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互调干扰导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世全著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0634425
  • 页数:215 页
图书介绍:无源互调是大功率多通道通信系统中的寄生干扰之一。互调产物一旦被耦合到接收机中,落入接收频段,就会远远超过接收机的热噪声最低容限,并大大降低接收机的灵敏度,从而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本书简述无源互调干扰的产生机理及其减小措施,采用傅立叶级数法分析了互调产物的一般行为特性,采用合成干扰模型假设和特征函数方法对无源互调对通信系统的抗噪性能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幂级数法和双指数法研究了无源互调的幅度和功率电平预测方法,采用时域物理光学法对无源互调散射场进行分析计算,分析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无源互调干扰,分析讨论无源互调的电路模型和测量方法。

第一章 绪论 1

1.1 无源互调问题的研究背景及动机 1

1.2 无源互调问题的几个一般定义 5

1.3 无源互调研究的历史回顾及研究意义 7

1.4 本书的内容安排 13

第二章 无源互调的产生机理 16

2.1 无源互调的产生机理概述 16

2.1.1 接触非线性引起PIM产物 16

2.1.2 材料非线性引起PIM产物 17

2.2 半导体机理 18

2.3 电子隧道效应机理 18

2.4 热离子发射效应机理 23

2.4.1 热离子发射 23

2.4.2 温度的影响 24

2.5 电热耦合机理 25

2.6 微放电机理 26

2.7 接触机理 28

2.8 其他非线性效应 29

2.8.1 表面效应 29

2.8.2 时间相关性 30

第三章 金属接触产生无源互调的机理分析 32

3.1 金属表面的几何结构和机械特性 32

3.1.1 表面模型 32

3.1.2 机械模型 34

3.2 被介质薄膜隔离的金属的电接触 38

3.2.1 无直接金属-金属接触的情形 39

3.2.2 金属-金属接触的情形 42

3.3 非线性响应 44

第四章 无源互调的减小措施 45

4.1 无源互调减小的一般措施 45

4.2 低无源互调器件设计的一般准则 46

4.3 使用非线性插入网络抵消无源互调 48

4.3.1 无线电系统中的无源互调 49

4.3.2 多个非线性失真的无源互调干扰信号源模型 49

4.3.3 抵消无源互调失真的实验验证方法 50

4.4 使用宽带可调互调源减小无源互调 54

4.4.1 宽带可调PIM源的设计 55

4.4.2 改进的PIM抵消方法的应用 57

第五章 无源互调产物的一般特性 59

5.1 传递函数的一般分解 59

5.2 二载波情况下Ⅰ区互调产物的一般表达式 62

5.2.1 Ⅰ区互调产物的求和表示 62

5.2.2 Ⅰ区互调产物的积分表示 65

5.2.3 减小互调产物速率的另一种推导方法 67

5.3 多载波情况下互调产物的一般表达式 68

5.4 实例分析 70

5.4.1 模型 70

5.4.2 分段线性软限幅器和光滑软限幅器的输出互调频谱 73

5.4.3 结果讨论 74

5.5 互调频谱复杂性举例 75

第六章 无源互调干扰对通信系统抗噪性能的影响 77

6.1 干扰统计量的数学方程 77

6.2 干扰统计量尾分布的解析表示 80

6.3 实例分析 83

第七章 无源互调的幅度和功率电平的预测 86

7.1 基于幂级数法的奇次PIM幅度的多项式表示 86

7.2 互调幅度预测的矩阵表示 89

7.3 双指数模型结合遗传算法的无源互调功率电平预测 92

7.3.1 双指数模型预测的解析表示 92

7.3.2 实例分析 95

7.4 发送到负载上的互调功率 97

7.5 3阶互调功率随载波功率比的变化关系 98

第八章 基于传输线理论的无源互调分析 102

8.1 传输线基本理论 102

8.2 无源互调源的小信号电路模型分析 105

8.2.1 无源互调源模型 105

8.2.2 基于传输线理论的无源互调分析 106

8.2.3 多个PIM源的叠加 107

8.3 电缆连接器的无源互调分析 109

8.3.1 电缆连接器PIM点源模型的建立 109

8.3.2 电缆连接器PIM的分析 111

第九章 基于互作用模型的无源互调分析 113

9.1 互作用模型的理论分析 113

9.2 两种类型非线性的机理分析 115

9.2.1 电阻减小非线性 115

9.2.2 电阻增加非线性 116

9.2.3 两种类型非线性的比较 118

9.3 实例分析 118

9.4 多物理仿真软件包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120

9.5 互作用模型对多阶非线性行为的说明 122

第十章 无源互调的测量方法 126

10.1 无源互调测量方法概要 126

10.2 无源互调测量系统的设计考虑 131

10.3 反射面天线无源互调产物的微波成像测量法 133

10.4 无源互调测量的不确定度 134

第十一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无源互调分析 136

11.1 用于电缆装置的3阶PIM点源模型 137

11.1.1 基于传输函数的点源模型 137

11.1.2 基于信号流图的点源模型 140

11.2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无源互调特性 143

11.3 移动通信基站无源互调的测量 146

第十二章 通信卫星系统的无源互调分析 150

12.1 线性输出功率和失真功率的确定 152

12.1.1 线性输出功率和失真功率的通用表达式 152

12.1.2 宽带高斯信号 153

12.1.3 窄带高斯信号 154

12.2 n阶PIM产物的功率谱密度 155

12.3 宽带PIM信号功率谱密度与二载波PIM信号功率谱密度的比值 159

12.4 窄带PIM信号功率谱密度与二载波P1M信号功率谱密度的比值 159

第十三章 无源互调散射场的分析和预测 162

13.1 TDPO散射场的计算公式 162

13.2 表面非线性阻抗边界条件 163

13.3 TDPO方法的非线性扩展 167

13.4 实例分析 169

第十四章 印刷传输线的无源互调分析 176

14.1 印刷传输线的PIM模型分析 176

14.1.1 理论分析 176

14.1.2 边界条件 178

14.2 印刷传输线的PIM模型验证 180

14.3 匹配传输线的PIM分析 181

14.3.1 PIM产物的电流分布 181

14.3.2 无耗传输线PIM的产生 182

14.3.3 损耗对PIM的影响 183

14.3.4 PIM产物对频率的依赖关系 185

14.4 非匹配传输线的PIM分析 185

14.4.1 负载反射对PIM的影响 185

14.4.2 线路长度对PIM的影响 187

14.5 印刷传输线PIM的测量 188

14.5.1 测量样品 188

14.5.2 电热色散PIM的测量 189

14.5.3 蓝玉涂银传输线PIM的测量 190

14.6 低PIM印刷电路板的设计指南 191

第十五章 波导法兰连接的无源互调分析 193

15.1 波导法兰连接的模型分析 193

15.2 波导法兰连接的PIM计算 196

15.2.1 数学方法 196

15.2.2 物理方法 200

15.3 波导法兰连接PIM的测量 201

附录A 限幅器的傅里叶系数 205

附录B Z的尾分布Q(z)(文中式(6-27))的推导 206

附录C 高斯过程的尾分布 208

附录D 二载波n阶PIM的输出功率(文中式(12-35))的推导 209

附录E 正弦波输入通过窄带滤波后幂级数中的输出振幅 210

附录F 关于?q,p,R(x)的非齐次微分方程(文中式(14-6))在ω2,-1处的互调解 211

参考文献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