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用设备 CT、MR、DSA 使用人员上岗考试指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燕树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2021502
  • 页数:3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为:考试大纲、CT成像技术、MR成像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

X线摄影技术篇 3

X线摄影技术考试大纲 3

第Ⅰ章 概述 9

1.X线的产生 9

1.1 X线的产生 9

1.2 X线产生的条件 9

2.X线产生的原理 9

2.1 连续放射 9

2.2 特征放射 10

3.X线的本质与特性 10

3.1 X线的本质 10

3.2 X线特性 10

4.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1

4.1 相干散射 11

4.2 光电效应 11

4.3 康普顿效应 12

4.4 电子对效应和光核反应 12

4.5 相互作用效应产生的几率 12

5.X线质、X线量与X线强度 12

5.1 X线质 12

5.2 X线量 12

5.3 X线强度 12

6.X线的吸收与衰减 13

6.1 距离的衰减 13

6.2 物质吸收的衰减 13

7.X线检查方法 13

7.1 X线透视检查 13

7.2 X线摄影检查 13

7.3 X线造影检查 13

7.4 X线特殊检查 14

第Ⅱ章 X线照片影像 15

1.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 15

1.1 照片影像密度的概念 15

1.2 密度与感光效应的关系 15

1.3 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 16

2.照片对比度 16

2.1 对比度的概念 16

2.2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 16

3.照片锐利度 17

3.1 定义 17

3.2 模糊度的概念 17

3.3 分辨率的概念 17

3.4 影响锐利度的因素 18

3.5 密度、对比度、锐利度的关系 18

4.照片影像的放大与变形 19

4.1 定义 19

4.2 影响放大与变形的因素 19

5.散射线及其消除 19

5.1 散射线的概念 19

5.2 散射线的产生 19

5.3 影响散射线含有率的因素 20

5.4 散射线的减少与消除方法 20

6.滤线栅 20

6.1 结构 20

6.2 分类 20

6.3 滤线栅的性能指标 21

6.4 滤线栅的切割效应 21

6.5 使用滤线栅注意事项 21

6.6 滤线栅的选择 21

第Ⅲ章 X线摄影条件与体位的选择 22

1.摄影条件的选择 22

1.1 摄影条件选择的基本因素 22

1.2 摄影条件选择的可变因素 23

2.X线摄影体位及其相关术语 23

2.1 X线摄影解剖体位 23

2.2 X线摄影体位 25

2.3 X线摄影方向 25

2.4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26

3.X线摄影体位的选择 27

3.1 胸部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 27

3.2 腹部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 28

3.3 四肢与关节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 28

3.4 脊柱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 29

3.5 头颅常见病变的摄影体位选择 30

第Ⅳ章 X线造影检查 31

1.对比剂 31

1.1 对比剂应具备的条件 31

1.2 对比剂种类 31

2.对比剂导入体内方式 31

2.1 直接导入法 31

2.2 生理排泄法 31

3.对比剂反应与处置 32

3.1 对比剂使用前的注意事项 32

3.2 对比剂反应与处置 32

4.口服胆囊造影 32

4.1 适应证 32

4.2 禁忌证 32

4.3 造影前准备 32

4.4 操作技术及程序 33

4.5 并发症 33

4.6 注意事项 33

5.静脉胆系造影 33

5.1 适应证 33

5.2 禁忌证 34

5.3 造影前准备 34

5.4 操作技术及程序 34

