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伟大复兴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表解 1840-2012》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凡光编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218093161
  • 页数:2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会议,以及基本知识、基本线索、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用“表解”的形式,将零散的资料系统化、相同的事件归类化、不同的问题比较化,以使读者从纷繁杂的历史现象中把握规律、认清本质、总结经验、吸取智慧,从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3

公元干支的推算 3

清代皇帝名号及在位年数 4

清代科举制度 5

清代行政机构 6

清代地方行政区划 7

清代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 8

清代八旗兵的编制 9

清代绿营兵的编制 10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鸦片输入统计 11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12

太平天国时期各族人民起义 14

太平天国军队序列 15

清代湘军陆师的编制 16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兴办的主要企业 17

19世纪70—9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主要企业 18

1874—1894年清政府建成的三支海军 19

沙皇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统计 20

香港被割占之由来 20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国家三次大借款 21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所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21

19世纪40—90年代改良维新思想的发展 22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学会与报刊 23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七次上皇帝书 23

戊戌变法除旧布新法令的主要内容 25

19世纪70—90年代三次重大教案 26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战斗 27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28

20世纪初清政府出卖铁路主权概况 29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30

辛亥革命前出现的主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1

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 32

清代新军的编制 33

武昌首义及各省响应起义 34

南京临时政府机构表 35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 36

中华民国初年政党的变化 37

北洋军阀体系沿革 38

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 39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京政权首脑的更迭 40

反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战争 44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6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次论战和新文化运动 47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高潮 50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五次战争 54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 5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科技成就 62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平等条约 6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71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异同 71

五四时期中国几种主要社会思潮 72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 74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其特点 76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革命报刊与学会 77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77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对照 78

1920—1924年北洋军阀之间的三次大混战 79

第一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序列 8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北伐战争进军概况 82

1918—1926年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统计 84

1922—1926年的工人运动 85

1926—1927年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 89

1921—1927年的农民运动 90

1926—1927年全国农民协会组织的发展 92

历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情况 93

1929—1930年国民党军阀之间的三次大混战 9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关于领导权的斗争 95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96

南昌起义部队序列 98

秋收起义部队序列 98

广州起义部队序列 99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序列 99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00

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斗争 101

中国工农红军战绩统计 102

三次“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103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序列 104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序列 105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序列 106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七次会师 107

1919—1935年的学生运动 108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的革命文学团体 109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110

国民党主要特务组织的形成演变过程 111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 112

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主要过程 113

1894—1941年日军侵华的主要暴行 114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各战区战斗序列 115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 116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 117

东北抗日联军序列 118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19

抗日战争中五次重大战役 120

抗日战争中关于三民主义问题的论争 123

抗日战争时期打退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 125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抗击日伪军兵力统计 127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兵力逐年增长统计 128

南洋华侨支援祖国抗战财力捐输统计 128

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主要战绩统计 129

解放战争时期反美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30

1937—1949年国民党政府纸币发行概况 132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物价 133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与美国签订的部分卖国条约 133

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对比 134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概况 135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 136

三大战役中人民支前统计 137

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138

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向全国重镇进军 139

1948年以前各解放区人民货币的种类 139

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歼敌统计 14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统一战线的建立 140

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异同 1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民主党派的建立及其活动 145

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和援华国际主义战士 14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 1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外反动派制造的事变和惨案 15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159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序列 159

抗美援朝歼敌统计 160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 16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农业产量 16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恢复发展 162

对资本主义工业的逐步利用、限制和改造 163

对私人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3

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 164

中国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 165

三大改造时期经济关系的变化 165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166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农业产品产量 167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发展概况 167

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的形成发展 168

中国共产党三次整党整风运动 170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71

新中国六次反侵略战争 172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过程及其历史教训 174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现在) 179

中国共产党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179

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181

1978—2008年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和经验 18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主要历程和成果 185

中国全面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86

20世纪60—80年代三次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 18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190

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及其重大意义 192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和成果 193

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与贡献 195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6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9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成和目标 19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和意义 19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00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0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程和内容 202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203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 2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和意义 205

胡锦涛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思想 206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207

科教兴国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208

国家科技发明奖 20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213

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果 2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确立和推进 216

“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 2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机构改革情况 21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七次精减整编 219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总路线和基本路线 220

对台方针政策和法律的形成和发展 221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223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和重要会议 225

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党员人数统计表 252

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的变动一览表 255

中共中央驻地变动表 256

中国工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 257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历次全国代表大会 2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届会议 26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历届会议 262

1952—2011年中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及比重表 263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及居世界位次 266

年度进出口贸易额及居世界位次 26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