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中国古典诗歌叙事传统的再认识 1
一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叙事传统 1
二“叙事”与“叙事性” 5
三 研究现状 11
四 宋诗叙事性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9
第一章 宋代叙事诗的发展 23
第一节 宋人对过程的理性体认 23
第二节 本末式叙事诗的凸显 28
一 叙事始末的清晰 28
二 叙事安排的丰富多变 33
第三节 人物传记式叙事诗的新变 38
一 人与事的紧密结合 38
二 以人为中心的“事”的剪裁 43
三 纪传体叙事的成功借鉴: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47
第四节 自传诗的成熟 51
一 宋前诗歌自传因素的发展 51
二 自传意识的成熟 54
三 自传模式的形成 57
第五节 代言体叙事诗的发展 61
一 代言与叙事的结合 61
二 代言叙事模式的故事化 64
第二章 宋代诗歌“纪事”的发达 69
第一节 纪事观念由史入诗 69
第二节 宋诗纪事的表现特点 74
一 诗歌“纪事”的杂记性与片断性 74
二 事件要素的提取 77
三 片断式的呈现方式 80
四 以点代面的纪事效果 84
第三节 宋诗纪事的纪实倾向 88
第四节 “诗史”的纪事与纪实 93
第五节 刘子翚与范成大的纪事诗 97
一 刘子翚《汴京纪事》二十首 97
二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及使金七十二绝句 101
第三章 宋诗诗题、诗序、自注的叙事性 107
第一节 宋诗诗题、诗序、自注的叙事表现 107
一 诗题 107
二 诗序 112
三 自注 116
第二节 宋诗诗题、诗序、自注叙事的意义 121
一 记事精细化的倾向 121
二 诗题、诗序、自注叙事与诗歌叙事的互动 124
三 文天祥《指南录》中的诗、序、事 128
第四章 题材视角下的宋诗叙事拓展(上) 135
第一节 咏史怀古诗叙事的成熟 135
一 宋代咏史怀古诗叙事性的进一步增强 135
二 叙述视角的丰富多变 140
三 重写历史的加减法:以《明妃曲》等昭君题材咏史诗为例 144
第二节 社会政治题材诗歌叙事性的强化 149
一 社会政治题材叙事范围的拓宽 149
二 社会政治诗歌叙事中的思考深化 155
三 “开口揽时事”:苏舜钦诗歌叙事的社会关怀 158
第三节 宋诗中的传奇与志异 162
一 “传奇”与“志异” 162
二 曲折情节的有意营构 167
三 梅尧臣的传奇志异诗 171
第五章 题材视角下的宋诗叙事拓展(下) 177
第一节 由山水诗到记游纪行诗 177
一 山水诗在宋代的蜕变 177
二 对“游”与“行”的记述 180
三 苏轼的记游纪行诗 185
第二节 日常琐记和记梦诗的叙事性 190
一 日常琐记 190
二 记梦诗 194
三 陆游的日常琐记诗与记梦诗 198
第三节 叙事在其他诗歌题材中的应用 205
一 咏物诗 205
二 题画诗 210
三 寄赠、送别、哀悼及其他 213
第六章 诗体视角下的宋诗叙事新变(上) 219
第一节 兼采众长的乐府叙事 219
一 新题乐府叙事的现实针对性 219
二 对乐府传统叙事方式的改造 222
三 《催租行》与《牛酥行》 228
第二节 歌行体叙事的发展 231
一 意脉连贯、叙事紧凑的宋代歌行 231
二 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237
第三节 以文为诗与宋代古体诗的叙事新变 240
一 以文为诗对古诗的直接影响 240
二 叙事分层与逐层推进 243
第七章 诗体视角下的宋诗叙事新变(下) 249
第一节 宋代律诗叙事功能的增强 249
一 “事象”:西昆体的贡献 250
二 历时性格局的追求 255
第二节 小篇幅中的弹性伸缩:宋代绝句的叙事特色 261
一 叙事容量的拓展 261
二 以绝句说事的巧思 265
三 杨万里绝句的叙事艺术 269
第三节 组诗的组合叙事法 276
一 网状透视的立体图景 276
二 由隐而显的叙事线索 279
三 流动的卷轴: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282
第八章 宋诗叙事性的整体观照 291
第一节 宋诗叙事性增强的动力 291
一 宋诗叙事性增强的文化背景 291
二 诗歌叙事传统的内在积淀 293
三 宋代诗人对叙事的主动追求 296
第二节 宋诗叙事与抒情言志之关系:“事贵详,情贵隐” 300
第三节 宋诗叙事的总体特点:对事境的营造 310
结语 315
附录:本书所涉宋代诗人简历 317
参考书目 345
索引 359
后记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