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天扬,孙尔康总主编;许兴友,王济奎主编;田宗城,黄芳,吴东辉副主编;朱小红,陈丰,杨华玲,商艳芳,蒯海伟参编;姚成主审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05136580
  • 页数:457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首先从宏观上介绍分散体系( 稀溶液, 胶体) 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能量变化, 反应速率, 反应方向, 反应的平衡移动) , 进而从微观上介绍物质结构( 原子, 分子, 晶体) 的基本知识。然后简述定量化学分析的基础知识, 论述溶液中各种类型的化学平衡以及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 并对最常用的几种仪器分析法作了简介。最后介绍重要的元素和复杂物质的分离和富集。

绪论 1

第1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4

1.1 分散系 5

1.2 气体 5

1.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5

1.2.2 道尔顿分压定律 6

1.3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8

1.3.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8

1.3.2 物质的量浓度 8

1.3.3 质量摩尔浓度 9

1.4 稀溶液的通性 9

1.4.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9

1.4.2 溶液的沸点升高与凝固点降低 10

1.4.3 溶液的渗透压力 13

1.5 胶体溶液 15

1.5.1 溶胶的制备 16

1.5.2 溶胶的性质 17

1.5.3 胶团结构和电动电势 18

1.5.4 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作用 20

1.6 高分子溶液和乳状液 21

1.6.1 高分子溶液 21

1.6.2 乳状液 22

思考题 23

习题 23

第2章 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 26

2.1 基本概念 26

2.1.1 化学反应进度 26

2.1.2 系统和环境 29

2.1.3 状态和状态函数 29

2.1.4 过程与途径 30

2.1.5 热和功 30

2.1.6 热力学能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31

2.2 热化学 32

2.2.1 化学反应热效应 32

2.2.2 盖斯定律 34

2.2.3 反应焓变的计算 35

2.3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39

2.3.1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39

2.3.2 熵 41

2.3.3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42

2.3.4 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与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 43

