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漕河水系与历代经营 13
第一节 地理形势 15
第二节 沿岸水系与历代经营 20
一、通惠河 20
二、白漕 22
三、卫漕 22
四、闸漕 23
五、河漕 32
六、湖漕 33
七、浙漕 36
第三节 结语 37
第三章 二洪运道之整治及其影响 45
第一节 徐、吕二洪狞石之疏凿 47
第二节 二洪水量之维护与黄河之变迁 59
一、资黄论与斥黄论——探讨影响黄河正流流向之因素 59
二、二洪水量之维护与黄河之变迁 64
(一)明代前期(一三六八——一五○五)——黄河分流济运期 65
(二) 正德、嘉靖时代——黄河正流、分流交替济运期 74
(三) 明代晚运(一五六七—一六四四)——黄河全流济运期 84
第三节 黄河正流行经二洪产生之影响 94
一、粮船过二洪入闸漕之程限 94
二、南阳河、泇河之开凿 99
(一)开凿之原因 99
(二) 开南阳河 102
(三) 开泇河 107
第四节 结语 114
第四章 山东四大水柜之功能与整治 139
第一节 闸、坝之建置与汶、泗、洸三水源之调整 141
一、戴村坝与坎河口 142
二、堽城坝与堽城闸 148
三、金口坝与金口闸 154
第二节 会通河之水量与黄河 156
第三节 泉源之疏浚与泉政之败坏 158
一、泉源之数量 158
二、泉源之开浚 163
三、泉政之败坏 167
第四节 南旺大挑 169
第五节 四大水柜之功能与整治 173
一、水柜之功能与运作 173
二、湖田之侵盗与整治 181
(一) 明代前期(一三六八~一五○五) 181
(二) 正德、嘉靖时代 183
(三) 明代晚期(一五六七~一六四四) 186
第六节 结语 193
第五章 百座船闸之建置与运道之变迁 205
第一节 船闸之出现与结构 207
一、船闸之出现与普及 207
(一)堰埭 207
(二) 船闸 209
二、船闸之结构与闸门 211
(一)船闸之结构 211
(二) 船闸之闸门 214
第二节 通惠河与庆丰等五座船闸 215
一、船闸之建置 215
二、船闸之运作 223
第三节 闸漕与南板等六十七座船闸 226
一、船闸之建置 226
(一) 境山以北运道与泇河 226
(二) 羊山新河 230
二、船闸之运作 237
第四节 湖漕与新庄等二十座船闸 240
一、船闸之建置 240
(一)清江浦河 240
(二) 湖漕南端运道 246
1.黄泥滩河与仪真新河 246
2.瓜洲新河 250
3. 白塔河 253
二、船闸之运作 254
(一)清江浦河 254
(二) 湖漕南端运道 258
第五节 浙漕与京口等八座船闸 261
一、船闸之建置 261
二、船闸之运作 272
第六节 结语 274
第六章 漕河之管理组织及其演进 305
第一节 督责组织 307
一、总理河道官 307
(一)设置 307
(二) 职权 314
二、巡河监察御史 339
三、管河工部郎中 343
四、管洪、闸、泉工部主事 355
(一)管洪主事 355
(二) 管闸主事 358
(三)管泉主事 362
五、管河按察副使、佥事与管河布政参议 365
六、管河同知、通判与管泉同知 371
(一) 管河同知、通判 371
(二) 管泉同知 375
七、州、县、卫、所管河官与泉官、闸官 376
(一) 管河判官、主簿、指挥、千户 376
(二) 管泉判官、县丞等 381
(三) 闸官 381
第二节 徭役河夫及其征调 384
一、徭役河夫之种类 384
(一)漕河夫役 384
1.浅铺夫 384
2.修隄夫 386
3.捞浅夫 394
4.洪夫、稍水、相识 394
5.泉夫 396
6.闸夫、溜夫 400
7.塘夫、湖夫 401
8.修坝夫、坝夫 403
(二) 黄河夫役 404
1.河夫 405
2.堡、铺夫 414
二、徭役河夫之征调 418
三、濒漕河州县受困于河役 421
第三节 结语 463
第七章 结论 491
参考书目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