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文学审美风格》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敏著
  • 出 版 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863260738
  • 页数:44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引言 3

1.1.文学审美风格的研究对象 3

1.1.1.问题的提出 3

1.1.2.文学审美风格的研究对象 7

1.1.2.A.文学作品可以感知的整体 7

1.1.2.B.文学经典作品与文学整体 8

1.1.3.文学审美风格论的基本概念 12

1.1.3.A.文学审美风格个体 12

1.1.3.A.a.最小文学手法 12

1.1.3.A.b.文本文学手法及文本手法统一体 13

1.1.3.A.c.文本纯文学风格 14

1.1.3.A.d.文本文学审美风格 15

1.1.3.B.文学审美风格复合体 17

1.1.3.B.A.文学审美风格系统 18

1.1.3.B.b.文化审美期待 19

1.2.文学审美风格研究的方法 20

1.2.1.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 21

1.2.1.A.精神科学认识论基础 22

1.2.1.B.从经验事实出发 24

1.2.1.C.整体重构逻辑推演 24

1.2.2.中西学术研究的严谨客观原则 26

1.2.2.A.西方传统学术的客观主义原则 26

1.2.2.A.A.培根的近代科学试验归纳法 26

1.2.2.A.b.十九世纪人文科学的实证主义 28

1.2.2.A.c.十九世纪以来人文科学的「价值判断」 30

1.2.2.A.d.文学审美风格研究的实证主义选择 32

1.2.2.B.中国传统朴学的严谨求实贵创态度 33

1.2.3.诗学模子双线并进寻根探固方法 35

1.2.3.A.文化模子双线并进寻根探固 35

1.2.3.A.a.叶维廉文化模子寻根法 36

1.2.3.A.b.关于阐发法的思考 37

1.2.3.A.c.关于双线并进寻根探固方法的运用 38

1.2.3.B.诗学模子双线并进寻根 39

1.3.符号-结构方法:文学审美风格命题逻辑推演的方法 41

1.3.1.符号学的历史回顾 41

1.3.1.A.古代关于符号的概念 42

1.3.1.B.符号学在近代的萌芽 43

1.3.1.C.符号学在现代的诞生 43

1.3.1.C.a.皮尔斯的逻辑符号学 44

1.3.1.C.b.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 44

1.3.1.D.符号学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 45

1.3.2.符号学的基本概念 46

1.3.2.A.实体与形式以及物质 46

1.3.2.A.a.现代语言学的实体与形式 47

1.3.2.A.b.物质(或可感载体) 49

1.3.2.B.符号能指与所指及其性质 50

1.3.2.B.a.符号所指的心理性质 51

1.3.2.B.b.符号能指的仲介物性质 51

1.3.2.B.c.符号能指的分类 52

1.3.2.C.符号的意义与价值 52

1.3.2.C.a.符号的意义 52

1.3.2.C.b.符号的价值 54

1.3.2.D.语言和言语 55

1.3.2.D.a.索绪尔谈「语言」和「言语」 56

1.3.2.D.b.罗兰·巴特谈「语言」和「言语」 57

1.3.2.E.横组合和纵聚合 58

1.3.2.E.a.横组合关系 59

1.3.2.E.b.纵聚合关系 61

1.3.2.E.c.语言研究的双重观点 63

1.3.2.F.符号的分类 64

1.3.2.F.a.皮尔斯的三分法 64

1.3.2.F.b.皮埃尔.吉罗的诗学编码研究 65

1.4.文学审美风格论研究的起点、单位 67

1.4.1.文学审美风格研究的起点 67

1.4.1.A.皮亚杰谈结构研究的起点 67

1.4.1.B.文学审美风格研究的起点 68

1.4.1.C.俄国诗学文献关于文学手法的研究 68

1.4.1.C.a.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的相关研究 69

1.4.1.C.b.什克洛夫斯基关于艺术即手法的断言 70

