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序&李怡 1
绪论 1
第一章「打孔家店」: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资源 19
第一节 戊戌到辛亥:反孔的「过渡时代」 26
一、反孔反礼教及对圣贤、祖宗的革命 30
二、反三纲 40
第二节「毁孔子庙罢其祀」:共和之後昙花一现的反孔 43
一、「毁孔子庙罢其祀」:蔡元培与反孔 44
二、共和初建时期的反孔:昙花一现 53
第三节「个人」与「自由」:两个概念工具 55
一、《河南》杂志:文明之导线 59
二、《甲寅》月刊:一个过渡的思想平台 73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的「打孔家店」 87
第一节《甲寅》月刊·《青年》·《新青年》:两次嬗变 87
一、《甲寅》月刊/《青年》:政治/伦理 87
二、《青年》/《新青年》:思想的递嬗 102
第二节 时势及其应对:反孔的必然及面相 118
一、陈独秀的反孔 121
二、吴虞的反孔 128
三、常乃惪:一个「青年」的转变 136
第三节 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的反孔 140
一、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相互扭结 140
二、S会馆:寂寞及寂寞的应和 143
三、《狂人日记》:在思想革命-文学革命中 151
第三章「打孔家店」:在论争中深入 157
第一节 东西文化论战:重评陈杜之争 158
一、陈杜之争:质问与回应 160
二、守旧与革新:必然的冲突 164
第二节 新旧思潮论战:重评林蔡之争 169
一、林蔡之争:发生与结束 171
二、林蔡之争:意义及评价 183
第三节 何谓「新文化」:重评新文化派与「学衡」派之争 187
一、论争:在「新文化」与「真正新文化」之间 189
二、重估「学衡」派的「新文化」 210
下册 217
第四章「非孝」:拷问「家庭问题」 217
第一节 父与子之间:以《非孝》事件为中心 222
一、「时代转弯角上的奇景」:施存统与《非孝》 224
二、「木瓜之役」:《非孝》事件与浙江一师风潮 228
三、父与子之间:被误读的《非孝》 233
第二节 兄与妹之间:以李超事件为中心 238
一、李超之死:个人的悲剧 239
二、李超与李超之死:形象塑造与意义挖掘 242
三、李超之死与「父为子纲」 250
第三节 母与女之间:以冯沅君早期创作为例 252
一、艰难的挣扎:「爱情」的叛逆一代 254
二、缠绵悱恻:冯沅君的「爱情」之痛 258
三、爱情之痛背後:从《淘沙》的角度看 261
第五章「终身大事」:婚姻与爱情问题 265
第一节 言说中的「娜拉」:从《终身大事》到《伤逝》 267
一、「娜拉」在中国的诞生 267
二、《伤逝》:别样的「娜拉」言说 274
第二节 言说中的「自杀」:赵五贞事件 277
一、赵五贞:「舆论」中「自刎」的「新娘」 280
二、赵五贞:「研究」中「自杀」的「赵女士」 284
第三节 爱情与性:两次论争与两次讨论 297
一、「爱情」何谓:透视「爱情定则」大讨论 298
二、「爱情定则」大讨论:在性与道德的论争中 311
第六章「打孔家店」与「打倒孔家店」 319
第一节「打孔家店」与「艳体诗」事件 319
一、「艳体诗」事件 321
二、「XY」与钱玄同:「艳体诗」事件与「打孔家店」 336
第二节「打倒孔家店」:一个「口号」的诞生 351
一、吴虞、胡适与「打孔家店」 352
二、孔子学说研究会、述学社与「打破孔家店」 357
三、新生活运动与「打倒孔家店」 370
第三节「打倒孔家店」:一个「口号」的衍化 381
一、新启蒙运动与「打倒孔家店」 382
二、毛泽东与「打倒孔家店」 393
结语 401
参考文献 417
後记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