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舆论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建明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41916889
  • 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当代舆论学及其研究的范畴 1

一、舆论学研究溯源 1

二、舆论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5

三、创立当代舆论学的立足点 10

第一章 作为浮动意识的舆论 13

一、社会流动意识与舆论张力 14

1舆论的横向流动 14

2舆论的纵向流动 17

3舆论流动的张力 19

二、舆论意识的表层性 20

1表层意识与深层意识 21

2表层意识的“前意识性” 23

3表层意识的发散性 26

三、舆论意识的多层性 27

1舆论意识的基础——印象 28

2舆论意识的潜在因素——情感冲动 30

3舆论意识的核心——集体意志 31

4舆论意识的外在层次——意见 34

四、舆论意识的弹性 36

1强力对舆论的制约 37

2历史需要的轮回 38

3传统观念的复现 41

第二章 舆论主体——公众与舆论界 43

一、公众与社会参与 43

1公众的形成 44

2公众的特征 46

3公众参与 49

二、舆论人与意见领袖 52

1舆论人及其舆论活动 53

2意见领袖的品格 54

三、舆论界 57

1新闻界 58

2出版界 60

3思想库 61

4公共关系公司 63

5新闻发布机关及发言人 64

第三章 当代舆论的源与流 66

一、上层舆论的倾泻 66

1政府舆论源 67

2政党舆论源 69

3国际舆论源 72

二、下层舆论的流輠 75

1众意的纷然杂陈 75

2民意的清流与激流 79

三、宗教舆论的迷津 82

1宗教舆论的狂热风暴 83

2宗教舆论的社会价值 86

四、小群体舆论的飞短流长 90

1舆论群——群体舆论之源 90

2群体舆论的是非曲直 93

3群体舆论的交流方式 96

第四章 舆论形成的三要素 98

一、个人意见汇成舆论圈 98

1个人意见的杂沓多变 99

2舆论圈的涌现 101

二、舆论场的制约作用 104

1“场”与“舆论场” 105

2舆论场的结构 107

3城市舆论场与舆论领袖的互动 110

三、舆论形成的诱因——社会事件与社会问题 113

1重大社会事件是舆论的导索 114

2社会问题是击发舆论的“开关” 116

第五章 舆论载体与舆论形态 118

一、信息载体与讯息形态 118

1信息的显传递与隐传递 119

2讯息形态的舆论媒介 121

二、理论载体与理性形态 124

1理性认识在每个人心中 125

2理论载体的舆论法则 127

三、艺术载体与情绪形态 129

1造形艺术的舆论呼唤 130

2音乐旋律的社会感应 132

四、行为载体与综合形态 134

1行为载体的概观 134

2游行示威的要素和法规限制 136

第六章 正向舆论的动势 141

一、直言的刚正不阿 141

1说真话、讲真理 142

2直言不唯上不唯书 144

3公众议政的直言不讳 145

二、进谏与上书 147

1古代的谏官与当代的进谏 148

2当代进谏的层次与方式 150

3当代的双向进谏——协商对话 152

三、诉冤与举报 155

1古代的控告——登闻鼓氛围 156

2当代社会的控告与举报 157

四、民谣或民谚 160

1民谣、《国风》与民心 161

2当代民谣是社会的晴雨表 163

第七章 负向舆论的动势 167

一、莠言的败坏性 167

1谬理的败坏性 168

2诽谤的败坏性 170

3偏见的败坏性 172

二、谣言惑众 174

1谣言的力量——迷惑公众 175

2谣言的传播——流言蔓延 179

第八章 当代社会舆论的波动 182

一、舆论波及舆论波动律 182

1舆论波及其结构 183

2舆论波动律 185

二、当代社会的舆论冲突 189

1舆论冲突的形式 189

2当代舆论冲突的起因 192

3当代舆论冲突的双层交叉 195

三、舆论波的五级增长律 197

1第一级——无明显倾向的议论 197

2第二级——强烈情绪的出现 199

3第三级——对立整体意见大规模的传播 200

4第四级——升至行为舆论 201

5第五级——骚乱的出现和蔓延 203

第九章 新闻传播的舆论机制 206

一、新闻媒介是舆论的“工场” 206

1当日意见的滴水穿石 207

2报道重大事实刺激公众情绪 209

3“言论”对公众思想的诱导 210

二、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 213

1观察世界的一面镜子 214

2反映舆论的机能 217

3引导舆论的机能 219

三、新闻舆论监督的目标模式 221

1政策监督与工作监督 222

2法纪监督 224

3社会风气监督 225

第十章 舆论与社会进步 227

一、社会变革的“钻头” 227

1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228

2公众与领袖借助舆论共同创造历史 230

二、促进社会结构“双向适应”的调节器 232

1民意是预言社会“双向结构”适应的第一标准 233

2民意是上层建筑运行的中介 236

三、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 239

1舆论创造民主环境——开发人的智慧 239

2舆论统一人民的意见——形成巨大的凝聚力 241

四、实施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 243

1抑扬社会效能因素的杠杆 244

2捍卫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庭 246

第十一章 当代社会的民意测验 248

一、社会标准意见的参照系 248

1认识社会态度的科学方法 249

2民意测验的全息功能 251

二、民意测验的指标 254

1舆论的量度指标 254

2舆论的强度指标和舆论标志 256

三、民意测验的技术 260

1民意测验方式 260

2选取样本与样本处理 265

3舆论态势的跟踪测试 267

第十二章 当代社会舆论趋势 272

一、跨入经济舆论的时代 272

1经济舆论的氛围 273

2改变世界的武器 275

3传播媒介的轰击 277

二、公共舆论的扩大 279

1公共舆论的风行 279

2社会意见的包容性 281

三、舆论射程的遥远 284

1全球大意识的出现 284

2人类交往幅度的延伸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