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坛“刀锋”透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波著;罗振亚主编
  • 出 版 社: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6605870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对当代先锋诗歌进行整体研究和个案批评相结合的诗学专著。从“白洋淀诗派”、《今天》派、朦胧诗,到“第三代”诗歌、“中间代”诗歌,再到70后、80后乃至90后诗歌,本书对这些参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的先锋诗歌现象与重要诗人进行了独到的对话和阐释,既富有诗歌批评的感悟情怀,又不乏学术研究的理性品质。贯穿本书的一条主线就是当代先锋诗歌在语言创造与思想发展上的交融演变历程,尤其是对那些走在诗坛前沿并拓展了先锋诗歌边界的重要诗人所作的重新解读,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研究的创造精神和美学传统。

绪论 1

一、召唤当代诗歌精神 1

二、尊严写作的日常化 5

三、表达的难度与思想的深度 9

第一章 集体主义时代的象征美学 14

第一节 食指:苦难审视与自我拯救 15

一、吹响时代的号角 15

二、一种美学转折的发生 19

三、命运感的自然流露 23

第二节 北岛:为当代诗歌建立启蒙的传统 28

一、激昂的“回答”时代 29

二、失败主义的诗歌理想 33

三、转型后的写作境界 38

第三节 多多:手艺人的悲剧意识和尊严写作 43

一、手艺人的张力和创造性 44

二、在否定中靠近和领受诗意 48

三、爱的视野与悲剧性书写 54

第四节 王小妮:为日常体验和真挚抒写作证 58

一、低调而独特的“个人化写作” 59

二、从写诗中找到活着的理由 63

三、越过困境,走向开阔 68

第二章 激情与灿烂共生的汉语之魅 73

第一节 于坚:拙朴而大气的诗意建构 74

一、民间立场下的常识书写 74

二、还原语言之后入心的表达 77

三、叙事策略与“反诗意” 81

四、古典传统、西方精神与批判意识 84

五、持续性写作的意义 87

第二节 王家新:承担意识、批判精神与日常逻辑 90

一、灵魂的审判 91

二、对话思想性 95

三、从一种日常到另一种日常 98

四、内在的诗性选择 102

第三节 翟永明:从女性写作走出的诗之大道 106

一、修辞的减法:从繁复到简洁 106

二、介入现实是诗人的另一种责任 110

三、从独白到对话:一道敞开自我的写作之门 113

四、日常、传统、古意之变皆通向诗之“真理” 117

第四节 西川:诗歌思想者的独白与对话 121

一、代表作时代回不去了 121

二、先锋、现代还是传统? 126

三、什么样的诗意属于西川? 131

第五节 李亚伟:想象力冒险的诗歌传奇 136

一、烈酒与行走的青春反叛 137

二、天才与个性化的语言冒险 139

三、在想象中重铸极致的诗意 142

四、回归现实与“寂寞处的响动” 144

五、诗意坚守者的缓慢释放 146

第三章 消费主义时代的思想和诗意 151

第一节 臧棣:“新纯诗”精神与敞开的路径 152

一、技艺与“新纯诗”立场意味着什么? 152

二、想象力与修辞练习 156

三、在坚持中冒险出击 160

四、如何处理现实与时代的命题 163

第二节 伊沙:口语、反抒情与冒犯式书写 166

一、如何处理口语和先锋的关系 167

二、当写诗成为一种日常功课 171

三、反抒情的立场与干净之诗 174

四、伊沙式诗歌心理学 177

第三节 余怒:当代汉语诗歌的神秘魔方 181

一、当困惑成为一种诗歌现象 182

二、陌生化的诗意就在那张力呈现之处 186

三、荒谬的美学和不信任的误读 190

四、从不及物到及物的悄然转变 194

第四节 陈先发:以传统对接当下的先锋 198

一、复旦校园诗人的前期画像 199

二、在传统里获得先锋精神 204

三、写好诗就是一种自我折磨 209

第五节 蓝蓝:在介入中寻求诗的真谛 213

一、由体量和气场决定的诗性 214

二、力量源于超验的现实感 218

三、不分裂的诗人与不分裂的诗歌 223

第四章 新世纪诗歌的多元审美 228

第一节 孙磊:诗与思的人生信仰 229

一、向内转的语言姿态 229

二、写作怎样通往一种信仰 232

三、隐喻美学和思想境界 236

四、如何审视我们的处境 240

第二节 宇向:朝着爱的方向,让诗来带路 243

一、从感觉出发的思想追索 243

二、深沉的底色与厚重的气质 247

三、诗歌自身所要求的生命意识 251

四、从艺术之美到良知情怀 255

第三节 朵渔:无欲写作通往力量之爱 259

一、思想性如何对接修辞 259

二、写作的责任和精神的难度 262

三、羞耻心与常识感 267

四、诗的终极通向爱的可能 270

第四节 沈浩波:如何在自信中出示活力 274

一、“心藏大恶”的时代 275

二、写作自信建基于什么? 279

三、如何先锋,怎样前行? 282

四、在变化中寻找创新的可能 286

结语 291

后记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