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散文·随笔 3
接通地脉 3
从黄岛到济南 7
多姿多彩的绽放 10
玩自己的足球——西安民间足球联赛印象 15
李十三推磨 17
追述一首词的成因 32
沉默的山——军营笔记之一 35
走进铁军——军营笔记之二 38
在原下感受关中 41
你让我荡气回肠——《华夏龙脉》群雕·碑文 45
第一次借书和第一次创作——我的读书故事之一 47
在灞河眺望顿河——我的读书故事之二 49
一个空前绝后的数字——我的读书故事之三 51
关键一步的转折——我的读书故事之四 53
摧毁与新生——我的读书故事之五 55
一次功利目的明确的阅读——我的读书故事之六 58
米兰·昆德拉的启发——我的读书故事之七 60
阅读自己——我的读书故事之八 63
一个人的声音 66
办公室的故事 74
排山倒海的炮声 78
汶川,给我更深刻的记忆,不单是伤痛 83
心中的圣火 85
我的秦腔记忆 87
龙湖游记 93
老君台记 96
铁岭掠影 99
一双灵光纯净的眼睛 102
难忘一渠清流 106
说“我” 111
再说盗版和盗名 114
原或塬,是耶非耶 118
言论 123
面对城墙的吟诵——《南城墙》序 123
寄望灿烂——笔记高璨 129
行走间的匆草一笔 133
出神入化的意境——《罗国士国画》序 137
《白鹿原》创作散谈 141
真实自信的叙述——《浅浅的雪》序 154
敬重修军 158
别一种感动——王红武楷书《白鹿原》序 161
村子,乡村的浓缩与解构 163
感受西安行进的气象和脉搏 167
无弦的诗性歌吟——《谁识无弦琴》序 170
钢枪马蹄溅落的诗句 ——《心语》序 175
望外的欣慰和感动——《日子》获奖感言 179
柳青创造了一个高峰 181
阅读柏杨——《柏杨短篇小说选》序 183
再读阿莹 193
语言里的生命质感 197
蓄久的诗性释放,在备忘——《青春的备忘》序 200
无法归类的文化寓言 206
添了一份踏实 208
乡党曾宏根和他的华胥国 211
展示秦腔的新图景 214
陷入的阅读及其他——《骞国政文集》序 219
难得一种纯洁与鲜活 228
敏锐的思考与诗性的激情——《行云走笔》序 231
青山碧水复原历史悲剧 237
我看碎戏 240
你的体验,令我耳目一新 242
呼应与鼓舞 245
激情赋华章——《秦·赋》序 247
遥远的文君和现实的女性世界——《文君赋》序 249
关注人类命运的力作 252
再说李十三 255
热风扑面——《山溪》序 258
感知一双敏锐的眼睛——《别样的非洲》序 263
感知并领受,一种鲜活的生命气象 268
难得尽在传神处 271
方言散谈——《都市方言辞典·陕西卷》序 276
感知一种真实的精神高尚和情感丰满 280
少年笔下有雅韵——《胡雪诗集》序 284
用生命的体验思考生命的价值——《死囚牢里的陪号》序 289
精神高蹈之履痕,坚实行走的伴唱——《黄楼吟》序 291
难得豪情又柔肠——《贺兰踏阙》序 298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 303
一 意料不及的写作欲念 303
二 卡彭铁尔的到来,和田小娥的跃现 308
三 枕头,垫棺作枕 317
四 沉静与松弛 322
五 难忘一九八五,打开自己 330
六 朱先生和他的“鏊子说” 343
七 寻找一种叙述 350
八 复活了的呻唤声 357
九 关于性,庄严与挑战 363
十 从追寻到转折,再到删简 370
十一 我的剥离 378
十二 原的剥离 390
十三 原上的革命 398
十四 原下,自在的去处 409
十五 生命历程里的一个下午 423
十六 读诗诵词,前所未有的闲情逸兴 434
说一回多余的话——我写《白鹿原》创作手记 448
对话 457
关于真实及其他——和《文汇报》缪克构对话 457
《白鹿原》之外——与《关注》记者白小龙、逸青的对话 469
我与《白鹿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讲演稿 481
三十年,感知与体验——中国著名作家访谈录 495
让生活升华为艺术——答《文化艺术报》贾英问 510
再说那道原——答《陕西日报》杨小玲问 514
关于读书——答《深圳商报》记者问 518
创作成就取决于作家的敏感、深刻和独特——与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邰科祥教授对话 522
也说思想——答《南方周末》张英问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