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1
第一辑 书缘 3
回顾与展望 3
认识云南 建设云南——《云南丛书》序言 6
乍暖还寒的春天——回忆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工作的日子 8
关于《马曜学术论著自选集》 32
《古滇文化思辨录》审读意见 35
读《心灵学问——王阳明心学》 37
儿童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读《再被狐狸骗一次》 40
对基诺族文学宝库的科学探索——读《基诺族文学简史》 42
几代作家写云南——读《散文中的云南》 45
《中外名人书信导读》中国卷·立志篇·家训篇审读意见 47
记叙佤族跨世纪飞跃的历史长卷——《世纪木鼓》读后 49
让诗歌陶冶一代新人——《当代儿童少年朗诵诗·儿童卷》读后 53
《白族文化大观》读后 55
关于《云南导游必备手册》 61
关于《旅游接待综合知识》 63
喜读《走呀走,走到云之南》 66
研究昆明近代史的珍贵资料——画册《历史的凝眸》读后 71
《火海求生》与《暴风雪求生》读后 74
《聆听西藏——以诗歌的方式》读后 76
用真挚的母爱教育子女做人——《我爱我儿——致孩子的100封信》读后 77
被扭曲的世界形象——《世界的形象》读后 80
喜读鸿业同志诗作《湘滇之路》(代序) 83
编辑工作要讲政治——审读散记之一 87
必须慎重对待书稿中的重要引文——审读散记之二 91
要做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榜样——审读散记之三 95
第二辑 在深圳特区 101
我为什么离休后去了深圳 101
黄炎培与陶行知——在深港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40周年和诞辰9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105
发扬职教社光荣传统 为发展职业教育作出新贡献 108
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深圳分社建立五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112
广交海外朋友,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118
香港的成人教育 124
《当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论文选集》前言 128
环境保护与职业教育 130
友谊,贵在真诚——在深圳期间与师友的来往 143
附录: 153
沈建平:职教交响诗——记中华职业教育社深圳办事处 153
张英伟:职业教育一奇葩——记中华职业教育社深圳办事处 162
对深圳职教社的评价两则 165
第三辑 怀念 169
从苦难中成长的黄洪 169
附录一 读黄洪的遗作——《迎春曲》代序&赵沨 173
附录二 悼念青年音乐家黄洪先生&李广田 175
怀念老校长张天爵 176
哭学友式根 180
痛悼冶明师 181
附录 一位终生制的地下党员&李伟卿 182
一所有理想、有办法、有成绩的小学校——回忆解放前的中华小学&万国祥 梁凡生 193
第四辑 网缘 215
新世纪电子碎墨(选篇) 215
释题 215
新春三愿 216
也仿《陋室铭》 217
面对新事物 217
骗子与傻子 218
气功治病 220
“一”字谜 221
老舍和启功的“自述” 222
李白供状 224
网络语言的争论 225
自作聪明的蠢人 227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才识 228
欢庆我党80年华诞抒怀 230
不嫌其小,务求其严 230
感悟人生 232
树立科学的“人死观”——重阳节献给老年朋友的话 233
《特殊人才使用说明》续篇 235
拒绝低俗 237
闲话打油诗 239
对联中的哲理 250
对新华网上一些话题的回帖(议论)选 251
幽默茶座:请来品味生活的情趣 253
关注海峡两岸 254
重阳节怀念台湾友人 254
诗赠连战先生大陆行 254
迎宋楚瑜大陆行 255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嘲阿扁 255
感叹台湾弊案多多(步李煜《虞美人》原韵) 256
台湾行碎墨 256
打油诗习作选 258
老调新弹 258
为母校老师、学友祝寿 259
自寿诗(三首) 259
赞昆明四大名花(外二章) 260
敬老节雨中游小三峡 261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外一章) 261
新居——调寄《临江仙》 262
预贺《新华网》五周年华诞(诗词两首) 263
病中打油(三首) 264
重游西双版纳(二首) 264
广州行(七言) 265
珠江夜游——调寄《眼儿媚》 266
喜雨 266
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有感 267
读李清照《漱玉词》 267
读《李白诗集》有感 268
诗人节吊屈原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