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篇 《伤寒论》三阳三阴辨证的文献研究 3
三阳三阴的概念 3
三阳三阴的基本概念 3
六经 6
六经病 8
六经辨证 9
三阳三阴辨证的理论基础 11
哲学基础——阴阳五行 13
医学基础——主为《内》《难》 15
三阳三阴辨证的层次 19
辨证纲 21
辨证类 22
辨证型 25
三阳三阴辨证的实质 28
三阳三阴病证的传变 34
传变的意义 36
传变的因素 37
传变的方式 38
十纲在《伤寒论》辨证中的体现 40
吴鞠通倡三焦辨证,补六经辨证之不足 43
下 篇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实质证型研究 49
证素辨证的三阶双网结构 49
三阳三阴病证涉及的具体病位与病性及各自频次 50
病位及其频次(表1) 50
病性及其频次(表2) 51
三阳三阴病证涉及的具体证型与分类 52
单一病位证型 53
一、表 53
二、半表半里 67
三、里 72
四、上、下、肌肤、关节、咽 129
复合病位证型 137
一、表兼 137
二、半表半里兼 151
三、里兼 155
四、上下兼 209
病位难以确定的证型 211
难以确定证型之条文 219
《伤寒论》方剂名录及药物组成 229
参考文献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