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2
一、书法鉴赏的意义 2
二、影响书法鉴赏的几个因素 2
三、如何鉴赏书法 6
拓展训练 9
第一章 点划的形成——甲骨文与钟鼎文探密 10
一、毛笔的构造及其性能 10
二、中国文字的特殊性 11
三、点划的形成及其基本笔法 11
四、甲骨文鉴赏 13
五、钟鼎文鉴赏 13
拓展训练 17
第二章 书法线条的内在特征——漫谈从秦篆到清篆的沿承 18
一、书法线条的内在特征 18
二、秦代篆书作品鉴赏 19
三、清代篆书作品鉴赏 21
拓展训练 25
第三章 透过刀锋看笔锋——探索汉隶的辉煌 26
一、书写与刻石 26
二、隶书的基本特征 27
三、《礼器碑》鉴赏 27
四、《张迁碑》鉴赏 28
五、《曹全碑》鉴赏 28
六、金农隶书鉴赏 29
拓展训练 29
第四章 书写材料的历史演变——细窥简牍书法 30
一、书写材料的历史演变 30
二、简牍书法概况 31
三、睡虎地秦简鉴赏 32
四、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鉴赏 34
五、居延汉简《劾驷望?长社未央状》鉴赏 34
六、武威汉简《仪礼简》鉴赏 34
拓展训练 35
第五章 书法线条的外在形式特征——欧阳询、褚遂良楷书剖析 36
一、书法线条的外在形式特征 36
二、楷书概况 37
三、欧阳询楷书鉴赏 38
四、褚遂良楷书鉴赏 39
拓展训练 41
第六章 书法的偏旁极其字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楷书鉴赏 42
一、书法的偏旁 42
二、书法的字形 42
三、颜真卿楷书鉴赏 43
四、柳公权楷书鉴赏 45
五、赵孟頫楷书鉴赏 45
拓展训练 51
第七章 字内空间与字外空间——魏碑书法作品鉴赏 52
一、字内空间与字外空间 52
二、魏碑书法概况 53
三、《始平公造像记》鉴赏 54
四、《张玄墓志》鉴赏 54
五、《张猛龙碑》鉴赏 55
六、《石门铭》鉴赏 56
拓展训练 57
第八章 书法的实用性——小楷书法作品鉴赏 58
一、书法的实用性 58
二、小楷书法概况 59
三、钟繇小楷鉴赏 60
四、王羲之小楷《黄庭经》鉴赏 61
五、赵孟頫小楷《汲黯传》鉴赏 61
六、文徵明小楷《后赤壁赋》鉴赏 63
拓展训练 63
第九章 笔法秘传和父子齐名——品读王羲之、王献之书法 64
一、笔法秘传和父子齐名 64
二、行书概况 65
三、字组的特征 68
四、王羲之行书鉴赏 68
五、王献之行书《鸭头丸帖》鉴赏 73
拓展训练 73
第十章 书法的”面”——研读苏轼与蔡襄书法作品 74
一、书法的“面” 74
二、书法家的知识修养与人格修养 76
三、苏轼行书《黄州寒食诗帖》鉴赏 79
四、蔡襄行书鉴赏 82
五、颜真卿行书《祭侄稿》鉴赏 83
拓展训练 85
第十一章 集古字,一日临摹、一日创作——探寻从米芾到王铎的书风 86
一、书法的继承与创新 86
二、米芾“集古字” 87
三、王铎“一日临摹、一日创作” 89
四、米芾行书鉴赏 90
五、王铎行草鉴赏 92
拓展训练 95
第十二章 地域书风——吴门书派书风解析 96
一、地域书风 96
二、吴门书派 96
三、书法形制 102
四、案上书与壁上书 105
拓展训练 107
第十三章 朝代的书法首领——领略赵孟頫与董其昌的书风 108
一、朝代书法首领——赵孟頫和董其昌 108
二、书法家的用墨 110
三、赵孟頫行书《民瞻帖》鉴赏 113
四、董其昌草书《试墨帖》鉴赏 114
拓展训练 115
第十四章 行距、字距章法的历史演变——窥探从杨凝式到黄道周的书风 116
一、章法的内涵与外延 116
二、字距与行距 118
三、杨凝式行书《韭花帖》鉴赏 120
四、黄道周行书《誓墓文》鉴赏 122
拓展训练 125
第十五章 书法理论与书法实践——孙过庭《书谱》小草的巨作 126
一、书法理论与书法实践 126
二、书法理论的发展历程 127
三、《书谱》的理论价值 129
四、草书概况 130
五、王羲之草书《十七帖》鉴赏 132
六、孙过庭草书《书谱》鉴赏 133
拓展训练 135
第十六章 书法家的悟和通——大话怀素和张旭 136
一、书法的“悟”和“通” 136
二、“颠张醉素”不虚名 136
三、狂草的特点及形式构成 139
四、张旭草书《古诗四帖》鉴赏 141
五、怀素草书《自叙帖》鉴赏 142
拓展训练 145
第十七章 书法的点和线——深窥从黄庭坚到祝允明书风 146
一、草书的“点” 146
二、草书的“线” 147
三、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鉴赏 150
四、祝允明草书《赤壁赋》鉴赏 151
拓展训练 153
后记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