5.5 并发症 34

5.6 注意事项 34

6.静脉尿路造影 35

6.1 适应证 35

6.2 禁忌证 35

6.3 造影前准备 35

6.4 操作技术及程序 35

6.5 并发症 36

6.6 注意事项 36

第Ⅴ章 X线特殊检查 37

1.乳腺摄影 37

1.1 乳腺大体解剖 37

1.2 乳腺摄影的诊断学要求 37

1.3 侧斜位(MLO)体位选择与影像标准 38

1.4 轴位(CC)体位选择与影像标准 38

1.5 体位选择存在的问题 38

1.6 压迫 39

1.7 照片的标记 39

2.体层摄影 40

2.1 原理与分类 40

2.2 临床应用术语 40

第Ⅵ章 计算机X线摄影(CR) 43

1.CR的临床应用 43

1.1 CR的优点 43

1.2 CR影像特点 43

1.3 CR的不足 44

2.CR系统的构造 44

2.1 影像板 44

2.2 影像阅读器 45

2.3 影像处理工作站 45

2.4 监视器 45

2.5 存储装置 45

3.CR成像的基本原理 45

3.1 信息采集 45

3.2 信息转换 45

3.3 信息处理 46

3.4 信息的存储与传输 46

4.CR影像的读取 46

4.1 激光扫描 46

4.2 光激励发光(PSL)信号的探测与转换 47

4.3 数字化 47

5.四象限理论 47

5.1 第一象限 48

5.2 第二象限 48

5.3 第三象限 48

5.4 第四象限 48

6.CR图像识别技术 48

6.1 分割曝光模式识别 48

6.2 曝光野识别 48

6.3 直方图分析 49

7.CR影像处理技术 49

7.1 谐调处理 49

7.2 空间频率处理 49

7.3 动态范围控制 49

第Ⅶ章 数字X线摄影(DR) 51

1.数字X线摄影(DR)的优点 51

2.DR成像的转换方式 51

2.1 直接转换方式 51

2.2 间接转换方式 51

3.非晶硒探测器结构及其成像原理 51

3.1 基本结构 51

3.2 成像原理 52

3.3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特性 52

4.非晶硅探测器结构及其成像原理 53

4.1 基本结构 53

4.2 成像原理 54

5.CCD探测器结构及其成像原理 54

5.1 基本结构 54

5.2 成像原理 54

5.3 CCD的特性 55

第Ⅷ章 放射卫生防护 57

1.放射生物效应及基本概念 57

1.1 辐射线照射所产生的生物效应阶段 57

1.2 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 57

1.3 组织对X线照射的感受性 57

1.4 辐射效应的危险度 57

1.5 X线剂量单位 58

2.放射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59

2.1 放射防护的目的 59

2.2 放射防护原则 60

3.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60

3.1 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当量限值 60

3.2 放射工作条件分类 61

4.对被检者的防护 61

5.对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限值 61

第Ⅸ章 感光材料与照片冲洗技术 62

1.医用X线胶片种类 62

1.1 一般摄影用X线胶片 62

1.2 多幅相机和激光相机成像胶片 62

1.3 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 62

1.4 特种胶片 62

2.医用X线胶片保存 63

3.胶片特性曲线 63

3.1 定义 63

3.2 组成 63

3.3 特性值 63

4.医用X线胶片感光测定方法 64

4.1 感光仪测定法 64

4.2 时间阶段曝光法 64

4.3 铝梯定量测定法 64

4.4 距离法 64

5.增感屏的种类 64

5.1 钨酸钙屏 64

5.2 稀土增感屏 65

5.3 特殊增感屏 65

6.增感屏的性能 65

6.1 增感作用 65

6.2 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 65

7.自动冲洗机 65

7.1 自动冲洗机结构与功能 65

7.2 安装方式 65

7.3 自动冲洗技术的管理 66

7.4 自动冲洗技术的动态管理(QC) 66

8.激光打印机 67

8.1 激光打印机结构及功能 67

8.2 工作原理 67

8.3 激光打印机分类 67

8.4 激光打印机特性 68

9.干式打印机 68