2.4 化学平衡 45

2.4.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45

2.4.2 平衡常数 46

2.4.3 平衡常数与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50

2.4.4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移动原理 53

2.5 化学反应速率 56

2.5.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56

2.5.2 反应历程与基元反应 57

2.5.3 反应速率理论 60

2.5.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62

2.6 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的应用 66

思考题 67

习题 68

第3章 定量分析基础 72

3.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72

3.2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 73

3.2.1 化学分析方法 73

3.2.2 仪器分析方法 73

3.3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74

3.3.1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74

3.3.2 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75

3.4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76

3.4.1 准确度和精密度 76

3.4.2 定量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77

3.4.3 误差的减免 78

3.5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79

3.5.1 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80

3.5.2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81

3.5.3 可疑数据的取舍 83

3.5.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与报告 84

3.6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85

3.6.1 有效数字 85

3.6.2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86

3.7 滴定分析法概述 87

3.7.1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88

3.7.2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88

3.7.3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89

3.7.4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91

思考题 92

习题 93

第4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96

4.1 酸碱理论 96

4.1.1 酸碱质子理论 97

4.1.2 酸碱电子理论 98

4.2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99

4.2.1 解离常数 100

4.2.2 酸碱水溶液pH的计算 102

4.3 缓冲溶液 111

4.3.1 缓冲原理 111

4.3.2 缓冲溶液pH的计算 111

4.3.3 缓冲容量和缓冲区间 113

4.4 酸碱平衡体系中型体分布 113

4.4.1 分布分数及计算公式 113

4.4.2 分布曲线 116

4.5 酸碱滴定法及应用 118

4.5.1 酸碱指示剂 119

4.5.2 酸碱滴定曲线 122

4.5.3 准确滴定和分步滴定的判据 126

4.5.4 酸碱滴定的应用 126

思考题 129

习题 129

第5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132

5.1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32

5.1.1 溶度积常数 133

5.1.2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134

5.1.3 溶度积的化学热力学计算 135

5.1.4 溶度积规则 136

5.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137

5.2.1 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因素 137

5.2.2 沉淀的溶解 139

5.3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141

5.3.1 沉淀的生成 141

5.3.2 分步沉淀 142

5.3.3 沉淀的转化 144

5.4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144

5.4.1 滴定曲线 144

5.4.2 银量法 146

5.4.3 重量分析法 150

思考题 152

习题 153

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 155

6.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55

6.1.1 氧化和还原 155

6.1.2 氧化数 156

6.2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157

6.2.1 氧化数法 157

6.2.2 离子电子法 158

6.3 电极电势 160

6.3.1 原电池 160

6.3.2 电极电势 161

6.3.3 能斯特方程 164

6.3.4 原电池的电动势与△rG的关系 165

6.4 电极电势的应用 167

6.4.1 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167

6.4.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168

6.4.3 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70

6.4.4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 171

6.4.5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71

6.4.6 求溶度积常数 172

6.5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174

6.6 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77

6.6.1 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177

6.6.2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177

6.7 氧化还原滴定法 179

6.7.1 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 179

6.7.2 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原理 180

6.4.3 氧化还原预处理 182

6.4.4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及应用示例 183

思考题 187

习题 188

第7章 物质结构基础 192

7.1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192

7.1.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192

7.1.2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94

7.1.3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196

7.2 多电子原子结构 200

7.2.1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200

7.2.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01

7.2.3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205

7.3 化学键理论 208

7.3.1 离子键 208

7.3.2 共价键 209

7.3.3 金属键 212

7.4 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 213

7.4.1 杂化轨道理论 213

7.4.2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17

7.4.3 分子间力和氢键 219

7.5 共价型物质的晶体 222

7.5.1 原子晶体 223

7.5.2 分子晶体 223

7.6 离子晶体 224

7.6.1 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离子的特征 224

7.6.2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225

7.6.3 离子极化 226

7.7 多键型晶体 228

思考题 229

习题 230

第8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233

8.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定义 233

8.1.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233

8.1.2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235

8.2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236

8.2.1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 236

8.2.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239

8.3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240

8.3.1 价键理论 240

8.3.2 晶体场理论 242

8.4 配合物的解离平衡 245

8.4.1 配位平衡常数 245

8.4.2 逐级稳定常数 246

8.4.3 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应用 246

8.5 配位滴定法 249

8.5.1 配位滴定法概述 249

8.5.2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250

8.5.3 配位滴定曲线 252

8.5.4 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254

8.5.5 配位滴定的指示剂 255

8.5.6 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示例 256

8.5.7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257

思考题 259

习题 259

第9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 262

9.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62

9.1.1 概述 263

9.1.2 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265

9.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测定方法 268

9.1.4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272

9.1.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274

9.1.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 276

9.2 电位分析法 280

9.2.1 概述 280

9.2.2 离子选择性电极 282

9.2.3 直接电位法 286

9.2.4 电位滴定法 290

9.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93

9.3.1 概述 293

9.3.2 基本原理 294

9.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95

9.3.4 定量分析方法 298

9.3.5 原子吸收法的特点和应用 299

9.4 色谱分析法 300

9.4.1 概述 300

9.4.2 色谱分析法的原理 300

9.4.3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303

9.4.4 气相色谱仪及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305

9.4.5 高效液相色谱仪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307

思考题 308

习题 309

第10章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311

10.1 s区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312

10.1.1 s区元素通性 313

10.1.2 s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315

10.1.3 碱金属的应用 324

10.2 p区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325

10.2.1 卤素 326

10.2.2 氧族元素 334

10.2.3 氮族元素 340

10.2.4 碳族元素 348

10.2.5 硼族元素 353

10.3 d区元素 356

10.3.1 通性 357

10.3.2 铬的重要化合物 358

10.3.3 锰的重要化合物 360

10.3.4 铁、钴、镍的重要化合物 362

10.4 ds区元素 367

10.4.1 通性 368

10.4.2 铜族元素 368

10.4.3 锌族元素 372

10.4.4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375

10.4.5 f区元素 378

思考题 380

习题 381

第11章 常见离子的定性分析 384

11.1 无机定性分析概述 384

11.1.1 定性分析进行的条件 384

11.1.2 鉴定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385

11.1.3 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 387

11.1.4 分别分析和系统分析 387

11.2 常见阳离子的分析 388

11.2.1 常见阳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 388

11.2.2 常见阳离子的系统分组 390

11.2.3 常见阳离子的硫化氢系统分析法 391

11.3 常见阴离子的基本性质和鉴定 398

11.3.1 阴离子的分析特性 398

11.3.2 分析试液的制备 399

11.3.3 阴离子的初步试验 400

11.3.4 阴离子第Ⅰ组(SO2-4、 SO2-3、 S2O2-3、PO3-4、CO2-3) 401

11.3.5 阴离子第Ⅱ组(Cl-、 Br、 I-、 S2-) 402

11.3.6 阴离子第Ⅲ组(NO-3、 NO2、 Ac-) 403

思考题 404

习题 405

第12章 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406

12.1 沉淀分离法 407

12.1.1 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407

12.1.2 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409

12.1.3 痕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410

12.2 溶剂萃取分离法 411

12.2.1 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411

12.2.2 重要的萃取体系 414

12.2.3 萃取条件的选择 415

12.3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416

12.4 离子交换法 416

12.4.1 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和性质 417

12.4.2 离子交换亲和力 419

12.4.3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过程 419

12.4.4 离子交换法应用示例 421

12.5 层析分离法 422

12.5.1 柱层析分离法 422

12.5.2 纸层析分离法 423

12.5.3 薄层色谱分离法 424

12.6 新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简介 426

12.6.1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法 426

12.6.2 毛细管电泳分离法 427

12.6.3 固相萃取分离法 428

12.6.4 膜分离法 429

思考题 429

习题 430

附录 431

附录Ⅰ 本书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 431

附录Ⅱ基本物理常量和本书使用的一些常用量的符号与名称 432

附录Ⅲ一些常见单质、离子及化合物的热力学函数 433

附录Ⅳ常见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98.1 5 K) 443

附录Ⅴ一些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与金属离子的羟合效应系数 444

附录Ⅵ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98.1 5 K) 449

附录Ⅶ 标准电极电势(298.1 5 K) 450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455

主要参考书目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