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空前的民族大迁移、大融合 1
第二节 从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建 16
第三节 历史文化认同的扩大及其深刻的历史影响 26
一 关于历史坐标的认同 27
二 关于制度文化的认同 28
三 关于民族渊源的认同 32
小 结 35
第一章 分裂割据形势下的民族关系与政治走向(上) 37
第一节 三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与统一意识 37
一 三国鼎立时期的民族融合 37
二 三国鼎立时期的统一意识 40
第二节 《徙戎论》的提出及其历史命运 49
一 “嶷然稀言江应元” 49
二 《徙戎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50
三 《徙戎论》的夷夏观 53
四 《徙戎论》的历史命运 56
第三节 十六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倾向 57
一 关于历史认同 59
二 关于崇儒学、兴教化 63
三 关于遵《周礼》、建制度 66
四 历史经验及其他 70
第四节 东晋北伐与十六国南征的政治诉求 77
一 北伐的政治诉求 77
二 南征的政治诉求 83
小 结 91
第二章 分裂割据形势下的民族关系与政治走向(下) 93
第一节 交兵、交聘和统一意识 93
一 南北交兵的继续 93
二 南北交聘的频繁 101
第二节 民族融合和中原文化的丰富与扩大 107
一 重德与重礼 107
二 考绩与恤民 112
三 地域与迁徙 115
四 魏孝文帝推动民族融合的历史贡献 116
第三节 南北朝均自谓正统、自称“中国” 117
一 南北朝均自谓正统 117
二 南北朝均自称“中国” 128
小结 133
第三章 隋唐皇朝重建统一多民族国家 134
第一节 重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前提 135
一 阶级的变动与整合 135
二 经济领域的封建化进程 137
三 强有力的政治核心的形成 143
第二节 重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思想条件 144
一 大一统观念新的表现形式 144
二 对多民族国家的高度重视 148
第三节 重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基础 156
一 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156
二 文化认同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165
三 各民族共同创造出新的大一统局面 167
小结 169
第四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盛大规模与历史文化认同的新特点 172
第一节 隋唐皇朝政治统治的盛大规模 173
一 人口规模与地理疆域 173
二 与周边民族接触的扩大和频繁 176
三 思想观念的开阔 183
第二节 隋唐皇朝民族关系的新格局 188
一 唐朝政权吸收了更多的民族成分 188
二 民族融合与历史认同的进一步深化 190
三 文化认同的开放性 192
小结 194
第五章 历史文化认同与隋唐皇朝的政治理念 197
第一节 “天下一家”的政治理念和“大一统”思想的时代特征 198
一 唐朝政治的特点 198
二 “天下一家”的观念及其历史背景 203
三 胡汉的融合 209
第二节 “无隔华夷”的民族思想 217
一 唐初的思想理念 217
二 唐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 220
第三节 和亲与羁縻的政治文化内涵 225
一 周边地区向心力的加强 225
二 羁縻府州制度蕴藏的华夷观念 233
第四节 中央皇朝凝聚力的加强 235
一 皇朝一统的理想境界 235
二 民族凝聚的展现 239
小 结 243
第六章 历史文化认同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 245
第一节 民族认同意识的增强 246
一 民族认同意识在政治上的表现 246
二 不断增强的民族认同意识 250
第二节 历史认同的明确表述 257
一 正史修撰主张与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 257
二 正史中的历史认同意识 259
三 其他体裁史书中的民族认同意识 264
第三节 文化认同的深层探讨 269
一 “华夷互变”的认识 269
二 “中华”与“夷狄”同源的认识 272
三 地理条件差异与民族历史进程关系的认识 275
小结 278
第七章 历史文化认同发展轨迹的记录 280
第一节 《三国志》与《水经注》的统一思想 281
一 《三国志》的统一思想 281
二 《水经注》的统一思想 286
第二节 《后汉书》与《魏书》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289
一 《后汉书》的政治大一统观念及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289
二 《魏书》的正统观念与民族史观 298
第三节 “五代史纪传”与《五代史志》的民族思想 305
一 “五代史纪传”的民族思想 305
二 《五代史志》的民族思想 315
第四节 《史通》的民族观念 319
小结 323
本卷主要参考文献 325
本卷索引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