1.4.1.C.c.托马舍夫斯基关于文学手法相关概念的界定 71

1.4.1.C.d.日尔蒙斯基关于文学手法-风格理论的设想 72

1.4.1.D.作为研究起点的最小文学手法 74

1.4.1.D.a.最小文学手法是风格研究的起点 74

1.4.1.D.b.自然语言不是风格研究的起点 76

1.4.2.文学审美风格的切分单位 78

1.4.2.A.索绪尔论切分单位 79

1.4.2.B.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关于文学切分单位的相关研究 80

1.4.2.B.a.维谢洛夫斯基关于母题的研究 80

1.4.2.B.b.托马舍夫斯基论主题和母题 82

1.4.2.B.c.托多罗夫论命题和序列 82

1.4.2.B.d.英伽登论事态、事态群等 83

1.4.2.B.e.凯塞尔论三大文体的外在结构 84

1.4.2.C.文学是建立在具体单位对立为基础的系统 85

1.4.2.D.什么是文学审美风格研究的单位 88

1.4.2.D.a.索绪尔论划分语言单位的原则 88

1.4.2.D.b.文学审美风格切分单位的定义 88

1.4.2.D.c.文学审美风格研究的三种主要单位 89

1.4.2.D.d.文学审美风格切分的最小单位 90

第二章 中西文艺学风格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97

2.1.西方风格理论研究的历史 98

2.1.1.「风格」在英语中的词源及含义 98

2.1.1.A.美国韦氏国际词典的解释 98

2.1.1.B.缩印本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 99

2.1.1.C.约翰词源词典的解释 99

2.1.1.D.牛津文学术语词典的解释 100

2.1.2.在西方文艺学中风格理论研究的历史 102

2.1.2.A.亚里斯多德的风格理论 103

2.1.2.A.a.修辞学的「明晰」风格 103

2.1.2.A.b.文学类型 104

2.1.2.A.c.文学表达方式 106

2.1.2.B.朗迦纳斯的风格理论 109

2.1.2.B.a.「崇高」风格与「伟大心灵」 110

2.1.2.B.b.风格与文学主体 111

2.1.2.B.c.表达技术 113

2.1.2.C.布封的风格理论 115

2.1.2.C.a.「风格」与「构思之苦」 116

2.1.2.C.b.壮丽的风格 118

2.1.2.D.歌德的风格理论 122

2.1.2.D.a.风格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123

2.1.2.D.b.「作风」与「风格」 125

2.1.2.E.黑格尔的风格理论 126

2.1.2.E.a.风格的学科定位 126

2.1.2.E.b.「艺术家」以及「作风」与「风格」 128

2.1.2.F里格尔的艺术风格研究 131

2.1.2.F.a.艺术历史连续性 131

2.1.2.F.b.「艺术意志」 131

2.1.2.F.c.艺术风格类型研究 132

2.2中国「体」论研究的历史 133

2.2.1.中国古代的相关话语 134

2.2.1.A.「气」 135

2.2.1.A.a.非诗学文献中的「气」之含义 135

2.2.1.A.b.文论中「气」之滥觞 150

2.2.1.B.「体」 154

2.2.1.B.a.「体」的含义 154

2.2.1.B.b.文论中「体」的滥觞 155

2.2.1.C.「风格」 157

2.2.1.C.a.「风格」的含义 158

2.2.1.C.b.《文心雕龙》的「风格」 159

2.2.2.《文心雕龙》的「体」论 163

2.2.2.A.《文心雕龙》「体」论概说 164

2.2.2.A.a.《文心雕龙》「体」论即风格论 164

2.2.2.A.b.《文心雕龙》相关研究 165

2.2.2.B.《文心雕龙》篇章结构的内在逻辑 168

2.2.2.B.a.《文心雕龙》篇章结构研究述评 168

2.2.2.B.b.《文心雕龙》卷一:「体」论的基本原则 174

2.2.2.B.c.《文心雕龙》两大基本部分:「体制」与「体性」 177

2.2.2.C.「体性」论的内在逻辑 179

2.2.2.C.a.《文心雕龙》卷六的内在逻辑 180

2.2.2.C.b.《文心雕龙》下篇的内在逻辑 184

2.2.2.D.「体势」论的内在逻辑 188

2.2.2.D.a.《定势》的相关研究 188

2.2.2.D.b.文无常势之基本谋略思想 191

