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功能定位 1
1 总体研究思路 1
1.1 城市功能定位依据的基本理论 1
1.2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方法与框架 2
2 杭州城市功能的回顾与检讨 4
2.1 杭州城市功能的历史回顾 4
2.2 改革开放后杭州城市功能回顾及目前状况 5
2.3 现状杭州城市职能的总体评价 7
3 杭州新市区职能发展的优势环境与制约条件分析 10
3.1 区域背景 10
3.2 区位条件 11
3.3 依托基础 12
3.4 地域空间 17
3.5 主要制约条件 18
3.6 与相关城市的比较及相互关系分析 20
3.7 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22
4 杭州新市区功能定位 24
4.1 城市功能演化的一般机制与规律 24
4.2 杭州新市区功能定位的基本原则 25
4.3 杭州新市区功能提升模式的分析与选择 26
5 实现杭州新市区功能定位的总体策略 30
5.1 应对城市外部环境的策略 30
5.2 应对城市内部环境的策略 30
5.3 制度创新 31
6 杭州城市社会经济辐射与影响范围分析 32
6.1 杭州长途汽车客运流分析 32
6.2 杭州航空客、货运情况分析 33
6.3 长途电话和报纸发行量分析 33
6.4 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城市流强度综合分析 34
6.5 小结 37
参考文献 37
第二篇 主导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 38
7 宏观经济发展背景分析 38
7.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 38
7.2 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38
7.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形成 38
7.4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39
7.5 浙江省和杭州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 39
8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0
8.1 产业结构特征 40
8.2 工业内部结构特征 40
8.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特征 40
8.4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41
9 主导产业发展研究 43
9.1 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43
9.2 工业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选择 43
9.3 工业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SWOT分析 45
9.4 第三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49
9.5 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49
9.6 房地产业发展研究 51
9.7 杭州市高教产业分析 55
9.8 典型产业簇群的发展规划 61
10 产业布局研究 64
10.1 产业布局的演变历史 64
10.2 产业布局形成的动力机制 64
10.3 产业布局存在的九大问题 66
10.4 产业布局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68
10.5 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对策 69
10.6 高教园区空间布局调整 71
参考文献 73
第三篇 地域空间布局结构 75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框架 75
11.1 行政区划调整 75
11.2 宏观背景 75
11.3 规划思想 75
11.4 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 75
11.5 课题研究框架 76
12 发展目标与原则 77
12.1 发展目标 77
12.2 发展原则 77
13 新市区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 79
13.1 新市区经济增长 79
13.2 新市区土地利用 80
13.3 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的整合 81
14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空间布局 83
14.1 规划理念和基本思路 83
14.2 建设目标及空间格局构想 83
14.3 新市区绿色开敞空间格局 83
14.4 绿色开敞空间构建策略 84
14.5 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84
15 基于TOD模式的新市区空间结构 86
15.1 发展轨道交通:城市的远见与潜在风险 86
15.2 TOD模式:实现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整合 86
15.3 基于TOD模式的新市区空间结构 87
15.4 实施TOD的关键策略 88
16 新市区空间布局结构 90
16.1 新市区空间布局结构基本理念 90
16.2 空间结构模式一:平行结构、轴向发展 90
16.3 空间结构模式二:组团结构、跨跃发展 92
16.4 空间布局建议 93
17 实施导则 94
17.1 总则 94
17.2 分则 94
17.3 关于“城中村”改造的规划实施导则 96
参考文献 98
第四篇 都市区空间结构 99
18 杭州都市区地域组织的界定 99
18.1 都市区的概念与界定方法 99
18.2 杭州都市区范围的界定 100
18.3 杭州都市区范围界定方案分析与评价 109
19 杭州市人口的空间变动与郊区化研究 111
19.1 杭州市人口的空间变动与郊区化状况 111
19.2 杭州市暂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 121
19.3 杭州市人口空间变动与郊区化的机理分析 126
19.4 结论与讨论 132
20 杭州城市工业的空间扩散与郊区化研究 135
20.1 城市工业郊区化及其研究 135
20.2 杭州城市工业的空间扩散与郊区化 135
20.3 杭州城市工业郊区化的发展演化及其动力分析 137
20.4 杭州城市工业郊区化过程中的问题 142
20.5 宏观调控的建议与对策 144
21 杭州市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研究 147
21.1 对外经济联系的要素与方式 147
21.2 从省际层面上看杭州市对外经济联系的特点与空间格局 148
21.3 从省内层面上看杭州市对外经济联系的特点与空间格局 154
21.4 结论与讨论 158
22 杭州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系统分析 163
22.1 系统分析一般框架 163
22.2 杭州都市区的发展目标 163
22.3 现状与约束条件 164
22.4 数学模型及其推论 168
22.5 系统综合 176
22.6 系统分析 178
参考文献 182
第五篇 人口规模与环境容量 184
23 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184
23.1 研究背景 184
23.2 研究意义 185
23.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85
23.4 研究方法 187
24 杭州市区人口发展的时间特征及趋势分析 190
24.1 杭州市区现状总人口及其变动过程 190
24.2 未来杭州市区人口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191
24.3 杭州市区人口预测 192
24.4 杭州市区城市化水平预测 194
24.5 杭州原市区就业人口预测 197
25 杭州市区人口空间演变轨迹及趋势分析 200
25.1 杭州市区人口空间演变过程 200
25.2 影响杭州市区人口空间变动的因素分析 201
25.3 杭州市区人口空间变动的趋势分析 201
26 杭州市区现状人口环境容量比较与分析 202
26.1 杭州城市环境容量的优势分析 202
26.2 杭州市区现状人口密度分析 203
26.3 自然环境要素及其限制分析 206
26.4 人文资源分布分析 214
26.5 市区自然因素、人文资源组合特征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分析 215
27 市区用地适宜性分析和人口容量分区 216
27.1 筛选分析因子 216
27.2 市区用地适宜性分区 216
27.3 市区人口容量分区 219
28 杭州城市人口最大可能规模与人口容量合理性引导措施研究 224
28.1 杭州城市人口最大可能规模预测 224
28.2 人口容量合理性引导措施的借鉴 224
参考文献 227
第六篇 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 232
29 杭州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几个基本观念 232
29.1 “杭州”地名包括政区、地域、历史、文化等多种涵义 232
29.2 钱塘江河口段河道已经成为杭州市区的市内河道 233
29.3 杭州城市暨西湖景迹发展经历了12个历史时期和6个发展轮回 238
29.4 “建成区与非建成区”是比“城区与郊区”更符合城市发展实际的概念 243
29.5 杭州城市形象应体现既富蕴历史文化内涵又唯杭州独有的城市特性 244
29.6 杭州市区具有历史文化地理的统一性 246
30 杭州建置沿革与城区发展规律 248
30.1 杭州建置沿革概况 248
30.2 杭州地方行政区划建置沿革的历史规律 263
30.3 杭州城区发展的历史规律 279
30.4 杭州城区发展规律与杭州市区发展规律的区别 281
31 杭州市区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 282
31.1 杭州城市规划中历史文化及其风貌保护所应遵循的主要法规 282
31.2 杭州市区的历史文化载体综述 283
31.3 杭州市区的历史文化风貌概述 309
31.4 杭州市区历史文化及其风貌的保护利用建议 318
32 杭州市区自然资源的保护 329
32.1 杭州市区自然资源的总体认识 329
32.2 必须设立的自然资源保护区(带、点) 330
32.3 应当设立的人化自然资源保护地带 331
32.4 与自然资源保护相关的一项具体建议:恢复钱塘江中小门 335
参考文献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