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论 1
一、研究的缘由与意义 1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4
三、主要概念与论域的界定 7
四、本研究的思路与创新点 10
第二章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的生态境遇 12
第一节 政治的民主化:话语空间扩展包容 13
第二节 经济的市场化:媒介商业逻辑外溢 15
第三节 社会的信息化:传媒角色举足轻重 20
第四节 文化的大众化:媒介审美滑向浅俗 22
第三章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的功能赋予 28
第一节 对媒介失范行为的监督和匡正 28
一、监督媒介的偏差行为 29
二、指明媒介传播的发展方向 34
第二节 对媒介作品进行艺术审美 38
一、评点媒介作品的优劣,引导受众的欣赏活动 38
二、搭起受众与创造者之间的桥梁 42
第三节 参与社会文化的选择与建构 45
一、实践中的文化选择 45
二、超越实践的文化建构 47
第四节 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48
第四章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的发展概况 52
第一节 彰显知识分子精英意识的学术批评 52
第二节 代表政府对媒介实施调控的法治批评 55
第三节 具有传媒自律性质的行业批评 58
第四节 来自社会大众众声喧哗的民间批评 60
第五章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的困局检视 67
第一节 囿于制度与传统文化:批评语境缺失 67
第二节 批评主体急功近利及批评心态的浮躁 69
第三节 批评学理的贫乏滞后与食洋不化 72
第四节 批评专业化的低下限制了批评的强度和影响力 74
第五节 自我批评的失语弱化了媒介的公信力 75
第六章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的提升路径 78
第一节 重构媒介批评的精神内核——回归价值理性 78
一、媒介批评要以人文精神为取向 79
二、媒介批评要坚持理性认识和判断 82
三、媒介批评应进行本体与哲学层面上的追问 85
第二节 西方媒介批评的他者之鉴——走专业化之路 89
一、成立专门的媒介评议组织 90
二、建立媒介批评的专门阵地 94
三、设立专门的媒体监察员 95
第三节 批评范式的转向——对文学批评的借鉴与超越 96
第四节 媒介批评突破的当下选择——批评的大众化和实践化 98
第五节 媒介批评提升的长远战略——推进公民媒介素养教育 101
一、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 102
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04
三、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107
第七章 当代中国媒介批评的未来走向 113
第一节 批评反思理性的张扬——对现代性的追问与审视 113
第二节 批评主体的泛化——公众获得平等对话平台 117
第三节 批评对象的扩展——对媒介文化与制度的审视 120
一、从媒介文本批评向媒介文化批评扩展 121
二、从媒介系统内部批评向媒介外部环境批评的扩展 122
第四节 批评接受模式的开放互动——激发受众的参与动力 123
第八章 结语 126
参考文献 129
附录一:近年作者的媒介批评论文 138
附录二:近年作者的新闻阅评和报刊审读报告 178
后记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