2.2.2.D.c.「体」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196

2.3. 20世纪中西风格理论研究 198

2.3.1. 20世纪西方风格理论研究 198

2.3.1.A.瑞士关于文艺风格之研究 199

2.3.1.A.a.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 200

2.3.1.A.b.凯塞尔论文学风格 201

2.3.1.B.狄尔泰论文艺风格 205

2.3.1.B.a.风格是作品的内在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结构关联 205

2.3.1.B.b.风格是审美印象点与作者体验表达的统一 206

2.3.1.B.c.风格与时代精神相关,风格属于既确定又不确定的概念 207

2.3.1.C.俄苏关于风格理论之研究 207

2.3.1.C.a.世纪初风格学的萌芽 208

2.3.1.C.b. 70年代索科洛夫风格理论 212

2.3.1.D.英美新批评关于风格之论述 217

2.3.1.D.a.有机论的整体观 218

2.3.1.D.b.兰色姆论风格之技巧 218

2.3.1.D.c.休姆论风格之形象 220

2.3.1.E.法国关于风格之研究 220

2.3.1.E.a.语言学风格学派 221

2.3.1.E.b.热奈特论语言风格 221

2.3.2. 20世纪中国风格理论研究 222

2.3.2.A.世纪初的风格研究 222

2.3.2.B.中国文学风格研究之复兴 223

2.3.2.C. 20世纪末中国文艺学风格理论研究 224

2.3.2.C.a.语言学风格研究 224

2.3.2.C.b.文艺学风格研究 225

第三章 最小文学手法 231

3.1.文学作品中的最小文学手法 231

3.1.1.最小文学手法的定义 232

3.1.2.研究最小文学手法的双重单位 233

3.1.2.A.罗兰·巴特论能指的表义单位与区别性单位 234

3.1.2.B.最小文学手法「表义单位」的两种身份 234

3.1.2.C.最小文学手法的「区别性单位」 236

3.1.3.文学作品中的最小文学手法考察 236

3.1.3.A.小说中的最小文学手法 237

3.1.3.B.言志诗中的最小文学手法 238

3.2.最小文学手法的构成 239

3.2.1.最小文学手法的能指:自然语言横组合片段 240

3.2.1.A.自然语言的构成 240

3.2.1.B.自然语言的单位 241

3.2.2.最小文学手法的所指:不可再分文学想像具象 241

3.2.2.A.什么是最小文学手法的所指 242

3.2.2.B.Image在西方诗学文献中的溯源 242

3.2.2.C.「文学想像」在西方诗学文献中溯源 244

3.2.2.D.「文学想像」对「具象」的限定 245

3.2.2.E.关于「不可再分文学想像具象」的文学作品考察 247

3.3.最小文学手法的两次结构转换 250

3.3.1.什么是最小文学手法的两次结构转换 251

3.3.1.A.罗兰·巴特论符号的第二性系统 251

3.3.1.B.文学作品中的最小文学手法的两次结构转换 252

3.3.1.C.卡勒对雅各森语言学诗学之批评 254

3.3.2.最小文学手法第一次结构转换的三种意义 255

3.3.2.A.不可再分文学想像具象 255

3.3.2.B.文化代码 255

3.3.2.C.自然语言的艺术性 257

3.3.3.最小文学手法第二次结构转换的意义之一:造型性 260

3.3.3.A.皮埃尔·吉罗论符号的类比性关系 261

3.3.3.B.中西诗学文献论文学想像具象 262

3.3.3.C.韦勒克对文学意象的批评以及文学想像具象的类型 263

3.3.3.D.不可再分文学想像具象的文化含义 265

3.3.3.E.不可再分文学想像具象的多义性 266

3.3.4.最小文学手法第二次结构转换的意义之二:虚构性 269

3.3.4.A.中西诗学文献谈虚构-神思 269

3.3.4.B.不可再分文学想像具象虚构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考察 270

3.4最小文学手法的纵聚合类型 275

3.4.1.最小文学手法的纵聚合三大类型 276

3.4.2.最小文学手法纵聚合三大类型在文学作品中的考察 279

3.4.3.最小文学手法的纵聚合类型的「价值」 283

3.4.4.最小文学手法横组合的自由与纵聚合的不自由 285

3.5.最小文学手法的结构特征 286

3.5.1.最小文学手法的整体性 287

