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影响的汉语义 1
第二章 影响力及其所产生的作用 4
一、影响力的表现形式 5
二、影响或影响力所产生的作用 11
第三章 影响的传播渠道及工具 17
一、口耳相传 17
二、文字记载 18
三、道路交通 19
四、广播电视 21
五、网上作业 22
第四章 影响的四个来源 24
一、自然对自然的影响 24
二、自然对人的影响 27
三、人对自然的影响 31
四、人对人的影响 33
第五章 影响与劳动或劳动与影响的辩证关系 38
一、第一个公式:影响——劳动——影响 38
二、第二个公式:劳动——影响——劳动 43
第六章 人脑是一个具有影响功能的神经系统 47
一、接受影响的功能 51
二、储存影响的功能 54
三、加工影响的功能 58
四、传播影响的功能 63
第七章 实践是影响的基础和中介 69
一、实践是劳动的起源,劳动是实践的结果,劳动影响就是实践影响的转化 69
二、实践是创新实践和常规实践、创新影响和常规影响的辩证运动和永恒发展 73
三、实践是架构和沟通影响与影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77
第八章 影响的六要素 82
一、影响主体 82
二、影响客体 86
三、影响内容 86
四、影响原因 87
五、影响过程 88
六、影响结果 89
第九章 影响的效应理论 93
一、影响的粒子效应理论 93
二、影响的质量效应理论 104
三、影响的反向效应理论 112
四、影响的心理效应理论 119
第十章 影响的种类划分 125
一、按影响的性质划分 125
二、按影响的作用和地位划分 127
三、按影响的价值划分 129
四、按影响的单位划分 132
五、按影响的范畴划分 134
六、按影响的领域划分 137
七、按影响的学科划分 147
八、按影响的接受方式划分 153
九、按影响的程度划分 156
十、按影响的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划分 158
十一、按影响的逻辑关系划分 165
十二、按影响身体健康的素质划分 175
第十一章 影响的特点 183
一、影响的客观性 183
二、影响的多样性 186
三、影响的条件性 188
四、影响的独立性 195
五、影响的重复性 197
六、影响的变异性 199
第十二章 影响与联系、关系和发展的运转规律 203
第十三章 影响的本质属性 217
一、影响的普遍性 217
二、影响的特殊性 222
第十四章 影响的两大运动趋势 225
一、吸引和排斥的简单定性 225
二、吸引和排斥的相互影响 226
三、吸引和排斥的两极对抗 231
第十五章 影响的核心力量 235
一、相对平衡的利益驱动是吸引和排斥的根本要求 235
二、利益驱动是各种社会利益相互影响的轴心 238
三、利益观是世界观中最根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趋向 243
第十六章 影响的两条主线及其作用原理 247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 247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共同作用原理 257
第十七章 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人为因素 264
一、经济影响 264
二、人口影响 268
三、战争影响 273
第十八章 影响在实践中的意义 278
一、有助于消除对影响的模糊认识,努力用创新理论研究、探索、建立影响学理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影响实践,从而使我们的理论更完善,实践更完美 278
二、有利于提高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对影响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把研究影响、注重影响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变为运用科学的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285
三、要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毫不妥协地同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斗争,而绝不能任由形式主义泛滥、官僚主义横行,耽误和贻害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 288
四、要抵制和防止社会上的种种干扰和破坏,保证社会主义的伟大航船永不掉队、永不迷失方向,关键在党,关键在领袖,关键在领导 291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巩固和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领先地位,不断扩大和加深科学技术的影响,就必须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95
六、要从根本上彻底消除旧社会、旧制度、旧习惯遗留下来的各种坏思想、坏影响,抵制外来的干扰和侵蚀,就必须把彻底批判和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298
七、要迅速扩大和不断加深先进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影响、思想影响、文化影响,抵制和消除各种落后的、迷信的、错误的影响,就必须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02
后记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