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危机救助概述:含义与内容 1
1.1金融危机救助的内涵与必要性 3
1.1.1金融危机救助的缘起 3
1.1.2金融危机救助内涵的发展与完善 6
1.1.2.1狭义的金融危机救助——最后贷款人 6
1.1.2.2广义的金融危机救助——全面救助 7
1.1.3金融危机救助必要性解读 11
1.1.3.1危机救助有助于改善市场失灵 11
1.1.3.2危机救助有助于阻止危机传导 12
1.1.3.3危机救助有助于促进经济复苏 14
1.2金融危机救助的主体与客体 15
1.2.1金融危机救助的相关主体及救助的边界 15
1.2.1.1金融危机救助的主体 15
1.2.1.2危机救助的边界——从救助主体角度 18
1.2.2金融危机救助的相关客体及其义务 21
1.2.2.1金融危机救助的客体 21
1.2.2.2救助对象的义务——从救助客体角度 24
1.3金融危机救助的手段与措施 26
1.3.1金融危机救助中的货币政策及其运用 26
1.3.2金融危机救助中的财政政策及其运用 30
1.3.3金融危机中其他政策措施及其运用 34
1.4金融危机救助的新趋势 36
1.4.1危机救助主体的多样化 36
1.4.2危机救助领域的不断扩大 37
1.4.3危机救助对象的规模较大 37
1.4.4危机救助工具的不断创新 37
1.4.5危机救助行动的国际合作 38
2金融危机救助的理论:发展与创新 41
2.1基于最后贷款人理论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43
2.1.1最后贷款人理论的核心问题 43
2.1.1.1最后贷款人的目标 43
2.1.1.2最后贷款人的主体 44
2.1.1.3最后贷款人的客体 45
2.1.1.4最后贷款人的措施 46
2.1.2最后贷款人功能的扩展与演进 47
2.1.2.1最后贷款人目标的扩展 47
2.1.2.2最后贷款人主体的扩展 48
2.1.2.3最后贷款人客体的扩展 49
2.1.2.4最后贷款人救助措施的扩展 50
2.2基于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53
2.2.1古典学派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53
2.2.2凯恩斯学派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56
2.2.3其他学派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60
2.2.3.1新自由主义学派对危机救助的解释 61
2.2.3.2凯恩斯主义后继学派对危机救助的解释 64
2.3基于金融脆弱性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67
2.3.1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68
2.3.1.1金融脆弱性的经典理论 68
2.3.1.2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72
2.3.2金融脆弱性理论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74
2.3.2.1金融机构脆弱性视角下的危机救助 74
2.3.2.2金融市场脆弱性视角下的危机救助 77
2.4金融危机救助理论的最新进展——源于本次危机救助的实践 79
2.4.1金融危机救助主体的发展 79
2.4.2金融危机救助对象的发展 80
2.4.3金融危机救助方式的发展 81
2.4.3.1从最后贷款到最先贷款 81
2.4.3.2从债权式资金援助到股权式资金援助 82
2.4.3.3危机救助与金融监管相结合 82
2.4.3.4国内救助与国际联合救助相结合 83
3 20世纪全球金融危机的救助实践:措施与效果 85
3.1 20~30年代金融危机的救助实践 87
3.1.1 20~30年代金融危机救助的措施 87
3.1.1.1危机时期美国的救助措施 87
3.1.1.2危机时期其他国家的救助措施 92
3.1.2 20~30年代金融危机救助的效果分析 95
3.1.2.1美国救助措施的效果 95
3.1.2.2其他国家救助措施的效果 98
3.1.3 20~30年代金融危机救助的启示与深远影响 100
3.1.3.1 20 ~30年代金融危机救助的启示 100
3.1.3.2 20~30年代金融危机救助的影响 103
3.2 80~90年代金融危机的救助实践 105
3.2.1美国储贷协会危机中的救助措施与效果 105
3.2.1.1美国储贷协会危机的救助措施 106
3.2.1.2美国储贷协会危机的救助效果 108
3.2.2北欧银行业危机中的救助措施与效果 110
3.2.2.1北欧银行危机的救助措施 110
3.2.2.2北欧银行危机的救助效果 112
3.2.3日本金融危机中的救助措施与效果 113
3.2.3.1日本金融危机的救助措施 114
3.2.3.2日本金融危机的救助效果 115
3.2.4亚洲金融危机的救助措施与效果 117
3.2.4.1亚洲金融危机的救助措施 118
3.2.4.2亚洲金融危机的救助效果 123
4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的救助实践:比较与启示 129
4.1本次金融危机救助的特点 131
4.1.1本次金融危机救助的总体回顾 131
4.1.2本次金融危机救助的基本特点 134
