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研究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克海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3180126
  • 页数:696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详尽介绍了我国地震活动情况、国内外桥梁震害资料、基于抗震性能的设计概念,综述了桥梁抗震计算与抗震评价方法,用实例形式阐述了梁桥的抗震分析技术,结合本书作者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斜拉桥抗震与减震技术,结合实例介绍了高墩抗震分析方法及减震措施,详细比较了国内外几个桥梁抗震规范,详细论述了桩一土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和桥梁抗震加固技术,简要介绍了作者开发的桥梁抗震可视化智能软件。

第1章 全国地震活动概况 1

1.1 全国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 1

1.2 1949~1981年全国地震活动的概况分析 4

1.2.1 地震活动基本特征 4

1.2.2 地震灾害情况 6

1.3 1982年以来全国地震活动概况 8

1.4 本章小结 33

第2章 桥梁震害 37

2.1 典型地震及桥梁震害 37

2.1.1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 37

2.1.2 1960年智利地震 39

2.1.3 1976年唐山地震 40

2.1.4 1989年美国Loma Prieta地震 59

2.1.5 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 68

2.1.6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 75

2.1.7 1999年土耳其地震 86

2.1.8 1999年中国台湾集集地震 88

2.1.9 2004年日本新澙地震 94

2.1.10 2007年秘鲁地震 96

2.1.11 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桥梁震害 107

2.1.12 2010年玉树地震中的桥梁震害 111

2.1.13 2010年智利地震 113

2.1.14 2010年墨西哥地震 118

2.1.15 2010年新西兰地震 125

2.1.16 其他地震中的桥梁震害 129

2.2 桥梁震害内因 136

2.2.1 桥梁上部结构震害 136

2.2.2 桥梁支座震害 136

2.2.3 桥梁下部结构震害 137

2.2.4 桥梁基础震害 137

2.3 本章小结 137

第3章 国内外地震工程学的发展历程 141

3.1 地震工程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141

3.1.1 第一阶段——地震工程学发展的萌芽阶段 141

3.1.2 第二阶段——地震工程学发展的成熟阶段 143

3.1.3 第三阶段——地震工程学发展的扩展阶段 145

3.1.4 其他划分 148

3.2 现阶段地震工程学发展情况 149

3.3 我国地震工程学发展研究 160

3.3.1 创建阶段 160

3.3.2 发展阶段 161

3.3.3 横向发展阶段 163

3.4 国内外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 165

3.5 本章小结 168

第4章 桥梁抗震计算与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综述 174

4.1 结构抗震动力学基本概念 174

4.1.1 运动方程 174

4.1.2 结构动力特性 176

4.2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178

4.2.1 静力阶段 179

4.2.2 反应谱法 182

4.2.3 动态时程分析法 192

4.2.4 随机振动方法 207

4.2.5 分析和设计方法总结 209

4.3 桥梁抗震性能评估及分析方法 211

4.3.1 确定加固优先权 211

4.3.2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分析 213

4.4 非线性静力弹塑性分析 214

4.4.1 能力谱方法 214

4.4.2 位移影响系数法 218

4.4.3 适应谱Pushover方法 220

4.4.4 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 222

4.4.5 基于模态分析的Pushover方法 225

4.5 本章小结 235

第5章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240

5.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基本概念 241

5.1.1 定义 241

5.1.2 研究内容 242

5.1.3 特点 245

5.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标准和方法 245

5.2.1 国外抗震设防标准 245

5.2.2 国内抗震设防标准 247

5.2.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249

5.3 中小跨径梁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260

5.3.1 国内外桥梁体系、震害与规范 260

5.3.2 考虑支座摩擦滑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269

5.3.3 美、日与中国桥梁支座检算规定 273

5.3.4 结构性能破坏模式 276

5.3.5 我国中小跨径桥梁抗震性能设计 276

5.4 基于性能(多水平性能目标)的既有桥梁抗震性能评价 280

5.5 本章小结 282

第6章 梁桥抗震分析实例 286

6.1 梁桥结构特点 286

6.1.1 简支梁桥结构特点 286

6.1.2 连续梁桥结构特点 287

6.1.3 连续刚构桥结构特点 288

6.2 梁桥震害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289

6.3 中小跨径梁桥抗震设计方法 292

6.3.1 桥梁抗震设计理念 292

6.3.2 抗震设防标准 293

6.3.3 抗震设计流程 294

6.4 简支梁桥抗震分析 295

6.4.1 简支梁桥地震反应实例 295

6.4.2 简支梁桥有限元建模 308

6.4.3 简支梁桥抗震设计及构造措施 311

6.5 连续梁桥抗震分析 314

6.5.1 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实例 314