9.1 干式打印机临床应用特点 68

9.2 干式打印机的主要类型及工作原理 68

9.3 热敏胶片的保存 69

9.4 热敏影像照片的保存 69

CT成像技术篇 73

CT成像技术考试大纲 73

第Ⅰ章 概述 77

1.CT的发明与发展 77

1.1 CT的发明 77

1.2 CT的发展 77

2.CT的临床应用 79

2.1 CT的临床应用 79

2.2 CT的优势与局限性 80

3.CT机结构 81

3.1 X线发生部分 81

3.2 X线检测部分 82

3.3 机械运动部分 83

3.4 计算机部分 85

3.5 图像显示及存储部分 85

3.6 工作站 86

4.CT机的质量控制 86

4.1 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 86

4.2 质量控制测试的基本方法 88

第Ⅱ章 CT成像 95

1.CT的成像原理 95

1.1 X线的衰减及其衰减系数 95

1.2 CT值的计算和人体不同组织的CT值 96

1.3 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 98

1.4 CT的窗口技术 99

1.5 CT图像的重建 101

2.CT成像的相关概念 102

2.1 体素与像素 102

2.2 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 103

2.3 重建与重组 103

2.4 算法、重建函数核与滤波函数 103

2.5 卷积 104

2.6 内插 104

2.7 准直宽度、层厚与有效层厚 104

2.8 螺距 104

2.9 扫描时间和扫描周期时间 105

2.10 重建间隔 105

2.11 重建时间 105

2.12 扫描野和重建视野(FOV) 105

2.13 时间分辨率 106

2.14 层厚响应曲线 106

2.15 部分容积效应 106

2.16 周围间隙现象 107

2.17 常规旋CT扫描方式 107

2.18 逐层扫描与容积扫描 107

2.19 纵向分辨率 107

2.20 物体对比度和图像对比度 107

2.21 接受器分辨率 108

2.22 动态范围 108

2.23 零点漂移 108

3.螺旋CT的基本原理 108

3.1 单层螺旋CT 108

3.2 多层螺旋CT 112

3.3 数据的预处理 114

4.CT图像的质量评价 115

4.1 CT图像质量的测试方法 115

4.2 空间分辨率 116

4.3 密度分辨率 116

4.4 噪声 117

4.5 伪影 118

4.6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118

第Ⅲ章 CT扫描临床应用概论 125

1.CT的扫描方法 125

1.1 常规扫描 125

1.2 增强扫描 125

1.3 定位扫描 125

1.4 动态扫描 126

1.5 目标扫描和放大扫描 126

1.6 薄层和超薄层扫描 126

1.7 重叠扫描 126

1.8 高分辨率扫描 127

1.9 定量骨密度测定 127

1.10 胆系造影CT扫描 127

1.11 多期扫描 127

1.12 灌注成像 128

1.13 心脏门控成像 130

1.14 CT血管造影(CTA) 131

1.15 CT透视 133

2.CT图像后处理 135

2.1 多平面重组(MPR) 135

2.2 表面阴影显示法(SSD) 136

2.3 最大密度投影法(MIP) 137

2.4 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T) 138

2.5 CT仿真内窥镜(CTVE) 138

3.CT对比剂及临床应用 139

3.1 对比剂的分类及药理特性 139

3.2 增强对比剂注射方法 140

3.3 对比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141

4.CT扫描前的准备及扫描程序 142

4.1 患者的准备 142

4.2 CT机的准备 143

4.3 常规扫描程序 144

第Ⅳ章 CT扫描临床应用各论 146

1.颅脑及头颈部 146

1.1 颅脑及蝶鞍 146

1.2 眼和眼眶 149

1.3 颞骨、中耳及内耳 151

1.4 鼻和副鼻窦 154

1.5 唾液腺 156

1.6 喉、颈部及甲状腺 157

2.胸部与腹部 159

2.1 胸部 159

2.2 上腹部(肝脏、胆系) 162

2.3 胰腺 164

2.4 肾脏和肾上腺 165

2.5 腹膜腔及盆腔 166

2.6 腹部各脏器相关解剖 167

2.7 椎体和椎间盘 169

3.CT血管造影技术 170

3.1 颅内动脉CTA 170

3.2 冠状动脉CTA 171

