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1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
1.1.2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1
1.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
1.2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4
1.2.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4
1.2.2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4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5
1.4 网络体系结构 6
1.4.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7
1.4.2 OSI参考模型 8
1.4.3 TCP/IP四层体系结构 9
1.4.4 两种模型的比较 9
1.5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1
1.5.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1
1.5.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指标 11
1.6 互联网 12
1.6.1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2
1.6.2 互联网的组成 12
习题 12
第2章 网络通信基础 14
2.1 网络通信模型 14
2.2 传输介质 17
2.2.1 有线介质 17
2.2.2 无线介质 19
2.3 网络拓扑结构 20
2.4 多路复用 23
2.4.1 频分多路复用 23
2.4.2 时分多路复用 24
2.4.3 波分多路复用 24
2.4.4 码分多址访问 27
2.5 数据交换技术 29
2.5.1 电路交换 29
2.5.2 报文交换 30
2.5.3 分组交换 30
习题 31
第3章 物理层 33
3.1 物理层的基本功能 33
3.2 常用传输介质的接口特性 33
3.2.1 RJ - 45的接口特性 33
3.2.2 BNC的接口特性 34
3.2.3 常用光纤接口的特性 34
3.3 宽带接入技术 35
3.3.1 xDSL技术 35
3.3.2 Cable MODEM 36
3.3.3 FITx 36
习题 37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38
4.1 数据链路层基本功能 38
4.1.1 封装成帧 38
4.1.2 帧同步以及透明传输 38
4.1.3 差错检测 39
4.2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及协议 41
4.2.1 点对点协议概述 41
4.2.2 PPP协议的帧格式及工作状态 41
4.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及协议 44
4.3.1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44
4.3.2 CSMA/CD协议 45
4.4 以太网 47
4.4.1 以太网工作原理 47
4.4.2 交换式以太网 48
4.5 高速以太网 51
4.5.1 100BASE-T 51
4.5.2 吉比特以太网 52
4.5.3 10吉比特以太网 52
4.6 VLAN 53
4.6.1 VLAN的作用 53
4.6.2 VLAN的划分 54
4.7 无线网络 55
4.7.1 无线局域网 55
4.7.2 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57
4.7.3 无线城域网 58
4.8 IEEE 802协议标准 58
习题 59
第5章 网络层 61
5.1 两种网络服务 61
5.2 网际协议 62
5.2.1 互连网络 62
5.2.2 分类的IP地址 64
5.2.3 IP数据报格式 66
5.2.4 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68
5.2.5 地址解析协议和逆地址解析协议 69
5.2.6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70
5.2.7 IP多播 72
5.3 子网和超网 73
5.3.1 划分子网 73
5.3.2 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 75
5.3.3 构造超网 76
5.4 路由选择协议 77
5.4.1 路由器的构成 77
5.4.2 RIP路由协议 80
5.4.3 OSPF路由协议 81
5.4.4 BGP路由协议 84
5.5 虚拟专用网及网络地址转换 84
5.5.1 虚拟专用网 84
5.5.2 NAT 85
5.6 IPv6 86
5.6.1 IPv6的数据报格式 87
5.6.2 IPv6的地址结构 90
5.6.3 IPv4向IPv6的过渡 91
5.6.4 ICMPv6 92
5.7 IP主干网 92
5.7.1 IP over ATM及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92
5.7.2 IP over SDH 95
5.7.3 IP over WDM 96
习题 97
第6章 传输层 100
6.1 传输层协议概述 100
6.2 用户数据报协议 101
6.2.1 用户数据报协议概述 101
6.2.2 用户数据报协议数据格式 102
6.3 传输控制协议(TCP) 103
6.3.1 TCP协议概述 103
6.3.2 TCP报文格式 103
6.3.3 TCP的连接和释放 105
6.3.4 TCP的可靠传输 107
6.4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110
6.4.1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110
6.4.2 拥塞控制的原理及方法 112
6.5 服务质量 114
6.5.1 服务质量概述 114
6.5.2 综合服务体系 115
6.5.3 区分服务体系 116
6.6 流媒体传输 116
6.6.1 流媒体工作原理 117
6.6.2 流媒体传输协议 118
习题 118
第7章 网络应用 120
7.1 域名系统 120
7.1.1 域名系统结构 120
7.1.2 域名服务器 121
7.2 文件传输 122
7.3 电子邮件 124
7.3.1 电子邮件系统 124
7.3.2 电子邮件协议 125
7.4 万维网 127
7.5 远程终端协议 128
7.6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29
7.6.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129
7.6.2 SNMP内容 129
7.7 互联网协议电视 131
7.8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134
习题 135
第8章 网络安全技术 136
8.1 网络安全概述 136
8.1.1 网络安全的概念 136
8.1.2 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 137
8.1.3 网络安全策略 139
8.2 数据加密技术 140
8.2.1 密码技术基础 140
8.2.2 加密算法 141
8.2.3 数字签名 143
8.3 报文鉴别 144
8.4 防火墙技术 145
8.5 入侵检测 146
8.5.1 入侵检测的概念 146
8.5.2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147
8.5.3 入侵检测原理 148
8.6 网络安全协议 149
8.6.1 网络层安全协议族 149
8.6.2 安全套接字层 151
8.6.3 电子邮件安全 152
8.6.4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154
8.7 无线网络的安全 154
8.7.1 无线网络的安全隐患 154
8.7.2 无线网络的安全措施 155
习题 156
第9章 物联网 157
9.1 物联网概述 157
9.1.1 物联网的概念 157
9.1.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157
9.1.3 物联网的发展 158
9.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60
9.2.1 节点感知技术 160
9.2.2 节点组网及通信网络技术 161
9.2.3 数据融合与智能技术 163
9.2.4 云计算 164
9.3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166
9.3.1 RFID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66
9.3.2 RFID识别系统的安全技术 168
9.4 物联网的应用 170
习题 172
第10章 网络实验 173
10.1 双绞线的制作 173
10.2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176
10.3 VLAN配置 184
10.4 路由器的路由配置 192
10.5 NAT和NAPT配置 203
附录 207
参考文献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