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握住看不见的手 3
第一章 规模需求的缘起 3
1.1 谁制定商品价格 3
1.2 把需求摆上货架 5
1.3 改良经济学定义 7
第二章 规模需求的定义 10
2.1 规模需求的定义 10
2.2 规模需求的社会基础 12
2.3 规模需求与有限选择 13
第三章 规模需求的搜集办法 19
3.1 单个买方如何参与定价 19
3.2 包装物让效用一次归零 19
3.3 捆绑物:有限的硬捆绑 22
3.4 捆绑人:松散的软捆绑 23
3.5 双赢:契约化的负效用 24
第四章 规模需求的表现形式 28
4.1 消费储蓄的定义 28
4.1.4 平衡货币与货物 28
4.1.1 货币财富 33
4.1.2 非货币财富 33
4.1.3 消费储蓄 33
4.2 消费储蓄扩大内需 33
4.2.1 内需不足问题 44
4.2.2 探索规模内需 44
4.2.3 奖励式消费券 44
第五章 规模需求的微观应用 44
5.1 搜集需求:消费经纪行业 44
5.1.1 站在消费者立场的第三方 44
5.1.2 信用标识:为市场立标准 44
5.1.3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平台 44
5.2 前沿探索:消费品也期货 48
5.2.1 有卖价还要有买价 48
5.2.2 消费品期货的条件 48
5.2.3 消费储蓄能否转卖 48
5.3 更多可能:规模需求拼图 52
5.3.1 微观经济的运行轨迹 52
5.3.2 穿越时空的信息记录第二卷 货币的限制与限制性货币 61
第六章 货币失控 61
6.1 利率工具日趋无力 61
6.2 滞胀与流动性陷阱 62
6.2.1 滞胀的两难 65
6.2.2 流动性陷阱 65
6.3 货与币脱节 65
第七章 货现率 69
7.1 利率与利息 69
7.1.1 利息是对储蓄的补偿 69
7.1.2 补偿储蓄的前提假定 69
7.2 货现率定义 73
7.2.1 名义利率能否是负值 73
7.2.2 货现率:需求的价格 73
7.3 消费有上限 77
第八章 子币 80
8.1 交子的智慧 80
8.1.1 宋代运行的多层次货币体制 80
8.1.2 宋代纸币区别于货币的特征 80
8.1.2 宋代纸币区别于货币的特征 80
8.1.3 子币的定义 87
8.2 子币的特征 87
8.2.1 指向性:时间、区域、行业的限制 87
8.2.2 充分性:货物为准备,选择权足够 87
8.2.3 货与币的统一:M4=M3+子币 87
8.3 子币的功能 90
8.3.1 突破消费上限:解决流动性陷阱 90
8.3.2 精准政策调控:解决滞胀等问题 90
8.3.3 企业融资:货权>股权>债权第九章 子币与货现率的应用 95
9.1 等效原理 95
9.1.1 中观:经济学新思维 95
9.1.2 微观等效促宏观最优 95
9.2 应用思路 99
9.2.1 子币现象: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99
9.2.2 “三农”问题:模拟出口与小额信贷 99
9.2.3 房价困局:就业者公积金子币化 99
9.2.4 汇率失真:人民币应同货权挂钩 99
9.2.5 石油投机:期货市场变货权市场第十章 货差与币差及其解决 112
10.1 别针为什么换别墅 112
10.1.1 货币参与交换是无奈之举 112
10.1.2 别针换别墅才是等价交换 112
10.2 货差与币差的产生 114
10.3 多层次的货币体系 117
10.3.1 个性需求觉醒 117
10.3.2 交换动态货权第三卷 经济学的逻辑之美 124
第十一章 经济学的逻辑原点 124
11.1 亚当·斯密的悖论 124
11.2 一切从理性人开始 126
11.3 假定完全信息状态 128
第十二章 理性标准的下移、弯曲和破碎 131
12.1 理性标准的下移 131
12.1.1 主观标准 135
12.1.2 中庸之道 135
12.2 理性标准的弯曲 135
12.2.1 关注程度 138
12.2.2 理性弯曲 138
12.3 理性标准的破碎 138
12.3.1 该选择时不选择是理性 138
12.3.2 无为导致理性标准破碎 138
12.3.3 永远逐利是蚂蚁经济学 138
12.4 理性标准的反思 142
第十三章 完全信息假定的重设 146
13.1 假如信息永远不对称 146
13.2 轰炸武器与信息爆炸 147
13.3 信息处理能力的推导 150
13.3.1 信息优势的数学表达式 150
13.3.2 可知信息等于应知信息 150
13.3.3 未知信息处理速度限制 150
13.4 共享超级信息处理器 153
13.5 完全信息的伦理底线 156
第十四章 理性标准的湮灭 158
14.1 物质等价信息 158
14.1.1 色即是空 160
14.1.2 空即是色 160
14.2 偏好超越理性 160
14.2.1 无所谓代价收益 160
14.2.2 无所谓自利利他第十五章 非主流经济学的主流方向 164
15.1 理论前提:准完全信息状态 164
15.2 现实功能:补偿消费促公平 166
15.3 理想目标:和而不同即大同 168
跋:对与美的互动 172
参考资料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