3.3 主动脉、髂动脉CTA 171

3.4 肝动脉、脾动脉和门静脉CTA 172

3.5 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CTA 172

第Ⅴ章 CT扫描的辐射防护 174

1.CT扫描的辐射防护特点 174

2.CT扫描辐射剂量测量 174

2.1 电离室测量法 175

2.2 射线的平均剂量测量 175

2.3 CT剂量指数 175

2.4 CT剂量指数测量 176

3.CT的患者剂量及防护 176

MR成像技术篇 179

MR成像技术考试大纲 179

第Ⅰ章 磁共振成像(MRI)的物理学基础 186

1.概述 186

1.1 磁共振成像的定义 186

1.2 磁共振成像特点及其局限性 186

2.原子核共振特性 187

2.1 原子核的自旋 187

2.2 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自旋变化 187

2.3 核磁共振现象 189

3.核磁弛豫 189

3.1 弛豫过程 189

3.2 核磁共振信号 190

4.磁共振成像的空间定位 191

4.1 MRI的数据采集方法 191

4.2 MRI断层平面信号的空间编码 192

4.3 MR图像重建理论 192

第Ⅱ章 射频脉冲与脉冲序列 194

1.自旋脉冲回波序列 194

1.1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SE) 194

1.2 T1加权像 195

1.3 T2加权像 195

1.4 质子密度加权像N(H)加权像 195

2.反转恢复脉冲序列 196

2.1 反转恢复脉冲序列的理论基础 196

2.2 短TI反转恢复脉冲序列STIR 197

2.3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FLAIR) 198

3.梯度回波脉冲序列 198

3.1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GRE)的基础理论 198

3.2 稳态梯度回波脉冲序列(FISP) 199

3.3 扰相位梯度回波脉冲序列(FLASH) 200

3.4 快速梯度回波脉冲序列(Turbo-FLASH) 201

4.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FSE) 201

4.1 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 201

4.2 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202

5.回波平面成像脉冲序列(EPI) 203

5.1 K空间轨迹 203

5.2 EPI的概念 203

5.3 EPI序列的分类 203

5.4 反转恢复EPI序列 205

第Ⅲ章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组成 206

1.主磁场及磁体 206

1.1 磁体系统 206

1.2 磁屏蔽 208

1.3 匀场线圈 208

2.梯度系统 208

2.1 梯度磁场的组成 208

2.2 梯度磁场性能指标 209

2.3 梯度磁场的的作用 209

3.射频系统 210

3.1 射频系统的组成 210

3.2 表面线圈 211

3.3 射频屏蔽 211

4.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系统 212

4.1 硬件 212

4.2 软件 212

第Ⅳ章 磁共振成像质量及其控制 214

1.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及其影响因素 214

1.1 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 214

1.2 空间分辨力 215

1.3 信号噪声比 215

2.图像对比度 217

2.1 TR对图像对比度的影响 217

2.2 TE对图像对比度的影响 218

2.3 TI对图像对比度的影响 218

2.4 翻转角对图像对比度的影响 218

2.5 增强用对比剂对图像对比度的影响 218

3.磁共振成像的伪影 219

3.1 装备伪影 219

3.2 运动伪影 221

3.3 金属异物伪影 222

4.磁共振成像技术参数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223

4.1 层数 223

4.2 层厚 223

4.3 层面系数 223

4.4 层间距 223

4.5 接收带宽 223

4.6 扫描野(FOV) 224

