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政治篇 3
第一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党的局部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3
第一节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基础的分析 3
一、毛泽东在工农民主政权向抗日民主政权转变时期的理论成果 3
二、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基础的分析 5
三、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新的认识 7
四、毛泽东对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政策指导 8
第二节 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理念和方略 9
一、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凝练和拓展 9
二、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拓展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 13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基本方略 15
四、党的执政方略在局部执政中的实践 19
第三节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方式的指导 21
一、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方式的理论探索 21
二、毛泽东对执政方式中“民主”原则的倡导和践行 25
三、对延安时期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认识 28
第四节 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展望与嘱托 29
一、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三大政治制度衔接的指导 29
二、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规律的深入思考 34
第二章 延安时期党的领导集体与陕甘宁边区建设 38
第一节 延安时期党的领导集体形成的历史考察 38
一、遵义会议与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变化 38
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的中央领导集体 40
三、延安整风运动推定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42
四、党的七大正式形成由五大书记组成的中央领导集体 43
五、延安时期党的领导集体形成的原因 43
第二节 延安时期党的领导集体与陕甘宁边区的各项建设 46
一、党的领导集体与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建设 46
二、党的领导集体与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 48
三、党的领导集体与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建设 50
四、党的领导集体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建设 52
第三节 延安时期党的领导集体在边区形成的优良作风 54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优良作风 54
二、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55
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作风 57
四、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58
五、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60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政权工作人员与边区建设 63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政权工作人员的基本构成 63
一、主要政治工作人员(见表1) 63
二、主要经济工作人员(见表2) 65
三、主要文化工作人员(见表3) 66
四、主要军事工作人员(见表4) 67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政权工作人员的特点 68
一、来源广泛,尤以陕籍和湘籍人居多 68
二、人员的基本构成遵循“三三制”的建政原则 70
三、中共党员与党外人士真诚相待合作共事 71
四、直接得到中共中央的领导和指导,许多人员在中央担任要职 72
五、既是中共局部执政的中坚,也是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的骨干 73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政权工作人员对边区建设的贡献 74
一、建立以“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 74
二、重视民生和发展边区经济建设 77
三、建立民族科学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79
四、创立新民主主义的司法制度 82
五、建设精干高效和清正廉洁的模范政府 83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政权工作人员的优良作风 87
一、只做“公仆”不做“官”的优良作风 87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89
三、勤俭廉洁、克己奉公的优良作风 90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92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妇女的政治参与 96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妇女政治参与的社会环境 96
一、陕甘宁边区妇女的概况 96
二、西北根据地时期奠定了妇女政治参与的初步基础 97
三、党的妇女政策奠定了边区妇女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 99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妇女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101
一、广泛参与民主选举 101
二、积极参政议政 105
三、参加抗日救国的各种社会活动 109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妇女政治参与的特点 111
一、凸显了妇女政治参与的真实性、民主性、广泛性 111
二、采取政府动员引导的方式 114
三、具有鲜明的战时性 117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妇女政治参与的社会影响 118
一、有效提高了妇女自身的政治素质 118
二、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妇女英才 119
三、提高了边区妇女的社会地位 120
第五节 陕甘宁边区妇女政治参与的基本经验 121
一、重视妇女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 121
二、以社会教育提高妇女的文化水平 123
三、了解妇女需求以改善妇女的生活 125
四、重视发挥知识女性的带头作用 127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法制制度创新 130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宪政的基本理论 130
一、对宪政基本内涵的定位 130
二、阐明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 132
第二节 创制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根本大法 134
一、《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 134
二、《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35
三、《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和《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自治宪法草案》 136
第三节 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 138
一、独具特色的参议会制 138
二、“三三制”的新型建政原则 141
三、以选举为核心的民主制度 146
第四节 对延安时期法制制度创新的思考 152
一、民主政治是法制创新的基础 152
二、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法制制度创新的基本点 155
三、法制创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57
第六章 陕甘宁边区的廉政法制建设 159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立法关于廉洁政治的规定 159
一、宪法性法律文件中的相关规定 159
二、边区参议会关于惩治贪污腐败行为的特别法案 161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行政法规对于廉政的促进 163
一、把廉政作为边区政务人员任用的标准 163
二、边区政府的奖惩机制 164
三、对于边区政务人员权限的规定 165
四、以俸养廉的供给制 167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的廉政监督机制 168
一、党内以及政府内的监督机制 168
二、参议会的监督 170
三、检察机关的监督 171
四、人民的监督 172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对于廉政的支持 174
一、独立的审判权 174
二、群众参与的审判方式 175
社会篇 181
第七章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治理模式 181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181
一、边区乡村政权的构建 181
二、边区的乡村民众组织及其功能 188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的制度与运作 191
一、边区基层党组织和乡村治理 191
二、边区民主选举和乡村治理 193
三、边区民众参与和乡村治理 196
四、边区乡村自治和乡村治理 199
五、边区乡村社会问题和乡村治理 202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211
一、坚持基层党支部、基层政权和民众组织相结合的治理体制 211
二、注重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政权执政能力 212
三、运用组织建设、思想动员和文化教育,激发群众的参与自主性 215
四、从边区乡村实际出发,进行乡村治理制度创新 216
