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概念界定 1
一 城乡一体化 2
二 新型城乡形态 7
第二节 研究背景 12
一 国际背景: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以不同形式盛行全球 13
二 国内背景: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主体内容 15
三 政策背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框架基本形成 21
第三节 研究意义 26
一 理论意义 26
二 现实意义 29
第四节 研究任务与难点内容 33
一 研究任务 34
二 难点内容 37
第五节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41
一 研究思路 41
二 研究框架 41
三 研究方法 44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进展 47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述评 47
一 国内研究进展与述评 48
二 国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57
第二节 城乡形态问题研究述评 63
一 国内研究进展与述评 64
二 国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75
第三章 城乡结构系统及其形态演变 81
第一节 城乡结构与城乡系统 81
一 城乡结构 82
二 城市系统 86
三 乡村系统 94
四 城乡一体化模型 100
第二节 经济发展史中的城乡形态演变 108
一 传统农业经济时代的城乡形态 108
二 现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城乡形态 114
三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城乡形态 118
四 城乡发展中的文化形态变迁 124
第四章 中国城乡发展实践及其形态演变 132
第一节 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城乡形态演变与发展 133
一 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城乡发展实践 134
二 计划经济制度下城乡发展的反思与检讨 157
第二节 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城乡形态演变与发展 172
一 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城乡发展实践 173
二 市场经济制度下城乡发展的反思与检讨 221
第三节 中国城乡发展实践与理论总结 233
一 中国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实践 233
二 中国30多年城乡发展的理论总结 239
第五章 中国新型城乡形态发展研究 262
第一节 城市(区)主导带动形态 263
一 城市(区)主导带动形态类型与发展机制 264
二 中国推进城市化的普遍实践 270
三 城市(区)主导带动形态的发展趋势 307
第二节 农村内生驱动发展形态 311
一 农村内生驱动形态的演变机制 313
二 中国农村发展的典型实践 317
三 农村内生驱动形态的演变趋势 335
第三节 城乡关联互动发展形态 341
一 城乡关联互动发展形态的理论阐释 341
二 成—渝统筹城乡关联互动发展的实践 344
三 城乡关联互动发展形态的发展趋势 358
第四节 新型城乡形态的一个尝试性总结 362
一 新型城乡形态是中国城乡一体化特殊阶段的具体表现 363
二 中国现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存在多种新型城乡发展形态 365
三 合理化的城乡形态有助于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368
四 新型城乡形态是中国城乡一体化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容 372
第六章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借鉴 377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城乡一体化实践 377
一 不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实践 378
二 发达国家和地区城乡发展的共同经验 386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发展实践 389
一 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实践 390
二 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城乡发展问题 392
三 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的共同经验 395
第三节 国外促进城乡发展的经验借鉴 398
一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是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属性 399
二 重视市场与政府作用的发挥是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400
三 构建城乡良性互动发展机制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保证 403
四 特定时空存在适于不同区域的城乡发展形态或模式 405
第七章 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难点问题 408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中的制度创新 408
一 土地制度 409
二 户籍制度 424
三 财政金融制度 430
四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445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464
一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465
二 城乡教育与医疗卫生服务 473
三 农村水利与科技服务 495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中的社区治理 508
一 城市社区发展及其治理 509
二 农村社区发展及其治理 515
三 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创新 519
第四节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 524
一 城镇增长中心的带动辐射机制 524
二 乡村城镇化的内生驱动机制 527
三 基础设施的公共关联机制 530
四 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干预机制 531
第八章 中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 534
一 立足不同阶段形态,突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535
二 立足城乡产业链接,强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支撑 539
三 立足城乡制度变革,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基础 547
四 立足市场经济规律,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556
五 立足改革发展动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 560
六 立足城乡发展规划,提升城乡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565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573
一 主要研究结论 574
二 未来趋势展望 585
主要参考文献 595
后记 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