4.7 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方向 224

4.8 矩阵 224

4.9 信号平均次数 224

4.10 预饱和技术 225

4.11 门控技术 225

4.12 重复时间(TR) 225

4.13 回波时间(TE) 225

4.14 反转时间(TI) 226

4.15 翻转角 226

4.16 回波次数 226

4.17 回波链 226

4.18 流动补偿技术 227

4.19 呼吸补偿技术 227

4.20 扫描时间 227

第Ⅴ章 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概论 228

1.人体正常组织的MR信号特点 228

1.1 水 228

1.2 脂肪与骨髓 228

1.3 肌肉 228

1.4 骨骼 229

1.5 淋巴 229

1.6 气体 229

2.人体病理组织的MR信号特点 229

2.1 水肿 229

2.2 出血 230

2.3 梗塞 230

2.4 坏死 231

2.5 钙化 231

2.6 囊变 231

3.磁共振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31

3.1 适应证 231

3.2 禁忌证 232

4.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 232

5.磁共振的特殊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233

5.1 心电触发及门控技术(ECG trigger and gating) 233

5.2 脉搏触发技术 233

5.3 呼吸门控技术 234

5.4 脂肪抑制技术 234

第Ⅵ章 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237

1.磁共振对比剂的分类 237

1.1 细胞内、外对比剂 237

1.2 磁敏感性对比剂 237

1.3 组织特异性对比剂 238

2.磁共振对比剂的增强机制 238

2.1 顺磁性对比剂的增强机制 238

2.2 超顺磁性对比剂和铁磁性对比剂的增强机制 238

3.磁共振对比剂的副反应及临床应用安全性 239

3.1 MRI对比剂的毒理学 239

3.2 安全性与副反应 239

4.磁共振对比剂的临床应用 239

4.1 Gd-DTPA的使用方法 239

4.2 Gd-DTPA的临床应用 240

第Ⅶ章 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各论 242

1.颅脑部MR成像技术 242

1.1 颅脑的MR大体解剖 242

1.2 颅脑常规扫描技术 242

1.3 颅脑常见病变的特殊检查要求 243

2.脑垂体MR成像技术 244

2.1 脑垂体的MR大体解剖 244

2.2 垂体常规扫描技术 244

2.3 垂体区常见病变的特殊检查要求 245

3.眼眶MR成像技术 245

3.1 眼眶的MR大体解剖 245

3.2 眼眶常规扫描技术 246

3.3 眼眶常见病变的特殊检查要求 247

4.颞颌关节MR成像技术 247

4.1 颞颌关节的MR大体解剖 247

4.2 颞颌关节常规扫描技术 248

4.3 颞颌关节扫描注意事项 248

5.耳部MR成像技术 248

5.1 耳部的MR大体解剖 248

5.2 耳部常规扫描技术 249

5.3 耳部扫描注意事项 249

6.鼻咽部MR成像技术 250

6.1 鼻咽部的MR大体解剖 250

6.2 鼻咽部常规扫描技术 250

6.3 鼻咽部扫描注意事项 251

7.口咽部、颅颈部MR成像技术 251

7.1 口咽部、颅颈部常规扫描技术 251

7.2 口咽部、颅颈部常见病变的特殊检查要求 252

8.喉部MR成像技术 252

8.1 喉部常规扫描技术 252

8.2 喉部常见病变的特殊检查要求 253

9.腰胝椎、腰髓MR成像技术 254

9.1 腰椎的MR大体解剖 254

9.2 腰胝椎、腰髓常规扫描技术 255

9.3 腰胝椎、腰髓常见病变的特殊检查要求 255

10.胸椎、胸髓的MR成像技术 256

10.1 胸椎的MR大体解剖 256

10.2 胸椎、胸髓的扫描技术 256

10.3 胸椎、胸髓常见病变的特殊检查要求 257

11.颈椎、颈髓MR成像技术 258

11.1 颈椎的MR大体解剖 258

11.2 颈椎、颈髓常规扫描技术 258

11.3 颈椎、颈髓常见病变的特殊检查要求 259

12.胸部MR成像技术 260

12.1 胸部的MR大体解剖 260

12.2 胸部常规扫描技术 260

12.3 胸部常见病变的特殊检查要求 261

13.心脏、大血管MR成像技术 262

