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7
世界的性质是怎样的 11
信仰观念的生成 12
中国哲学观念的宗教源头 12
无神论观念 14
自然观念的形成 16
阴阳、五行:中国哲学观念的知识源头 16
巫术孑遗 21
对于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24
差异即多样性观念 24
变易即变化性观念 27
同异与常变 28
对于本质和规律的探索 31
道 31
理 35
气 37
事物的关系是怎样的 41
天人关系及其信仰和知识背景 42
天人关系的信仰线索 42
天人关系的知识线索 46
辩证观 50
对立 50
依存 52
转化 54
相对 56
整体观 59
中庸 59
兼两 61
参合 63
联系 65
社会的准则是怎样的 69
道德的自觉与儒家道德准则的确立 70
周代:道德认识的起源 70
孔子:礼的传统与仁的精神 73
儒家社会准则的发展 77
孟子的仁政与荀子的礼法 77
教化与中华文明的伦理传统 80
儒家的义利观与理欲观 83
其他学派与思想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 87
道家的无为 87
法家的法治 90
历史观 93
各种各样的历史观 93
历史循环论 96
人生的取向是怎样的 99
儒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培养 100
由孔子奠定的儒家理想人格 100
理想人格的培养 104
音乐与人格培养 107
成于乐 107
中和之美 109
儒家的人性理论 114
孟子:性善论 114
荀子:性恶论 117
人性理论的发展 119
道家的人生观 121
老子的人生观 121
庄子的人生观 123
认识的结构是怎样的 127
认识的来源与能力 128
知与不知 128
心与物 130
名与实 134
言与意 136
认识的结构或形式 138
见闻与思虑 138
渐修与顿悟 141
格物与致知 143
去蔽 145
虚静 146
知行观 148
早期知行观的奠基 148
言与行、知与用 149
朱熹的知行观 151
王阳明的知行观 152
王夫之的知行观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