4.1.2.1最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救助 134
4.1.2.2多种措施联合运用的金融危机救助 135
4.1.2.3理念和工具不断创新的金融危机救助 138
4.1.2.4国际协作的金融危机救助 139
4.1.2.5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的金融危机救助 142
4.2危机救助的政策措施与效果评价 143
4.2.1货币政策措施及效果评价 143
4.2.1.1货币政策措施 143
4.2.1.2货币政策措施的效果 146
4.2.2财政政策措施及效果评价 149
4.2.2.1财政政策措施 149
4.2.2.2财政政策措施的效果 152
4.2.3其他救助政策措施及效果评价 155
4.2.4危机救助政策效果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159
4.2.4.1救助政策的正向效果 159
4.2.4.2救助政策的负向效果 162
4.3不同国家救助措施的比较分析 163
4.3.1发达国家救助措施的比较分析 163
4.3.2新兴市场国家救助措施的比较分析 166
4.3.3中国救助措施及效果评价 169
4.3.3.1中国实施的危机救助措施 169
4.3.3.2救助措施的效果评价 173
4.4本次危机救助的启示 179
5金融危机的国际联合救助:机理与运作 183
5.1国际联合救助的缘起 185
5.1.1经济、金融以及政治的全球化使国际联合救助成为必然 185
5.1.1.1危机救助的时代特征——政治、经济以及金融的全球化 185
5.1.1.2全球化与国际联合救助的必要性 189
5.1.2国际联合救助的内涵与方式 191
5.1.2.1国际联合救助的含义 191
5.1.2.2国际联合救助的方式 193
5.2国际联合救助的主体及责任 195
5.2.1国际联合救助主体及相应责任 196
5.2.1.1国际联合救助主体的构成 196
5.2.1.2国际联合救助不同主体的责任 198
5.2.2 IMF等国际组织成为国际联合救助的核心机构 200
5.2.2.1国际组织成为核心机构的有利条件 200
5.2.2.2国际组织成为核心机构的不利因素 203
5.3国际联合救助的作用机制 205
5.3.1政治上的国际协调机制 205
5.3.1.1国际联合救助组织者选择的政治协调 205
5.3.1.2合作性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政治协调 207
5.3.2不同联合救助主体之间的协调与作用机制 208
5.3.2.1救助发起者与救助组织者之间的作用机制 208
5.3.2.2救助组织者与救助参与者之间的作用机制 209
5.3.2.3救助监督者与救助组织者、救助参与者之间的作用机制 210
5.3.3有效国际联合救助机制的建立与效率改进 213
5.3.3.1有效国际联合救助机制的标准 213
5.3.3.2建立有效国际联合救助机制的途径 214
5.4国际联合救助的发展与创新 218
5.4.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助方案与机制的创新 218
5.4.1.1 IMF救助方案的创新 219
5.4.1.2 IMF贷款工具的创新 220
5.4.2国际合作组织及区域合作组织救助机制的创新 221
5.4.2.1国际合作组织救助机制的创新 221
5.4.2.2区域合作组织救助机制的创新 223
5.4.3不同国家之间救助机制的创新 225
6金融危机救助的效应分析:成本与收益 229
6.1影响危机救助效果的因素分析 231
6.1.1危机救助时机与救助效果分析 231
6.1.2危机救助政策与救助效果分析 233
6.1.3危机救助方式与救助效果分析 235
6.2金融危机救助的成本收益分析 236
6.2.1金融危机救助的成本 237
6.2.1.1金融危机救助的显性成本 237
6.2.1.2金融危机救助的隐性成本 238
6.2.2金融危机救助的收益 240
6.2.2.1金融危机救助的显性收益 241
6.2.2.2金融危机救助的隐性收益 243
6.2.3基于成本收益模型的危机救助分析 244
6.2.3.1对危机救助成本与收益的简化 244
6.2.3.2动态模型的基本框架 245
6.2.3.3只考虑道德风险的动态模型 247
6.2.3.4只考虑传染风险的动态模型 248
6.2.3.5考虑道德风险和传染风险的动态模型 249
6.3危机救助中的道德风险及解决路径 251
6.3.1危机救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表现 251
6.3.1.1道德风险与危机救助 252
6.3.1.2危机救助过程中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 253
6.3.2危机救助中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与解决路径 256
6.3.2.1危机救助中道德风险防范的理论回顾 256
6.3.2.2危机救助中道德风险防范的措施分析 259
6.4救助政策退出机制与救助效果分析 262
6.4.1救助政策退出行为与救助效果 263
6.4.2救助政策退出时机与救助效果 263
6.4.3救助政策退出方式与救助效果 265
6.4.4救助政策退出顺序与救助效果 267
6.4.5救助政策退出协调与救助效果 268
参考文献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