13.1 心脏、大血管常规扫描技术 262

13.2 心脏、心血管常见病变的特殊检查要求 263

14.乳腺MR成像技术 263

14.1 乳腺常规扫描技术 263

14.2 乳腺扫描的注意事项 264

15.肝、胆、脾MR成像技术 264

15.1 肝、胆、脾的MR大体解剖 264

15.2 肝、胆、脾常规扫描技术 265

15.3 肝、胆、脾常见病变的特殊检查要求 266

16.胰腺MR成像技术 266

16.1 胰腺的MR大体解剖 266

16.2 胰腺常规扫描技术 266

16.3 胰腺扫描注意事项 267

17.肾脏MR成像技术 267

17.1 肾脏的MR大体解剖 267

17.2 肾脏常规扫描技术 268

17.3 肾脏扫描注意事项 268

18.肾上腺MR成像技术 269

18.1 肾上腺的MR大体解剖 269

18.2 肾上腺常规扫描技术 269

18.3 肾上腺扫描注意事项 269

19.磁共振胆管、胰管造影成像技术(MRCP) 270

19.1 胆道系统的MR大体解剖 270

19.2 MR胆管、胰管造影技术(MRCP) 270

19.3 MRCP扫描注意事项 271

20.磁共振尿路造影成像技术(MRU) 271

20.1 成像原理 271

20.2 成像特点 271

20.3 MRU扫描技术 271

20.4 MRU扫描注意事项 272

21.前列腺MR成像技术 272

21.1 男性盆腔的MR大体解剖 272

21.2 前列腺常规扫描技术 273

21.3 男性盆腔扫描注意事项 274

22.女性盆腔MR成像技术 274

22.1 女性盆腔的MR大体解剖 274

22.2 女性盆腔常规扫描技术 274

22.3 女性盆腔扫描注意事项 275

23.髋关节MR成像技术 275

23.1 髋关节常规扫描技术 275

23.2 髋关节扫描的注意事项 276

24.膝关节MR成像技术 276

24.1 膝关节常规扫描技术 276

24.2 膝关节扫描注意事项 277

25.肩关节MR成像技术 277

25.1 肩关节常规扫描技术 277

25.2 肩关节扫描注意事项 278

26.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278

26.1 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的适应证 278

26.2 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的设备要求 278

26.3 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的步骤 279

26.4 各部位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280

第Ⅷ章 磁共振流体成像技术 282

1.血流的基本类型 282

2.表现为低信号的血流 283

2.1 流空效应 283

2.2 扫描层面内质子群位置移动造成的信号衰减 283

2.3 层流流速差别造成的失相位 283

2.4 层流引起分子旋转造成的失相位 283

2.5 湍流 283

2.6 预饱和技术 283

3.表现为高信号的血流 284

3.1 流入增强效应 284

3.2 舒张期假门控现象 284

3.3 流速非常缓慢的血流 284

3.4 偶回波效应 284

3.5 梯度回波序列 285

3.6 利用超短TR和TE的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 285

3.7 利用对比剂和超短TR和TE的梯度回波T1WI序列 285

4.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基本原理 286

4.1 时间飞跃效应MRA(TOF-MRA)原理 286

4.2 相位对比血管造影(PC)原理 287

4.3 CE-MRA的原理 287

5.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 288

5.1 二维TOF MRA的技术 288

5.2 三维TOF MRA的技术 289

5.3 PC法MPA的技术 290

5.4 CE-MRA的技术 290

6.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293

6.1 TOFMRA的临床应用 293

6.2 PC法MRA临床应用 293

6.3 CE-MRA的临床应用 29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技术篇 29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技术考试大纲 297