3.5.2.最小文学手法的转换性 287

3.5.2.A关于结构要素的相关研究 288

3.5.2.A.a.贝塔兰菲关于系统的「主导部分」的研究 288

3.5.2.A.b.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成分」 289

3.5.2.B.什么是最小文学手法的结构要素 290

3.5.2.C.文学作品中的最小文学手法结构要素考察 291

3.5.3.最小文学手法的自我调整性 292

3.5.3.A.保持自己的内部诸结构元素之间的平衡 292

3.5.3.B.参与新的最小文学手法构造 293

3.5.3.C.参与更高结构层级的结构构造 293

3.6.最小文学手法的文学性 294

3.6.1.关于文学性、文学手法相关研究 294

3.6.1.A.俄国形式主义诗学论「文学性-文学手法」 294

3.6.1.B.卡勒关于「文学性」的批评以及探索 296

3.6.2从最小文学手法看文学性 297

3.6.2.A.最小文学手法的「意指作用」 297

3.6.2.B.最小文学手法文学性的三个层次 298

3.6.3.最小文学手法基本意义 299

3.6.3.A.文学与非文学艺术符号类型之不同 299

3.6.3.B.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文字之不同 302

3.6.4.最小文学手法的基本意义与具体意义、潜在意义 303

第四章 文学审美风格个体 307

4.1.文学审美风格研究的相关概念 307

4.1.1.文学审美风格结构等级序列 308

4.1.1.A.结构等级序列的相关研究 308

4.1.1.B.文学审美风格的结构等级序列 309

4.1.2.文学风格的「言语」 311

4.1.2.A.文学风格「言语」的单位 312

4.1.2.B.文学风格「言语」的定义 313

4.1.2.C.文学风格「言语」的仲介物-实体 314

4.1.2.D.文学风格「言语」的特点 314

4.1.3.自然语言与文学的「言语-语言」辨析 315

4.1.3.A.自然语言的「言语-语言」 315

4.1.3.B.文学风格「言语-语言」的两种含义 316

4.1.3.C.文学风格「语言」的特点 317

4.1.3.D.文学审美风格个体 318

4.2.文本手法统一体 320

4.2.1.文本手法统一体概说 320

4.2.1.A.文本手法统一体界定 320

4.2.1.B.文本手法统一体的能指 321

4.2.1.C.文本手法统一体的所指 322

4.2.1.C.a.文本文学手法 322

4.2.1.C.b.相关实证基础 323

4.2.1.D.文本手法统一体的整体性 324

4.2.2.文本手法的文学性 325

4.2.2.A文本手法的纵聚合类型 326

4.2.2.A.a.文本文学手法纵聚合五大类型 326

4.2.2.A.b.最小文学手法与文本文学手法辨析 329

4.2.2.B.文本手法的结构要素 333

4.2.2.B.a.中西诗学文献互照互识 334

4.2.2.B.b.中西文学作品实证 335

4.2.2.B.c.文体-体制的两大类型 337

4.2.3.文本手法统一体的文学性 339

4.2.3.A.文本手法统一体文学性不等于文本手法文学性 340

4.2.3.B.文本手法统一体结构要素 340

4.2.3.C.文本手法统一体的基本意义与具体意义 342

4.2.3.D.关于文学手法与文学性思考的结论 344

4.2.3.D.a.从文学手法看文学性 344

4.2.3.D.b.《一个文官之死》文学手法-文学性分析 344

4.3.文本纯文学风格 348

4.3.1.文本纯文学风格概说 348

4.3.1.A.相关研究 348

4.3.1.B.文本纯文学风格的构成 350

4.3.1.C.文本纯文学风格在文学审美风格连续构造过程中的位置 351

4.3.1.D.文学手法与文学风格之间的关系 351

4.3.2.文本纯文学风格的所指 353

4.3.2.A.文本艺术图画的三重身份 353

4.3.2.B.文学「言语」的第二次结构转换 355

4.3.2.C.文本艺术图画的相对确定性 355

4.3.2.C.a.不可再分文学想像具象与文本艺术图画辨析 355

4.3.2.C.b.中西文学实证 356

4.3.2.D.对英伽登「事态」-「图示化外观」的反思 358

4.3.3.文本纯文学风格横组合构成意义 360

4.3.3.A.文本纯文学风格的能指 360

4.3.3.B.关于文本纯文学风格能指与所指内在关联的分歧 361

