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1
一、研究动机 1
二、研究目的 3
第二节 研究范围 4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7
第二章 书院的起源与历史变迁 11
第一节 书院的历史沿革 11
一、唐朝的书院 11
二、五代的书院 12
三、宋代的书院 13
四、元朝的书院 15
五、明朝的书院 16
六、清朝的书院 17
七、清末的书院改制 18
第二节 台湾的书院发展历程 20
一、荷兰人时期的书院 20
二、明朝郑成功时期的书院 21
三、清朝时期的书院 22
四、日据时代的书院 23
五、光复后的台湾书院 24
第三节 台湾的书院类型 25
一、高等教育 26
二、义学 26
三、特殊教育 27
四、试馆 28
五、文昌祠 28
第四节 台湾各书院简介 28
第五节 台湾各书院创建之顺序 58
第六节 台湾的书院制度 65
一、书院的组织 65
二、书院的经费 68
三、书院的教育宗旨 70
四、书院的入学与修业 73
五、书院的空间布置 74
六、书院的学程 75
七、书院的教材 76
八、书院的考课 79
第七节 台湾的书院建筑 80
一、书院建筑的基本特点 81
二、书院多功能的建筑形式 81
三、书院建筑格局与空间布置 84
四、书院建筑与民间艺术 86
第三章 书院祭祀活动与社会功能 89
第一节 书院的祭器与祭品 89
第二节 书院的祭祀仪式 90
第三节 台湾的书院祭典 92
一、美浓送字纸、行圣迹仪式 93
二、春祭大典 93
三、秋祭大典 94
四、祭孔大典 94
五、内埔昌黎祠韩愈祭 95
第四节 台湾的书院供祀之神明 95
一、至圣先师孔子 96
二、文昌帝君 96
三、文衡帝君 97
四、魁斗星君 98
五、孚佑帝君 98
六、朱衣帝君 99
七、制字先师仓颉 99
第四章 台湾的书院与科举承继之关联性 101
第一节 科举制度之特质 101
一、周偏全国各地之考试 101
二、定期之考试 101
三、公开竞争之考试 102
四、全凭考试成绩定去取 102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 104
一、隋唐之科举制度 104
二、宋代之科举制度 110
三、元代之科举制度 115
四、明代之科举制度 122
五、清代科举之程序 129
六、科举制度之废止 165
第三节 台湾科举人才之出路 171
一、生员出路 171
二、举人出路 176
三、进士出路 178
第四节 台湾科举制度之实施 180
第五节 台湾历科进士名录 188
第五章 台湾的书院文化特色 191
第一节 台湾早期书房教育的时代意义 191
第二节 台湾敬字亭文化内涵 195
第三节 台湾的书院与中华文化的传播 203
第四节 台湾的书院与地方才俊的培育 207
第五节 现代书院与传统书院的比较 212
第六章 结论 233
附表 237
附表一 237
附表二 238
附表三 239
附表四 240
附表五 243
参考书目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