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曹植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 1
第一节 多元的政治中心 1
第二节 多元化的学术 7
第三节 文人出路的多元化 11
第二章 争嫡问题的再探讨 16
第一节 曹操的犹豫与抉择 16
第二节 曹丕的性格和行为 22
第三节 曹植的才气与退让 29
第四节 曹植黄初年间两次获罪事由探隐 45
第三章 曹植的学术渊源 53
第一节 通观博览 学无所遗 53
第二节 曹植与荆州学 58
第三节 曹植与《韩诗》 63
第四章 曹植的文学继承 72
第一节 对《诗经》的文学继承 73
第二节 对《楚辞》的文学继承 77
第三节 对汉赋的文学接受 84
第四节 对乐府的接受 87
第五节 对古诗的继承 92
第五章 建安文学的流变与曹植的地位 106
第一节 建安文学的分期 106
第二节 建安文学的先驱:张衡与蔡邕 108
第三节 建安文学前期的承中之变 114
第四节 八音合奏 谱成邺下乐章 127
第五节 集建安之大成,启正始之先声 136
第六章 曹植创作的阶段性 141
第一节 建安阶段 141
第二节 黄初阶段 150
第三节 太和阶段 154
第七章 曹植辞赋论 164
第一节 “少而好赋” 164
第二节 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170
第三节 体式多样,技巧高超 177
第四节 情志慷慨,雅俗共赏 181
第八章 曹植诗歌论 187
第一节 博取深思 蚌病成珠 187
第二节 成就卓越的乐府 192
第三节 体被文质的五言诗 200
第四节 典雅温润的四言诗 208
第五节 曹植诗歌的题材分类研究 219
第九章 曹植散文论 267
第一节 辞清而志显的章表 267
第二节 文约义雅的颂赞 284
第三节 内容丰富深刻 形式多姿多彩的序 301
第四节 意气俊爽的书信 通达圆融的论说 310
第五节 文润义雅的铭 辞清情哀的诔 326
第六节 辞华情至的哀辞及其他 335
第十章 曹植文学创作的俗化倾向 341
第一节 礼教松弛,个性张扬 341
第二节 建安作家重视俗文学创作 347
第三节 曹植文学创作的俗化倾向 349
第十一章 曹植与建安风骨 355
第一节 建安风骨的形成 355
第二节 曹植的文学创作与建安风骨 366
第十二章 曹植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 374
第一节 由建安文学殿军到“文章之圣” 374
第二节 在文体方面的影响 379
第三节 在创作技巧方面的影响 383
第四节 具体作品在魏晋南北朝的反响 386
结语 390
附论 392
一 王夫之评价曹植的得与失——兼及王夫之的“扬丕抑植”问题 392
二 秦嘉五言《赠妇诗》真实性不容否定——关于木斋先生“秦嘉五言诗为伪作”问题的商榷 417
三 论清商乐与五言诗的成熟——与木斋先生商榷 429
四 曹植与《古诗十九首》——与木斋先生商榷 441
参考文献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