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瘦燕朱汝功论刺灸》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瘦燕,朱汝功著;陆焱垚,王佐良,席时召整理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47821350
  • 页数:2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陆瘦燕朱汝功针灸集成”丛书中的第二本,由二部分内容组成。上篇是陆瘦燕、朱汝功伉俪对刺灸法的总结,书中从刺灸的起源到发展,从《内经》刺法到现今常用的各种针具和不同种类的针刺方法、针刺的角度、针刺的深浅、针刺的适应证、针刺的禁忌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等,都作了详尽阐述。对单式补泻法、复式补泻法和行气法,更作了重点介绍。在灸法一章中,介绍了灸法的作用,各种不同的灸法,灸法的补泻,灸后的调养,灸疮的引发和处理和有关灸法的禁忌、注意事项等问题。下篇是陆、朱二位大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及朱汝功在“文革”后发表的相关论文,论文反映了他们在当年对各类针刺手法所作的深入整理、探讨和分类,阐述了温针、伏针、伏灸在临床的应用和意义从中可管窥他们在刺法灸法方面的阐发和创见,方便读者简要地掌握和运用。

第一章 刺灸的原始 1

一、针具的发展 1

二、艾灸的发展 4

第二章 刺法 5

一、什么是刺法 5

二、刺的作用 5

三、刺的器具——针 5

四、针具的保藏 7

五、针具的修缮 7

六、针刺的练习 8

七、针刺前的准备 8

八、医生在施术时的态度 13

九、对患者应说明的问题 13

十、《内经》中的刺法 13

十一、各种针具和不同种类的刺法 20

十二、针刺的角度标准 54

十三、针刺的深浅标准 54

十四、刺法的适应证 57

十五、刺的禁忌 57

十六、特殊情况的处理 61

十七、针刺事故的处理 61

第三章 灸法 64

一、什么是灸法 64

二、施灸的原料 64

三、灸的作用 65

四、灸法的适应证 66

五、灸的禁忌 67

六、各种不同的灸法 68

七、艾炷的制法和大小标准 73

八、灸法的操作 74

九、施灸先后的原则 75

十、施灸时艾炷的壮数和大小的标准 75

十一、灸法的补泻 76

十二、灸后的调养 76

十三、灸疮的引发 76

十四、灸疮的处理 77

第四章 拔罐法 79

一、火罐的种类和形状 79

二、火罐的选择 80

三、拔罐的方法 80

四、拔罐时应注意的事项 81

五、火罐的作用 81

六、拔罐的适应证和禁忌 81

第五章 熨法 83

一、熨法的作用 83

二、熨法的适应证 83

三、熨法的种类 83

四、古人文献中熨法的处方摘录 84

第六章 历代刺灸学理论集锦 87

一、《神应经》综合补泻法(表6-1) 87

二、《医学入门》综合补泻法(表6-2) 88

三、高武综合补泻法(表6-3) 88

四、杨继洲综合补泻法(表6-4) 89

五、近代针法(表6-5,表6-6) 89

六、日本针刺十二法(表6-7) 90

七、禁针腧穴文献考证表(表6-8) 91

八、禁灸腧穴文献考证表(表6-9) 92

九、禁针穴歌 95

十、禁灸穴歌 95

十一、金针赋 96

第七章 陆瘦燕、朱汝功相关论文集粹 99

略论毫针基本手法与平补平泻及平针法 99

一、毫针刺法的分类 99

二、各种基本手法的具体应用 99

三、平补平泻与平针法 104

针刺辅助手法的探讨 106

一、古籍中的有关记载 106

二、后代医家的阐发及应用 107

针刺补泻手法的探讨 113

一、针刺补泻手法的发展 113

二、针刺补泻手法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 114

三、针刺补泻手法和经络的关系 115

四、有关针刺补泻手法的归类和分析 115

五、讨论 118

针刺复式手法的组合与应用 121

一、补法或泻法的单纯组合 121

二、补法和泻法的交错组合 122

三、补泻法与行气法的相互组合 124

有关“迎随补泻”手法的文献研究 127

一、对历代文献记载的分析 127

二、有关问题的讨论 131

有关“捻转补泻”手法的文献研究 132

一、历代文献查考与分析 133

二、有关问题的讨论 139

有关“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的文献研究 141

一、古代文献记载的分析及讨论 141

二、操作方法及机制 145

三、几点体会 147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临床效果的初步观察 148

一、实验观察 148

二、体会 153

三、结语 155

“烧山火”“透天凉”两种针刺手法对体温和某些体液成分的影响 155

一、方法 155

二、实验结果 157

三、讨论 158

四、小结 160

经络“导气”针法(行气法)的感觉循行与多方位经穴肌电测绘之临床观察 161

一、观察方法 161

二、观察结果 162

三、讨论 165

针刺“得气”与“行气” 169

一、针刺与经络、经气的关系 169

二、针刺“得气”“行气”与感觉的关系 170

三、“得气”与“行气”的作用 171

谈谈留针、温针、伏针、伏灸 172

一、留针 172

二、温针 175

三、伏针与伏灸 176

《金针赋》增注 177

陆瘦燕朱汝功有关刺法理论的阐发 198

一、对针刺手法提出科学的分类 198

二、对迎随补泻、捻转补泻与“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做了正本穷源的文献研究 204

三、有关刺法手法中的其他若干问题 208

主要参考书目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