4.3.3.C.从文本纯文学风格构成看文本艺术图画的「确定点」 362

4.3.3.C.a.文本纯文学风格横组合构成逻辑推演 362

4.3.3.C.b.中西文学实证 363

4.3.3.C.c.文本想像空间的「确定点」 364

4.3.3.D.文本想像空间 365

4.3.3.D.a.索亚的「第三空间」 365

4.3.3.D.b.文本文学想像空间-风格 367

4.3.4.文本纯文学风格纵聚合类型 368

4.3.4.A.文本纯文学风格纵聚合类型 369

4.3.4.A.a.西方文学两类四种风格类型 369

4.3.4.A.b.中国言志诗的两类四种风格类型 371

4.3.4.A.c.异质文明文学想像空间类型的基本二元对立 373

4.3.4.B.文本纯文学风格类型的结构要素 374

4.3.4.B.a.文本纯文学风格类型的结构要素 374

4.3.4.B.b.中西文学实证 375

4.3.4.B.c.相关研究 377

4.3.5.文本纯文学风格的意指作用 378

4.3.5.A文本纯文学风格的意指作用 378

4.3.5.A.a.文本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 379

4.3.5.A.b.文本纯文学风格的具体意义 379

4.3.5.A.c.《一个文官之死》文本纯文学风格意义考察 380

4.3.5.B.风格与文学手法的文学性辨析 381

4.4.文本文学审美风格 383

4.4.1.相关研究 384

4.4.1.A.胡塞尔论意向客体及其意义 384

4.4.1.A.a.意向客体 384

4.4.1.A.b.意向客体的两种意义 384

4.4.1.A.c.从意向客体角度看作品文学风格 385

4.4.1.B.英加登论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386

4.4.1.B.a.英加登论文学作品的两种价值 386

4.4.1.B.b.英加登论文学作品两种价值的关系 387

4.4.1.B.c.文学作品两种价值与作品文学风格两个层次 387

4.4.2.文本文学审美风格构成 388

4.4.2.A.作为意向客体的文本文学审美风格 389

4.4.2.A.a.文本文学审美风格横组合构成 389

4.4.2.A.b.文学「言语」的第三次结构转换 390

4.4.2.B.文学审美风格个体 391

4.4.2.B.a.文本文学审美风格能指与所指的内在关联 391

4.4.2.B.b.文学审美风格个体的四个结构层级 393

4.4.2.B.c.文本文学审美风格的自律与他律 394

4.4.3.文本文学审美风格所指 395

4.4.3.A.相关研究 396

4.4.3.A.a.吉罗论符号的「传播意愿」 396

4.4.3.A.b.康德论「审美观念」-「审美理想」 397

4.4.3.A.c.里格尔论「艺术意志」 398

4.4.3.A.d.狄尔泰论人文科学对个体的具体历史理解 398

4.4.3.B.文本审美理想概说 399

4.4.3.B.a.「文本审美理想」释义 399

4.4.3.B.b.文本审美理想定义 400

4.4.3.B.c.文本审美理想的双栖身份 401

4.4.4.文本审美理想纵聚合两大类型 402

4.4.4.A.文本主题 402

4.4.4.A.a.文本主题及形而上性质 403

4.4.4.A.b.从文本主题-文本伦理价值尺度看文学性 406

4.4.4.B.文本艺术意志 410

4.4.4.B.a.文本艺术意志与文本审美价值判断 410

4.4.4.B.b.从文本审美价值判断看文学性 411

4.4.4.C.文本审美理想的特点 413

4.4.4.C.a.审美游戏直觉-直观 413

4.4.4.C.b.文本审美理想的置换自由 417

4.4.5.文本文学审美风格必然所属物的意义 421

4.4.5.A.什么是文本文学审美风格必然所属物的意义 422

4.4.5.B.文本文学审美风格的结构要素:文本审美价值判断 422

4.4.5.B.a.西方文学实证 423

4.4.5.B.b.中国言志诗实证 424

4.4.5.B.c.从文学源头的经典诗学文献阐释文本文学审美风格 424

4.4.5.C.文本文学审美风格的界定以及意义 426

4.4.5.C.a.文本文学审美风格的界定 426

4.4.5.C.b.文本文学审美风格的基本意义与具体意义 426

4.4.5.C.c.从文本文学审美风格基本意义看诗学模子寻根法 428

后记 429

主要参考文献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