6.5.2 连续梁桥抗震设计及构造措施 342

6.5.3 连续梁桥有限元建模 344

6.6 连续刚构桥抗震分析 347

6.6.1 实例一 347

6.6.2 实例二 351

6.6.3 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及构造措施 360

6.6.4 连续刚构桥的抗震特点 361

6.7 本章小结 362

第7章 斜拉桥抗震分析及减震研究 365

7.1 斜拉桥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365

7.2 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 377

7.2.1 斜拉索非线性刚度矩阵 378

7.2.2 描述梁-柱效应的刚度矩阵 380

7.2.3 描述大变形的刚度矩阵 392

7.2.4 斜拉桥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程的数值解法 392

7.2.5 斜拉桥几何非线性静力分析过程 393

7.2.6 实例分析 395

7.3 斜拉桥结构动力分析 398

7.3.1 斜拉桥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399

7.3.2 斜拉桥结构一致激励的地震反应分析 406

7.3.3 斜拉桥结构多支承激励的地震响应分析 423

7.4 斜拉桥结构减震技术 431

7.4.1 被动控制 431

7.4.2 主动控制 439

7.4.3 斜拉桥结构基于模态分析的减震控制 443

7.4.4 非线性结构的滑动状态控制 466

7.5 本章小结 470

第8章 高墩桥梁的地震反应研究 474

8.1 高墩桥梁建设概况 474

8.2 高墩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477

8.2.1 高墩桥梁动力反应谱分析 477

8.2.2 高墩桥梁动态时程分析法 478

8.2.3 考虑P-△效应的高墩抗震计算 479

8.3 高墩桥梁地震反应 481

8.3.1 高墩桥梁地震反应特点 481

8.3.2 工程实例 482

8.4 高墩桥梁合理抗震型式 492

8.4.1 高桥墩常用型式 492

8.4.2 工程实例 493

8.5 本章小结 510

第9章 国内外桥梁抗震规范的介绍 515

9.1 抗震性能设防目标 515

9.2 设计地震动 521

9.2.1 地震动区划 521

9.2.2 场地分类 523

9.2.3 地震设计谱 524

9.2.4 阻尼修正 533

9.3 地震反应分析和计算方法 535

9.4 延性设计 544

9.5 约束和减震、耗能设计 554

9.6 本章小结 555

第10章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557

10.1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概念及发展阶段 557

10.2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 559

10.3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 561

10.3.1 土体响应 563

10.3.2 运动响应 564

10.3.3 惯性响应 564

10.3.4 分析方法 564

10.3.5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集中质量法 581

10.4 本章小结 589

第11章 桥梁抗震加固技术 593

11.1 桥梁结构抗震加固的概念 593

11.1.1 桥梁结构主要震害 593

11.1.2 国内外抗震加固情况 594

11.2 上部结构抗震加固方法 598

11.2.1 支座与伸缩缝的加固措施 598

11.2.2 上部结构抗弯能力的加固措施 610

11.2.3 上部结构抗震加固实例 612

11.3 桥墩、盖梁和节点的加固方法 614

11.3.1 混凝土墩的加固方法 614

11.3.2 盖梁的加固方法 626

11.3.3 桥墩抗震加固实例 631

11.4 基础的加固方法 634

11.4.1 承台 634

11.4.2 桥台 638

11.5 不良地质区桥梁的加固措施 640

11.5.1 横跨或靠近断层的桥梁 640

11.5.2 位于或靠近不稳定边坡的桥梁 641

11.5.3 位于可液化土层上的桥梁 641

11.5.4 不良地质区桥梁抗震加固实例 644

11.6 运用抗震保护系统的加固方法 645

11.6.1 减隔震原理 645

11.6.2 设计目的 648

11.6.3 适合使用隔震系统的桥梁 648

11.6.4 桥梁位移 649

11.7 本章小结 649

第12章 桥梁抗震计算可视化 652

12.1 计算机仿真和科学计算的可视化技术 652

12.1.1 改善建模环境 654

12.1.2 一体化仿真环境 654

12.1.3 仿真数据库 654

12.1.4 动 画 655

12.1.5 实现仿真结果分析到建模的自动回馈 656

12.1.6 基于信息处理的仿真 656

12.2 桥梁抗震软件开发技术 658

12.2.1 国内外桥梁CAD现状 659

12.2.2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660

12.2.3 软件构件对象模型 662

12.2.4 ActiveX Automation技术 663

12.2.5 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 664

12.3 BAS系统总体介绍 664

12.4 BAS系统前处理介绍 667

12.4.1 几何建模生成有限元模型 667

12.4.2 直接建立有限元模型 669

12.4.3 建立截面 672

12.4.4 与AutoCAD的无缝接合 674

12.5 BAS后处理介绍 676

12.5.1 输出形式 676

12.5.2 输出内容 677

12.6 算例 678

12.7 几点体会 680

第13章 桥梁抗震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683

13.1 关于正确认识和使用地震动区划图的思考与建议 683

13.2 中小跨径桥梁抗震设计理念 687

13.3 关于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思考与建议 688

13.4 关于获取实桥强震记录的思考与建议 689

13.5 关于橡胶支座抗震性能的思考与建议 690

13.6 关于小跨径拱桥抗震问题的思考 691

13.7 关于计算机模拟地震动实验室建设的思路 691

13.8 建议注意国内外规范中混凝土强度的换算关系 693

13.9 关于在规范中桥梁重要性分类的建议 694

13.10 关于在规范中统一抗震构造措施的建议 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