第八章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救助工作 220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突出的社会问题 220
一、大量难民的流入 220
二、烟毒和赌毒的泛滥 222
三、封建旧俗的盛行 223
第二节 抗战时期边区的社会救助政策及措施 226
一、设立专门机构安置救助转移难民 226
二、对烟民、赌民和“二流子”的改造 229
三、对老弱病残的救济 234
四、日常的社会救济 236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基本特点 238
一、分类救助的原则 238
二、以“自救”为核心的救助理念 239
三、施救主体的多元化 241
四、建立低水准、覆盖广的救助体系 242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救助工作与边区社会经济发展 243
一、边区社会救助工作促进边区经济发展 243
二、边区社会救助与民众思想观念变迁 246
三、边区社会救助与民众社会生活变化 250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模范村建设 253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模范村建设的历史考察 253
一、边区模范村建设的缘起和发展 253
二、边区第一个模范村——延安县吴家枣园 259
三、边区模范村的大量涌现 260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模范村的类型 263
一、生产模范村 263
二、文化模范村 264
三、卫生模范村 265
四、运盐模范村 267
五、纺织模范村 268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模范村建设的特色 270
一、以政治启蒙为引导,调动边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70
二、以竞赛为号召,推动边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272
三、以组织变工为手段,凸显劳动力资源整合的优势 274
四、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彰显劳动英雄的示范作用 276
五、以融洽干群关系为主导,发挥优秀村干部的领导作用 277
六、以树立新风尚为目标,改造乡村落后的社会风气 278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模范村建设的意义 280
一、支持抗战,发展生产,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 280
二、教育农民,关心民生,提高了农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平 281
三、重视提升干部素养,培养了大批农村优秀干部 283
第十章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工作 285
第一节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医疗工作的历史考察 285
一、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前的医疗状况 285
二、边区医疗工作的开展 286
三、边区医疗工作的基本方针 290
四、注重培养医疗工作人员 292
五、药品与医疗设备的研发和供应 293
六、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294
第二节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医疗工作的特点 297
一、为民众提供公益性医疗保障 297
二、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工作 299
三、实行战时性医疗工作政策 300
第三节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医疗工作的成就 303
一、为八路军抗战前线提供了医疗保障 303
二、建立了具有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305
三、初步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307
四、民众树立了科学文明卫生的观念 308
五、自力更生研制药品和医疗设备 309
六、控制了发病率,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 310
文化篇 315
第十一章 延安时期的文化人群体 315
第一节 延安时期文化人群体 315
一、文学艺术 316
二、哲学社会科学 317
三、教育界 320
四、新闻出版 321
五、科学技术 324
第二节 延安时期文化人群体的主要特点 326
一、在实际斗争中实现了思想观念的变革 326
二、在与工农民众结合中实现了立场的转变 327
三、在发展方向上走为工农兵服务的道路 329
四、在队伍建设上形成了新型文化人“团队” 330
第三节 延安时期文化人的地位与作用 331
一、培养了一大批文化建设的干部和骨干 331
二、开创了边区先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332
三、发展了边区的科学技术事业 335
四、对新中国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336
第四节 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对文化人工作的经验 338
一、政治上尊重和信任文化人 338
二、工作上大胆提拔和使用文化人 339
三、生活上关心和优待文化人 340
第十二章 延安时期乡村文化建设 342
第一节 延安时期党重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和有利条件 342
一、延安时期党重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 342
二、延安时期党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345
第二节 延安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及成就 347
一、向文化荒漠进军,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347
二、繁荣乡村文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353
三、革除陈规陋习,净化乡村社会风气 356
第三节 延安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363
一、大众化前提下兼顾地方性 363
二、继承基础上的开拓创新 364
三、突出政治寓意,强化实用功用 366
第四节 延安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 368
一、实现了对广大农民的近代启蒙 368
二、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369
三、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乡村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70
四、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基层政权的顺利承接 371
五、为西北尤其是陕北民俗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提供了重要契机 373
第五节 延安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374
一、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 374
二、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乡村文化建设 375
三、文化建设与乡村生产、生活相结合 376
第十三章 陕甘宁边区文化社团活动与大众化文化建设 378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文化社团兴起的历史背景 378
一、抗日战争的特殊背景是边区文化社团兴起的基本原因 378
二、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是边区文化社团兴起的基本条件 381
三、大批文化人奔赴延安为边区文化社团建设注入了活力 383
四、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对文化社团建设的有力支持 384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文化社团的类型、活动方式和特点 385
一、边区文化社团的类型 385
二、边区文化社团的活动方式 392
三、边区文化社团活动的特点 396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文化社团对大众化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397
一、文化社团的大众化特性引导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 397
二、文化社团的教化功能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 399
三、文化社团的娱乐功能丰富了边区民众的精神生活 400
四、文化社团的宣传影响促进了边区社会风气的转变 401
第十四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建设与制度创新 403
第一节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 403
一、抗战前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的落后状况 403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性 405
三、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政策在边区的实施 406
第二节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的基本概况 410
一、国民教育 410
二、干部教育 414
三、民众教育 418
第三节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建设的制度创新 423
一、教育体系的创新 423
二、办学思路的创新 425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 428
四、管理制度的创新 431
第四节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建设的历史意义 433
一、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及新中国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 433
二、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发展 435
三、通过教育建设使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深入人心 436
四、对边区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38
主要参考文献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