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诚明 李翱《复性书》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丽华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3105864
  • 页数:5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李翱的哲学著作《复性书》放置于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发展过程及儒释道三者的相互关系中进行审视和研究,把握其思想的生成原因,哲学特性,内容实质及历史意义,增添了该研究领域不少新的学术和思想内容,又相当的学术参考价值。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国内外李翱研究现状综述 1

一 李翱研究成果概述 1

二 李翱研究中尚存的主要问题 12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概况 13

一 研究目的、意义 13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三 研究重点与难点 15

四 主要内容与观点 16

第二章 《复性书》的产生 20

第一节 李翱的问题意识 20

一 现实关怀与人文忧思 20

二 学术反思与伦理诉求 27

第二节 《复性书》的写作缘起 34

一 李翱生平简介 34

二 《复性书》的写作宗旨 38

第三章 《复性书》的思想内容 47

第一节 《复性书》的思想理路和理论结构 47

第二节 “天道至诚”的本体论 52

一 以“诚”为本体 52

二 “诚”统性与情、“诚”统天与人 59

第三节 “情有善有不善,而性无不善”的性善论 66

第四节 “情由性而生,性由情以明”的性情观 75

一 性者天之命,情者性之动 76

二 性善情恶 86

三 知“情为性之邪”则无邪 94

四 圣、凡性情有别 102

第五节 “至诚则明”的致知论 112

一 无思无虑,寂然不动,至诚也 112

二 至诚则明 120

第六节 复性的方法 128

一 寂然不动,无思无虑,动静皆离,感而遂通 128

二 至诚,诚明,率性,慎独 132

三 中道,守中,致中和 135

四 节制,仁善,择善而固执之 137

五 斋戒其心,明心见性 139

六 视听言行,循礼而动 141

第七节 “志于道德”的价值观 144

第八节 “原始反终”的生死观 154

第四章 《复性书》的思想渊源 161

第一节 《复性书》与《中庸》、《周易》等儒家经典及以往儒家人性论 161

一 《复性书》对《中庸》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61

二 《复性书》对《周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79

三 《复性书》对《论语》、《孟子》等先秦儒家经典的继承与发展 184

四 《复性书》对先秦、汉唐儒家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 187

第二节 《复性书》与如来藏佛性论、《大乘起信论》等佛教思想 210

一 李翱《复性书》与如来藏佛性论思想 215

二 李翱《复性书》与萧衍及梁肃的思想 247

三 李翱《复性书》与佛教《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思想 251

四 李翱《复性书》与佛教天台宗的“性具善恶”思想 258

五 李翱《复性书》与禅宗的“自性本净”、“无念为宗”思想 265

第三节 《复性书》与《老子》等道家与道教思想 271

一《复性书》与《老子》、《庄子》 275

二 《复性书》与宋文明的道性论及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 289

第五章 《复性书》对后世儒学发展的影响 298

第一节 重视原典,开启宋明义理之学 298

一 《复性书》对先秦儒家经典的义理性阐释 298

二 《复性书》启迪宋明道学家重视先秦儒家经典和义理之学 303

第二节 重视心性,开启宋明心性之学 327

一 《复性书》的人性论对宋明人性论的影响 333

二 《复性书》的“诚”本论对宋明本体论的影响 349

三 《复性书》对宋明性情、理欲之辩的心性论的影响 377

第三节 《复性书》影响了宋明道学排佛又援佛道入儒之风,促进了儒释道融合 406

一 李翱排斥佛教的思想对宋代道学家的影响 407

二 《复性书》影响了宋明道学排佛又援佛道入儒之风,促进了儒释道融合 415

三 《复性书》融合儒释道三家的风格促进了宋明儒释道三家相融 439

第六章 《复性书》的复性思想的现代价值 452

第一节 《复性书》代表的儒家复性思想与佛教复性思想的共通性 452

一 儒家、佛教在复性修养境界上的共通性 452

二 儒家人性论、佛教佛性论复性思想的共通性 459

第二节 《复性书》的复性思想对德性伦理修养的启示 464

一 李翱复性思想促成了优秀中国传统心性思想的形成 464

二《复性书》的复性思想对德性伦理的启示 467

三 《复性书》的复性思想可以作为德性伦理学的基础 473

第三节 李翱复性思想对民族复兴的政治哲学的启示 480

一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解决当今社会危机的根本途径 480

二 李翱复性思想为以德治国的治国之道提供了新的哲学依据 493

三 李翱复性思想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正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业 500

结语 505

主要参考文献 508

后记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