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目的 1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分析 3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7
第四节 基本框架 21
第二章 公共性理论溯源 23
第一节 阿伦特和古典公共性理论 23
第二节 哈贝马斯和资产阶级公共性理论 31
第三节 泰勒和多元公共性理论 40
第四节 弗雷泽和次反公共性理论 48
第三章 互联网的媒介生态及公共性意涵 57
第一节 互联网的媒介生态 57
第二节 互联网的公共性意涵 66
第四章 作为公共广场的互联网 74
第一节 互联网公共广场的基本形态 74
第二节 作为公共广场的空间特性 81
第三节 互联网公共性的跨国发展 86
第五章 互联网的公众 91
第一节 互联网上的大众特征 91
第二节 互联网上的公众现状 99
第三节 互联网上的公众特征 115
第六章 互联网的沟通协商 120
第一节 互联网表达沟通的思想简介 120
第二节 互联网表达沟通特征和模式 128
第三节 互联网表达沟通的现状——基于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分析 136
第七章 互联网的公共利益 145
第一节 网络公共利益的界定 145
第二节 网络公共利益的生成:网络公共议题的形成和发展 152
第三节 互联网的民主发展 160
第八章 互联网公共性的转型与实践 173
第一节 互联网公共性的结构转型 173
第二节 互联网公共性的功能转化 184
第三节 弱者的抵制与资本的转化:公共性的实践 196
第九章 结论 209
第一节 理想型互联网公共性的实现条件 209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 212
参考文献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