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南北朝之对峙 499
第一节 宋魏之冲突 500
第二节 魏之内乱 宗爱之弑逆 505
第三节 宋之内乱 506
第四节 魏之内乱 乙浑之专权 冯太后之弑逆 512
第五节 魏孝文帝之变法 513
第六节 齐魏之冲突 516
第七节 齐之内乱 517
第八节 梁魏之冲突 520
第十章 后魏之衰亡 522
第一节 后魏衰乱之原因 522
第二节 六镇之叛与河北关中之乱 525
第三节 胡太后之弑逆 河阴之变 527
第四节 梁之北侵 元颢入洛 528
第五节 尔朱荣之伏诛 尔朱世隆之弑逆 高乾之举义 529
第六节 高欢之举兵 尔朱氏之族灭 530
第七节 高欢之叛逆 孝武帝之西迁 魏室之分裂 530
第十一章 梁室之衰亡 533
第一节 梁室衰乱之原因 533
第二节 侯景之乱 535
第三节 侯景伏诛 湘东岳阳之冲突 537
第四节 江陵之陷 陈霸先之篡 538
第十二章 北周北齐之竞争与黄河流域之一统 541
第一节 东魏之亡与北齐之篡 541
第二节 西魏之亡与北周之篡 542
第三节 北齐历代之内乱 543
第四节 宇文护之专权 北齐之衰亡与黄河流域之一统 545
第十三章 陈隋之竞争与南北之一统 547
第一节 陈宣帝之篡 547
第二节 周宣帝之昏暴 杨坚之篡 548
第三节 后梁之衰亡 549
第四节 陈之衰亡 550
第十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之文化 555
第一节 制度 555
第二节 学术 564
第三节 风俗 570
第四节 宗教 578
第五节 实业 583
第三期 隋唐时代 584
第一章 隋之治乱 584
第一节 隋文帝之内治 585
第二节 隋炀帝之弑逆 589
第三节 隋炀帝之奢侈 592
第四节 隋炀帝之外交 595
第五节 隋室之衰亡 群雄之蜂起 597
第二章 唐室之勃兴 601
第一节 唐高祖之起兵 602
第二节 隋炀帝之末路 603
第三节 群雄之灭亡 唐室之一统 604
第三章 临湖之变 608
第四章 唐初之内治 610
第五章 唐初之外征 614
第一节 平东突厥 614
第二节 平铁勒 615
第三节 平西突厥 616
第四节 平高昌 616
第五节 平龟兹 617
第六节 吐火罗之内属 617
第七节 昭武九姓诸国之内属 618
第八节 吐谷浑之内乱 618
第九节 党项之内属 620
第十节 吐蕃之内属 620
第十一节 平高丽及百济 621
第十二节 印度之征服 623
第六章 女宠之乱政 626
第一节 武后之乱 627
第二节 韦后之乱 633
第三节 太平公主之乱 633
第四节 杨妃之宠与安史之乱 634
第七章 藩镇之跋扈 646
第一节 藩镇握兵之由来 646
第二节 德宗之初政 648
第三节 建中之乱 650
第四节 德宗中叶以后之政治 653
第五节 元和之治 654
第八章 宦官之专横 660
第一节 宦官弄权之由来 高力士杨思勖之宠幸 660
第二节 李辅国之乱政 660
第三节 程元振鱼朝恩之乱政 661
第四节 元载之擅权 662
第五节 白志贞之误国 神策中尉枢密使之设置 663
第六节 吐突承璀之宠幸 陈弘志之弑逆 664
第七节 王守澄之专权 刘克明之弑逆 665
第八节 宋申锡之窜甘露之变 665
第九章 朋党之倾轧 670
第一节 牛李结怨之始 672
第二节 李逢吉之专政 673
第三节 李宗闵之专政 677
第四节 李训郑注之专政 李德裕李宗闵之左迁 679
第五节 郑覃陈夷行杨嗣复李珏之倾轧 680
第六节 李德裕之相业 681
第七节 牛李党党魁之末路 686
第八节 宣宗之内政 688
第十章 外患之侵陵 691
第一节 新罗之统一与朝鲜半岛羁縻权之丧失 691
第二节 渤海之勃兴与满洲羁縻权之丧失 693
第三节 契丹之勃兴与内蒙古东部羁縻权之丧失 694
第四节 回纥之勃兴与外蒙古羁縻权之丧失 695
第五节 吐蕃之崛强与西藏西康青海新疆羁縻权之丧失 696
第六节 南诏之勃兴与云南羁縻权之丧失 698
第十一章 内乱之踵作 705
第一节 庞勋之乱 705
第二节 黄巢之乱 706
第十二章 唐室之衰亡 710
第一节 朱李之交恶 710
第二节 朱玫李昌符之乱 711
第三节 张濬之覆军 711
第四节 杨复恭之乱 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之乱 712
第五节 刘季述之乱崔胤之召外兵 朱李之冲突 713
第六节 朱全忠之篡 714
第十三章 隋唐时代之文化 718
第一节 制度 719
第二节 学术 731
第三节 风俗 743
第四节 唐代风俗及于后世之恶影响 745
第五节 宗教 746
第六节 实业 755
