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3
论鲁迅的六种形象 3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解读 37
鲁迅:边沿的世界 67
传统的影响:在误读与契合之间——从文学史角度重识鲁迅与庄子之关系 102
论《故事新编》 118
《野草》:鲁迅与存在主义 132
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学教育 145
第二辑 155
论唐弢的杂文和杂文理论 155
论田仲济和“鲁迅风”杂文 174
心灵的写作:精神与艺术的双重性——论郭保林近年来的散文创作 190
未带地图的旅行——读《何少川散文自选集》 201
第三辑 211
中国现代性问题的起源语境——以中国传统空间知觉方式的变迁为观察点 211
论清华国学院的人文教育 230
附录 242
清华国学研究院章程 242
清华学校研究院选考科目表 246
清华国学研究院历年各教授指导之学科范围与普通演讲题目 249
1926年新学年研究院学生研究题目一览表 253
现代小说理论:人物、情节和环境 255
简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结构性缺失 280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阶段性特征及其研究方法 285
关于晚清文学的初步认识 298
倾听与回应:社会传播中“弱者群体”的声音 302
研究札记十则 308
阅读沈从文、曹禺、张爱玲、穆旦 332
短文五篇 362
莎士比亚戏剧的阅读笔记 370
后记 393
纸上烟雨 393
心门内外 398
附录 405
薪火相传 有容乃大 再谱华章——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百年学术发展概观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