动的声音与特技效果的声音 10

耳朵的时间转折点 11

1.6 声音对于影像中时间感知的影响 12

时间化的三个方面 12

声音使影像时间化的必要条件 13

有声电影是一种时间记录法 15

时间的线性化 16

真实时间向量 17

唧唧声和颤音:基于自然或文化的影响 18

1.7 增值的相互作用:恐怖声音的案例 19

第2章 三种聆听模式 23

2.1 因果关系聆听 23

定义 23

识别起因:从特殊到普遍 24

声源作为多级火箭 25

2.2 语义聆听 25

2.3 简化聆听 26

定义 26

简化聆听的条件 27

简化聆听有什么用? 28

无声源特征与简化聆听 28

2.4 主动和被动感知 29

第3章 点与线:视听关系的纵横视角 31

3.1 纵向与横向的问题 31

和谐还是对位? 31

视听不和谐 32

纵向的支配地位(并不存在声带) 34

3.2 与剪辑有关的声音和影像 35

声音剪辑并不会创造一个明确的单元 35

听不到的声音剪辑的可能性 36

听得见的声音接点会形成一个“声音镜头”吗? 37

声音场所的必要条件 38

是单元,但并不具体 39

声音流:内部逻辑和外部逻辑 39

3.3 视听链中的声音 41

统一 41

标点符号 42

作为标点符号的音乐:《告密者》 43

标点符号:听觉环境要素 47

预期:交汇/离散 48

分离:无声 49

3.4 同步点和同步整合 50

定义 50

虚同步点 51

象征的同步点:猛击 52

强调的同步点和时间弹性 53

同步整合 55

宽松和紧密的同步 56

第4章 视听场景 57

4.1 有听觉场景吗? 57

“影像”=画框 57

并不存在装声音的容器 58

4.2 在空间中影像如何“吸引”声音 60

4.3 无声源的 62

定义 62

无声源声音的展示 62

4.4 画外空间问题 63

画内、画外、非叙境 63

有例外来否定这种规律吗? 64

一种拓扑学的和空间的视角 65

环境声(地域声) 65

内部的声音 66

“远距离传播的”声音 66

声音位置,声源位置 68

4.5 音乐的例外 69

乐池音乐与银幕音乐 69

作为时空转换的音乐 70

4.6 相对画外空间和绝对画外空间 72

画外空间的传达 72

多声道电影的“侧翼效果”和“画外余迹” 72

主动和被动的画外音 73

4.7 扩展 75

声音对画外空间与画内空间的调整 75

扩展的变化 75

4.8 听点 77

空间的和主观的听点 77

听点声学判断的困难 78

影像创造听点(主观的) 79

正向人声、背向人声 79

话筒/耳理论化中的盲点 80

第5章 真实的和再现的 83

5.1 统一体的幻觉 83

5.2 还音的问题 85

清晰度与保真度 85

声音属性的分离和割裂:THX的范例 86

最佳音质与技术媒介 88

同期声的沉默 90

声音真实和声音逼真 92

5.3 艺术渲染和重现 94

什么是渲染? 94

被渲染的内容是感觉的综合 96

声音显形指数 98

渲染的案例:《子熊故事》和《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100

动画电影中的声音:给动作加上声音 103

第6章 视听幻象 107

6.1 影像的另一边 107

6.2 虚幻的躯体:隐形人 110

6.3 无形音角色 113

定义 113

无形音角色的能力 114

解除无声源化 115

6.4 悬念 116

6.5 耳的“视力”,眼的“听力” 118

留下声音轨迹的影像 118

耳朵的视觉 120

第二部分 超越声音和影像 125

第7章 “名副其实”的有声电影 125

7.1 60年的遗憾 125

7.2 一种本体论的视觉定义 126

7.3 多声道的声音,直接和间接的效果 128

重新评估声响 128

清晰度的改善 130

声音注入影像 131

扩展域 132

7.4 通向感觉的电影 134

危机? 134

回到无声电影:感觉的连续统一 136

第8章 电视,视频艺术,音乐视频 139

8.1 电视的可选影像 139

8.2 听觉的运动项目 140

8.3 视频/嘴 142

视频艺术的特点 142

作为文字的快速画面 144

视频艺术与声音场所 144

8.4 影像—广播 146

第9章 实现“声音—语言—影像”的诗学 149

9.1 无声电影中的文本自由 149

9.2 戏剧言语 150

9.3 文本言语 151

定义 151

文本言语vs.影像 153

一个特别的案例:漫游的文字 154

9.4 发散言语 155

定义 155

有声电影中使言语相对化的技巧 157

9.5 无尽的整合 161

第10章 视听分析导论 163

10.1 词语的要求 163

10.2 观察的方法 164

掩蔽 164

强制结合 165

10.3 分析的标准提纲 166

主导趋势和概述 166

定位重要的同步点 167

比较 167

10.4 视听分析的长处与陷阱: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 169

10.5 范例分析:伯格曼《假面》的开场段落 173

分镜头 174

视听分析要点 184

附录:100个概念 194

概述 194

100个概念 196

一、视听及其运作 196

有声电影的定义 196

“听觉—视觉”与“视觉—听觉” 198

两个否定形式的概念和两个被忽视的概念 199

二、视听生成效果 202

概论 202

纵向与水平 204

视听透视 210

画内、画外与非叙境 212

显形与渲染 214

三、三种音乐位置及其情绪作用 215

乐池银幕与远距离传播 215

共鸣与非共鸣 217

四、声音—语言—影像 218

言语中心,去言语中心 218

戏剧言语、发散言语、文本言语 220

引发影像与并不引发影像的声音 222

言语的情境 224

所说与所见之间的五种关系 226

五、所有声音共有的转移参数,忽略言语、音乐、声响的差异 228

六、声音分隔,满与空,无声源的 230

声音分隔 230

无声源的和视觉化的 231

无形音角色与非无形音角色 233

无声的 234

七、聆听电影 236

舍费尔的三种聆听定义 236

电影中的听觉体系 237

100个概念的字母索引 241

人名对照表 245

片名对照表 248

参考文献 253

出版后记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