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张爱玲与《红楼梦》研究述评 1
第一节 惊艳期(1943-1949) 1
第二节 重现期(1950-1979) 6
第三节 繁荣期(1980-1999) 12
第四节 延续期(2000-2008) 21
第二章 一样的悲剧,苍凉的存在——悲剧神韵的承继 30
第一节 存在悲剧溯源 30
第二节 个体生命与生存境遇的必然冲突 34
第三节 欲望与自我获得 37
第三章 浮华与苍凉——永恒主题的共同演绎 40
第一节 浮华与苍凉的共同主题 40
第二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家族的兴衰 45
第三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美好爱情的幻灭 51
第四节 共同主题演绎之美丽人生的毁灭 54
第五节 美学与文化特质相似的造就 57
第四章 云烟渺茫,丘壑无限——虚实相生手法的运用 59
第一节 虚实相生手法的运用与继承 59
第二节 淡化或省略情节设置结构空白 63
第三节 价值判断空缺经营意义空白 68
第四节 意象替代以实寄虚 71
第五节 虚化人物实描以虚写实 76
第五章 人物形象的艺术投影(一)——范柳原与贾宝玉 82
第一节 传统价值期待与社会规约的共同背离 82
第二节 孤独的行走者 87
第三节 坚定的真爱追寻者 90
第四节 悲凉的哲学感悟者 96
第五节 无私超脱与自私平凡 99
第六章 人物形象的艺术投影(二)——白流苏与林黛玉 101
第一节 灵秀婀娜的古典美 102
第二节 漂泊而孤寂 104
第三节 觉醒与自守 107
第四节 坚忍而无畏 111
第五节 诗与俗 114
第七章 闺阁昭传——女性悲情言说 117
第一节 悲情宿命 118
第二节 男权掩杀与沉沦 120
第三节 末世氤氲中的美丽绽放 123
第四节 悲悯的关照 125
第八章 从《传奇》到《小团圆》——《红楼梦》影响轨迹寻踪 130
第一节 前期的“红楼”之风 131
第二节 后期质的承接 140
第三节 一贯的坚守 156
第九章 《红楼梦魇》(一)——张爱玲与《红楼梦》后四十回 164
第一节 《红楼梦》未完 164
第二节 续作者身份推测 170
第三节 后四十回续作的质量 176
第四节 独特的“张看”模式 181
第十章 《红楼梦魇》(二)——张爱玲与《红楼梦》自传说 185
第一节 红楼非自传 185
第二节 宝玉乃脂砚 189
第三节 自传说的“梦魇” 196
结语 200
参考文献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