第Ⅰ章 概述 301

1.DSA的诞生与发展 301

2.DSA的临床应用特点 302

2.1 DSA与传统的心血管造影比较 302

2.2 动脉DSA与静脉DSA比较 303

3.DSA系统的构成 303

3.1 X线发生装置 303

3.2 图像检测装置 304

3.3 DSA图像显示及处理装置 307

4.高压注射器 309

4.1 高压注射器结构 309

4.2 高压注射器工作原理 310

第Ⅱ章 DSA的成像原理 311

1.DSA的成像原理 311

1.1 DSA的成像原理 311

1.2 DSA的减影程序 311

1.3 DSA的信号与幅度 311

2.DSA的摄影条件选择 312

2.1 X线能量 312

2.2 曝光要求 312

2.3 摄影条件选择 313

2.4 DSA的自动曝光 313

3.DSA图像的形成 313

3.1 图像采集 313

3.2 图像的灰度量化 318

3.3 图像的转换 319

3.4 图像的表示方法 320

4.DSA的成像链及减影方式 320

4.1 DSA成像链 320

4.2 DSA减影方式 320

第Ⅲ章 DSA的成像与处理方式 323

1.DSA的成像方式 323

1.1 静脉DSA(IVDSA) 323

1.2 动脉DSA(IADSA) 324

1.3 动态DSA 324

1.4 各种成像方法的选择原则 326

2.DSA的图像处理 327

2.1 窗口技术 327

2.2 空间滤过 327

2.3 再蒙片与像素移位 327

2.4 图像的合成或积分 328

2.5 匹配滤过与递推滤过 328

2.6 对数放大与线性放大 328

2.7 补偿滤过 329

2.8 界标与感兴趣区处理 329

第Ⅳ章 DSA图像的记录、传输与质量控制 331

1.DSA图像的记录 331

1.1 激光打印机 331

1.2 X线影像录像机 331

1.3 数字图像光盘工作站 331

2.数字图像储存与传输(PACS) 332

2.1 概述 332

2.2 PACS的基本功能和系统组成 332

3.DSA图像的质量控制 334

3.1 影响DSA图像质量因素 334

3.2 成像方式的影响 334

3.3 操作技术的影响 334

3.4 造影方法和对比剂的影响 335

3.5 患者本身因素的影响 335

4.DSA的伪影 336

4.1 运动性伪影 336

4.2 饱和状态伪影 336

4.3 设备性伪影 336

5.DSA的图像噪声 337

5.1 X线系统的量子噪声 337

5.2 影像增强器的量子噪声 337

5.3 电子噪声 337

5.4 噪声对图像的影响及其对策 337

6.DSA的分辨率 338

6.1 空间分辨率 338

6.2 密度分辨率 338

7.影像放大 338

7.1 病人定位 338

7.2 几何放大 338

7.3 电子放大 339

8.改善DSA图像质量的措施 339

第Ⅴ章 DSA的临床应用 340

1.造影中几种常用技术 340

1.1 放大技术 340

1.2 定位技术 340

1.3 缩光技术 340

1.4 屏气技术 340

1.5 DSA的采集持续时间 340

2.摄影方向用语 341

2.1 摄影方向用语 341

2.2 心脏DSA常用的轴位摄影方法 341

3.DSA的术前准备与手术操作 342

3.1 术前准备 342

3.2 手术操作 342

4.DSA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症 343

4.1 适应证 343

4.2 禁忌证 343

4.3 并发症 343

5.头颈部DSA 344

5.1 头颈部血管解剖 344

5.2 造影技术 345

6.胸部DSA 346

6.1 胸部血管解剖 346

6.2 造影技术 347

7.心脏与冠状动脉DSA 347

7.1 正常心脏及冠状动脉解剖 347

7.2 心大血管造影技术 349

7.3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350

8.肝脏DSA 352

8.1 肝脏血管解剖 352

8.2 造影技术 352

9.胃肠道DSA 353

9.1 胃肠道血管解剖 353

9.2 造影技术 354

10.胰、胆、脾DSA 354

10.1 胰、胆、脾血管解剖 354

10.2 造影技术 355

11.肾脏及肾上腺血管DSA 355

11.1 肾脏及肾上腺血管解剖 355

11.2 造影技术 356

12.下腔静脉DSA 357

12.1 下腔静脉解剖 357

12.2 手术操作 357

12.3 造影参数选择及体位 357

13.盆腔DSA 357

13.1 盆腔血管解剖 357

13.2 髂动脉造影技术 358

13.3 髂静脉造影技术 358

14.四肢DSA 358

14.1 四肢血管解剖 358

14.2 四肢血管造影技术 359

第Ⅵ章 介入放射学 361

1.介入放射学发展与临床应用 361

2.介入放射学相关器械 362

2.1 影像导向设备 362

2.2 介入放射学常用器材 362

3.介入放射学相关技术 365

3.1 穿刺插管技术 365

3.2 灌注技术 365

3.3 栓塞术 365

3.4 成形术与支架术 365

3.5 针穿(抽吸)活检术 366

3.6 灭能术 366

3.7 引流术 366

4.介入放射学并发症及处理 367

4.1 常见并发症及其成因 367

4.2 预防与处理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