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与自然 1
1-1 阴阳要旨 9
1-2 五行概论 26
1-3 天干地支 39
1-4 五运六气 61
1-5 基因象数 生命方程 78
1-6 婚姻家庭 善恶是非 108
1-7 优生计育 保健防疫 118
1-8 性生殖 127
1-9 精气神 131
第二章 整体恒动——神与形 135
2-1 形体与官窍——体与用 139
头面额 139
眼 目 142
耳鼻 153
口 齿 157
舌咽 163
胸腹四肢 167
骨肉毛皮 171
脉络筋腱 179
水液津精 180
2-2 思维行为 182
2-3 器官组织——能与质 185
细胞基因 186
根结墙基 187
系统须知 188
色味光谱 196
磁电波粒 200
气血营卫 202
天癸真? 208
第三章 生化神机、寿夭终始 211
3-1 生命现象、人类起源 212
3-2 升降聚散、吸斥旋转 214
3-3 新陈代谢、运化排泄 217
第四章 藏象概论 219
4-1 五脏六腑 220
心与小肠 221
肺与大肠 226
脾与胃 229
肝与胆 235
肾与膀胱 239
剖释三焦、命门 244
4-2 奇恒之腑 251
脑、髓 251
骨、脉 256
胆、穴位 259
4-3 生殖系统 260
男性生殖系统 261
女性生殖系统 267
乳房与结喉 271
交媾、胎孕 274
会阴、前后阴 276
第五章 经络穴俞、人体场能 279
5-1 十二经脉 281
手太阴肺经 283
手阳明大肠经 283
足阳明胃经 285
足太阴脾经 286
手少阴心经 287
手太阳小肠经 288
足太阳膀胱经 289
足少阴肾经 291
手厥阴心包经 292
手少阳三焦经 293
足少阳胆经 294
足厥阴肝经 295
5-2 奇经八脉 297
督脉 297
任脉 297
冲脉 299
带脉 299
阴跷脉 300
阳跷脉 300
阴维脉 300
阳维脉 300
第六章 病因 301
6-1 外感六淫 302
风 303
寒 304
暑 305
湿 307
燥 310
火 311
6-2 疫疠与湿蕴(瘟疫) 314
6-3 内伤病因 319
七情失度 320
饮食所伤 322
劳逸失度 324
6-4 外伤病因 325
水火蛇兽 327
寄生虫 328
医祸 330
6-5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332
水湿、痰饮 333
瘀血 335
脓毒 336
结石 337
其它病因(精毒、便毒) 338
第七章 病况 341
7-1 恶风 341
7-2 恶寒 342
7-3 恶水 343
7-4 发热 344
7-5 大便失正 351
泄泻 351
便秘 352
溏薄后重 353
7-6 小便失常 354
癃闭 354
淋浊 355
遗尿 357
尿崩 358
尿血 359
7-7 痒 359
风疹 360
湿疹 362
癣毒 364
疥疮 366
虱虫 366
7-8 痛 367
头痛 367
项咽痛 367
胸痛 370
胁痛 372
腹痛 374
上下肢痛 374
7-9 痹 375
行痹 377
痛痹 378
著痹 378
顽痹(尪痹) 378
7-10 汗 383
自汗 384
盗汗 385
黄汗 385
黑汗 386
战汗 386
脱汗 386
臭汗 387
不汗 387
7-11 狐臭 388
体香 389
7-12 痰(涕、泪、唾涎) 389
化痰 391
消痰 392
涤痰 392
7-13 咳嗽 393
7-14 哮喘 395
7-15 呃逆 396
7-16 呕吐 397
第八章 病机概论 399
正邪衰盛 399
代谢紊乱 400
阴阳失衡 401
虚实寒热 402
更正表 409
附:中医药发展史简述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