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实战解析 兰台劳动律师执业手记》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兰台律师事务所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9351697
  • 页数:4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作者处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第一线,书中内容凝结着作者的实操的经验,不是那些闭门造车的理论家所能比。从用工模式的选择,到入职、离职风险防范,劳动争议处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劳动法律风险,皆以实例为引子,总结出争议点并进行细致解析。本书文风生动活泼。作者把防范劳动风险的实务经验传达给HR们,因此使用说明的文字力求生动活泼。

引言 1

第一章 劳动关系 7

劳动关系的界定 9

用人单位取得营业执照前与劳动者之间法律关系 10

劳动关系的定义与特征 11

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主体要求 13

破产清算小组与其聘用的人员之间的关系 15

在校大学生的特殊问题 15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16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 18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 23

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 25

事实劳动关系发生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受理 26

事实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时经济补偿金或经济赔偿金的支付 27

双重劳动关系下各方责任的承担 31

我国现行法律对双重劳动关系的认定 32

双重劳动关系下,各方责任的承担 36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39

用人单位在录用招聘环节的风险防范 41

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员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43

劳动合同签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8

劳动合同的签订 51

他人代为签名或者签艺名的法律后果 52

冒用他人名字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53

用人单位如何保障劳动合同确实为某劳动者本人签署 54

劳动合同的条款 55

《劳动合同法》较《劳动法》关于必备条款的规定有何变化 58

劳动合同中容易忽视的必备条款之“双方的具体信息” 59

劳动合同中哪些条款可以约定,如何约定 60

商业秘密与竞业禁止 62

劳动者的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 65

竞业限制的适用范围与期限 66

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协议是否有效 66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竞业禁止条款的效力 67

竞业限制的其他规定 67

试用期劳动合同 68

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到期后自动续延是否视为重新签订了一份合同 70

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履行期限时如何处理 72

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限超过法定试用期限,将会面临怎样的法律风险 73

劳动合同的无效 74

何种行为构成“胁迫”导致劳动合同变更内容无效 76

何种行为构成“欺诈”导致劳动合同必然无效 77

用人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伤害的公司概不负责,可否被认定为无效条款 79

第三章 工资、报酬 81

工资待遇的约定 83

经营者年薪制合法性问题 85

经营者年薪制定义、认定及一般形式 85

在劳动周期未满的情况下,风险收入的计算 85

经营者年薪制与加班费的联系 86

加班工资的计算 87

可以要求加班或加点工资的前提以及加班或加点工资的计算方式 90

计件工资制是否适用加班或加点工资 91

工资总额包括内容 92

不同工时制度的适用 95

上24小时休24小时的合法性 97

未约定工作时间的劳动合同的效力 99

比较标准工时分别与综合工时、不定时工时的区别 99

参加社会活动应发给工资 102

用人单位是否应给未正常提供劳动的劳动者正常支付工资 103

劳动者依法参加的社会活动包括哪些 104

法院对职工的判决被撤销时工资的支付 105

企业职工被错判后,劳动关系的恢复问题 107

企业职工被错判后,工资的计算标准 108

企业职工被错判,补发工资后与申请国家赔偿的关系 109

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期间工资的支付 110

用人单位决定停工停产需要注意的问题 111

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期间,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标准 112

判断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标准 113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被依法撤销后,诉讼或仲裁期间的工资支付 114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被依法撤销后,诉讼或仲裁期间的工资如何计算 116

工资与生育津贴的关系问题 116

第四章 假期与福利 119

法定年休假 121

有资格享受法定年休假的主体和天数 123

“连续工作”审查标准 124

职工未提出法定年假申请,是否视为放弃休假的权利 125

企业安排法定年休假的方法 125

未休法定年假的经济补偿计算方法 126

福利假期 127

福利年假纠纷的典型案例 128

福利年休假纠纷处理 129

婚假与丧假 132

劳动者享有婚丧假的条件 133

再婚、复婚的职工休婚假规定 134

劳动者未经批准私自休婚丧假,能否认定为“旷工” 134

当婚丧假和法定节假日重合时,工资支付方式 135

采暖补贴 136

采暖补贴的历史渊源 138

现行采暖补贴政策以及享有采暖补贴的主体 139

计划经济向商品化过渡,一些特殊情况下采暖费的交纳问题 140

年终奖 141

年终奖发放的决定权 142

年终奖是否必须发放 143

离职员工,是否享有年终奖 144

职工非因工死亡的福利待遇 145

用人单位向非因工死亡职工遗属支付救济待遇的法律依据 146

职工失踪下落不明,家属是否可要求企业支付遗属救济待遇 148

“供养亲属”的范围 149

如何界定供养亲属“生活困难” 149

第五章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 151

劳动合同的变更 153

劳动合同变更的形式 154

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例外 155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的方式变更劳动合同 155

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劳动合同如何继续履行 156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劳动合同效力如何确定 156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157

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适用要点 158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在程序上存在瑕疵被认定为无效后,是否意味着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的违纪行为认定当然无效 160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161

