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甘肃经济增长极的整型选育 1
(二)为什么要选择多极突破战略 4
(三)关于多极发展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6
(四)关于多极突破发展的战略定位 7
(五)多极突破战略的主要实现途径 9
(六)发展战略决策要紧靠国家项目 11
(七)全面推进甘肃经济体制济改革 15
(八)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20
(九)研究重点、方法和创新点 24
一、多级增长理论概述 26
(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6
(二)经济增长极理论 29
(三)经济增长极的基本特点 30
(四)增长极的作用 31
(五)增长极理论评价 33
(六)增长极理论的应用 34
二、项目增长极的培育对策 39
(一)近年来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39
(二)甘肃携手央企推动项目建设 40
(三)清洁能源建设力促发展方式转型 42
(四)制度改革和创新工作机制是关键 44
(五)评价项目建设需要多纬度 46
(六)项目策划要特别重视五个环节 47
(七)富民产业的评价标准和现实优选 51
三、工业增长极的培育对策 54
(一)甘肃工业发展形势 54
(二)加快形成多元支撑的现代工业格局 56
(三)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战略选择 58
(四)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 61
(五)把兰州新区打造成向西开放战略平台 64
(六)认真借鉴四大新区的建设经验 65
(七)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实施方案 69
四、农业增长极的培育对策 71
(一)当前甘肃农业经济的突出优势 71
(二)出台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计划 72
(三)努力提升劳务经济的发展质量 73
(四)振兴草产业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突破口 77
(五)积极推动畜牧业与草产业同步发展 78
(六)继续创新旱作农业的发展方式 82
(七)推进土地流转和创新经营方式 84
(八)产业扶贫要遵循比较优势战略 86
(九)公司制农场是农村发展大方向 89
(十)重视开发直销农业的双重功能 93
五、城镇增长极的培育对策 99
(一)加快提升城镇基础承载能力 99
(二)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 100
(三)甘肃西端城市结构合理化布局思路 102
(四)企业进城与农民进城同等重要 106
(五)加工农业聚集有力助推城镇化 112
六、物流增长极的培育对策 118
(一)甘肃现代物流业发展概况 118
(二)挑战、机遇和总体战略部署 120
(三)物流通道建设的战略重点对策 122
(四)物流枢纽建设重点和对策 123
(五)物流集聚区建设重点和对策 125
(六)建设以兰州为中心的物流大平台 126
七、技术增长极的培育对策 128
(一)甘肃技术创新驱动能力水平 128
(二)今后技术创新驱动的战略重点 129
(三)努力打造西北科技创新高地 131
(四)实现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133
(五)科学确定农业科技的主攻方向 137
(六)人才开发是支撑突破发展的主要方式 139
(七)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142
八、区域增长极的培育对策 146
(一)实施好西部开发战略和政策 146
(二)陇东革命老区的经济振兴 148
(三)县域经济增长极的培育 151
(四)乡镇经济增长极的培育 156
(五)实施区域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工程 158
九、金融增长极的培育对策 163
(一)金融业最需要超前发展 163
(二)金融业超前发展的决策思路 165
(三)实施民间资本金融化战略 167
(四)金融改革的“一揽子”计划 169
(五)加快发展新型小微金融组织 170
(六)村镇银行建设与农村金融创新 172
十、旅游增长极的培育对策 177
(一)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77
(二)旅游产业就是民生工程 178
(三)旅游产业与民生工程融合发展措施 181
(四)打造一批高规格的旅游景区“明星” 182
(五)整体提升甘肃旅游业竞争力 185
十一、文化增长极的培育和实践 187
(一)甘肃华夏文明传承的实现方式 187
(二)现代文化产业的五个基本特点 189
(三)文化产业发展决策的新视角 193
(四)重点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 196
(五)实施文化大发展五项工程 198
(六)高等教育与主导产业同步发展 200
十二、开放增长极的培育和实践 205
(一)甘肃推进开放发展基本进程 205
(二)创新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路 206
(三)统筹谋划甘肃西向战略 209
(四)科学定位西向战略的经济对接口 211
(五)甘肃需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213
(六)规划建设“酒海哈”国家级经济区 215
十三、生态增长极的培育对策 222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六个决策纬度 222
(二)甘肃生态屏障行动的主攻方向 225
(三)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战略重点 226
(四)破解缺水与用水难题需要新思维 227
(五)抢抓机遇发展低碳经济 230
(六)绿色能源基地建设的科学决策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