第三编 近古史 汉族衰微时代 759
第一期 辽、宋、金时代 759
第一章 五代之更迭 759
第一节 梁、晋之冲突 760
第二节 唐晋之更迭 前蜀之衰亡与后蜀之建国 764
第三节 后晋与契丹之冲突 767
第四节 后汉、后周之更迭 北汉之建国 769
第五节 吴之衰亡与南唐之篡立 闽楚之衰亡 湖南周氏之建国 后周与宋之更迭 771
第二章 宋室之勃兴 780
第一节 宋初之内治 780
第二节 宋初之外征 783
第三节 金匮之盟 789
第三章 宋初对辽之关系 792
第一节 高梁河之役 792
第二节 岐沟之役与陈家谷之役 792
第三节 澶渊之役 794
第四节 真宗之矫诬 796
第四章 宋初对夏之关系 798
第一节 李继迁之叛 798
第二节 元昊之叛 799
第三节 契丹增币问题 800
第四节 元昊之请和 801
第五章 仁宗之内治 803
第一节 庄献太后之临朝 803
第二节 郭后之废与范、吕之争 804
第三节 庆历党议 806
第四节 王则之乱 807
第五节 侬智高之乱 808
第六节 文彦博、富弼、韩琦之相业 808
第七节 濮议 809
第六章 神宗之变法自强 811
第一节 神宗变法之动机 811
第二节 神宗之内政改革 814
第三节 神宗之外部经营 822
第七章 新旧党之倾轧 826
第一节 旧党内阁之成立 新法之废止 新党之左迁司马光、吕公著内阁 吕大防、范纯仁内阁 827
第二节 旧党之内讧 829
第三节 新党之复活及其报复 旧党之贬窜孟后之废 章惇内阁 831
第四节 混合内阁之成立 新党之左迁 孟后之复位韩忠彦、曾布内阁 833
第五节 变态新党之出现 党人碑之设立孟后之复废 蔡京内阁 834
第八章 北宋衰乱之原因 837
第一节 徽宗之弊政 837
第二节 方腊之乱与宋江之乱 839
第九章 北宋之衰亡 840
第一节 恢复燕云议 840
第二节 金人第一次南侵 种师道之入援 李纲之城守 843
第三节 金人第二次南侵 汴京之陷落徽、钦之北狩 848
第十章 高宗之南渡 852
第一节 高宗之嗣统 李纲之防守策黄潜善、汪伯彦之阻挠 852
第二节 高宗之南奔 河南淮北之陷落 855
第三节 苗刘之变 黄天荡之战 857
第四节 富平之败 吴玠、吴璘之守蜀 857
第五节 伪齐之兴废 859
第十一章 秦桧之主和 861
第一节 和议之动机 862
第二节 秦桧之进身 862
第三节 王伦之议和 864
第四节 金人之败盟 顺昌之捷 郾城之捷 865
第五节 岳飞之狱 867
第十二章 海陵王之南侵 870
第一节 完颜亮之弑逆 870
第二节 采石之战 871
第三节 符离之溃 872
第四节 金世宗、宋孝宗之治 873
第十三章 伪学之禁 875
第一节 伪学之禁以前,王学派与程学派之倾轧 875
第二节 道学之禁 878
第三节 光宗之内禅 韩侂胄之进身 879
第四节 伪学之禁 朱熹之免官 赵汝愚之冤死吕祖俭、蔡元定、吕祖泰之远窜 880
第五节 伪学之禁之取消 883
第十四章 韩侂胄之北伐 885
第一节 北伐之动机 885
第二节 吴曦之叛 886
第三节 韩侂胄之伏诛 和议之成立 886
第十五章 金室之衰亡 888
第一节 金室衰乱之原因 888
第二节 蒙古之南侵 890
第三节 金人之南侵 李全之叛 891
第四节 史弥远之废立 893
第五节 汴京之陷落 金哀宗之殉国 893
第十六章 西夏之衰亡 895
第一节 西夏之汉化 895
第二节 夏、金之互讧 895
第三节 西夏之衰亡 896
第十七章 南宋之衰亡 897
第一节 收复三京议 898
第二节 孟琪之守楚 余玠之守蜀 898
第三节 史嵩之之专政 899
第四节 丁大全之专横 贾似道之擅权 899
第五节 襄樊之陷 901
第六节 临安之陷 恭宗之北狩 902
第七节 崖山之溃 903
第十八章 宋、辽、金时代之文化 906
第一节 制度 906
第二节 学术 927
第三节 风俗 941
第四节 宗教 944
第二期 元时代 947
第一章 蒙古之勃兴 947
第一节 成吉思汗之家世 948
第二节 蒙古勃兴以前,四围诸国之形势 948
第三节 蒙古内部之统一 949
第四节 蒙古外部之征伐 950
第二章 元初之内乱 955
第一节 蒙古内乱之远因 956
第二节 阿里克布克之乱 957
第三节 海都之乱 锡喇勒济脱脱木儿之乱与纳延之乱 958
第三章 元初之外征 963
第一节 后高丽之臣服 963
第二节 日本之征伐 964
第三节 缅之征伐 967
第四节 占城、安南之征伐 967
第四章 元室衰乱之原因 970
第一节 历代天子之更迭与大臣之专横 970
第二节 财政之困难 974
第三节 喇嘛之暴横 977
第四节 种族上之轧轹 978
第五节 天灾之流行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