从解除的原因对解除劳动合同进行分类,归纳解除劳动合同的一般程序 163

用人单位如何行使“以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权 165

劳动者如何行使“以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权 167

经济性裁员 168

关于经济性裁员 169

经济性裁员的前提条件 170

经济性裁员的法律程序 171

经济性裁员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72

离职协议的法律效力 173

离职协议书是什么,应包括哪些内容 175

离职协议书的效力如何认定 177

离职协议书有关兜底和弃权的约定效力如何认定 178

如何签署离职协议书 179

离职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和调解书有什么区别 179

劳动合同终止的程序 180

终止劳动合同有哪些环节 182

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日通知是否属于法律强制性规定 182

办理离职手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避免形成新的争议 183

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工资基数可否包括未实际发放的劳动报酬 184

用人单位如何做好劳动合同终止 184

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的法律效力 185

如何看待现行法律关于劳动关系终止的规定 187

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187

到期终止劳动合同的限制 189

按照双方约定的条件终止劳动合同,其性质如何认定 190

第六章 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 193

经济补偿金 195

经济补偿金是什么 197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197

用人单位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200

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时间 200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200

经济补偿金支付数额是否可以协商 201

经济补偿金应当如何计税 202

经济赔偿金 204

用人单位应如何依照规章制度合法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关系 205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支付劳动者经济赔偿金的具体适用情形 206

劳动法律法规中,赔偿金主要有哪些情形 206

第七章 工伤与职业病 211

工伤认定的条件 213

可以认定成工伤的情形 216

判断是否属于工伤的特殊情形 217

认定工伤的程序 219

工伤认定的时效 221

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劳动者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是否存在时效 223

工伤认定时效起算的时间 223

工伤认定时效的中断、中止或延长 224

工伤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225

关于工伤认定中的上下班途中及责任问题 227

关于工伤与第三人侵权责任竞合时双重赔偿的问题 228

对于同一用人单位,劳动者发生工伤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时,能否向用人单位主张双重赔偿的问题 230

发生工伤劳动者享有的待遇 232

关于工伤待遇中的费用分配问题,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时应承担的责任问题 234

关于劳动能力鉴定 234

关于停工留薪期 237

关于工伤处理协议的效力 238

用人单位筹备期的工伤问题 240

用人单位筹备期招聘员工是否属于非法用工 242

用人单位筹备期间劳动者发生伤亡事故的,能否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当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243

在筹备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员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245

有关职业病的特殊规定 245

什么是职业病 248

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的时间问题 248

可能引起职业病的工作岗位在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时的特殊规定 249

确定职业病的程序 250

职业病与工伤的关系 251

第八章 针对特殊人群的法律规定与用工管理 253

女职工保护和用工管理 255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及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 258

女职工在“三期”内劳动合同到期的处理 260

法律对三期内女职工在工作时间上的特别规定 261

女职工“三期”内工资的计算 262

女职工非婚生育或者非法生育二胎时,用人单位的应对办法 262

残疾人的法律保护 264

用人单位录用残疾人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 266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单位的条件 268

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等奖励政策 268

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劳动者的法律保护及用工管理 270

医疗期的核定与计算 274

医疗期内及医疗期届满,用人单位可以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应的责任 275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不同,用人单位处理方案不同 276

第九章 非全日制用工和劳务派遣 279

非全日制用工的管理 281

事业单位能否作为非全日制用工关系中的用人单位 284

非全日制用工的加班问题 284

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的区别及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管理 285

劳务派遣 287

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 288

劳务派遣用工“辅助性”工作岗位用工比例限制 289

劳务派遣用工下与本单位职工“同工同酬”规则的要求 289

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条件 292

劳务派遣法律关系 293

第十章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集体合同与工会 297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效力 299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效力的认定 300

劳动者的行为可以被认定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几种情形 304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罚款权 306

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应该注意的事项 308

集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 311

什么是集体合同,有哪些主要特征 312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与区别 313

集体合同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之间的关系 314

用人单位签订了集体合同,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是否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315

工会的设立、运行 317

企业如何加入工会,企业是否必须组建工会 318

企业组建工会的程序 318

工会的组织体系 319

工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321

工会存在的实际意义(即工会的职能) 322

第十一章 社会保险 323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政策 325

我国目前的社保政策 327

农民工社会保险权益被侵害如何救济 330

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条款或协议效力的认定 33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者自行缴纳保险或不缴纳社会保险,或社保基数等,该条款的法律效力 333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应当承担的责任 334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是否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337

第十二章 劳动争议的解决 339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341

发生劳动纠纷有哪些解决的途径及各种途径的组织形式 342

各种争议解决途径的效力 344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 347

各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案件权限的划分 347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向不同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349

双方是否能在合同中约定管辖的仲裁机构 350

劳动争议诉讼管辖 351

我们认为劳动争议诉讼管辖应当规定劳动合同履行地优先原则 35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双方均不服,向不同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如何处理 353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否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诉讼管辖地 353

劳动争议主体 354

退休人员与新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355

已经领取退休金或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人员,在新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伤是否可认定工伤 357

公务员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 358

家庭保姆与雇主之间发生的用工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 359

涉外用工关系 359

劳动争议的受理范围 361

用人单位是否可与员工约定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承担 364

住房公积金不属于劳动争议范围 365

员工报销费用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 365

用人单位欠劳动者工资,然后给劳动者出具一张欠条,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按欠条金额支付工资的,不属于劳动争议 367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367

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起算 369

劳动报酬的仲裁时效起算 371

工伤待遇赔偿的仲裁时效起算 371

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 373

举证期限 377

证据的提交 377

附录 3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9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4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4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4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414

后记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