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与重要术语的梳理 1
一、“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流播中的文学景观 2
二、文学期刊——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4
三、选择性传播——传媒运作的基本方式 6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7
一、命题的确立和资料的整理 7
二、时代语境、受众需要与文学传播 9
三、“遮蔽说” 10
四、存在问题与出路 12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行文述要 13
一、文学研究中的“媒介”视角:新研究范式的可能性 13
二、研究的具体方法及研究对象的限定 15
三、本书行文述要 18
第二章 大陆文学期刊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之关联 20
第一节 作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传播媒介 20
一、首起之功 21
二、传播优势:速度与流量 23
三、刊中有书:引导方向 24
第二节 作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结构性因素 26
一、文学期刊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大众化 27
二、文学期刊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 30
三、文学期刊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化 33
本章小结 37
第三章 传播活动的基本阶段与主要趋势 38
第一节 窗口期(1979—1984年左右) 38
一、作家作品的单一零散 39
二、特殊化策略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整体感的隐现 41
三、文学传播的政治与文化功能 43
第二节 高峰期(1985—1988年左右) 45
一、台港通俗文学的凸显 46
二、专门化策略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整体感的强化 49
三、文学传播的多重效应 52
第三节 转型期(1989—1993年左右) 54
一、传播重心:留学生文学与东南亚华文文学 54
二、刊载策略的多元多变和“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分化趋势 58
三、传播功能:从引荐平台到生长园地 60
第四节 整合期(1994一2002年左右) 62
一、新移民文学的凸显与“名家名作”重现 62
二、“整合”策略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整体感的消隐 67
三、传播危机及新的出路 69
本章小结 71
第四章 期刊的受众策略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模式 73
第一节 学术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华文文学》研究 73
一、期刊历史——研究型文学期刊的游移与确定 74
二、研究进程与期刊运作的同一:作为《海外华文文学史》的潜文本 76
三、深度传播方式——文学批评与文学论争 84
第二节 纯文学视野下的文学传播——《收获》“朝花夕拾”专栏研究 89
一、传播个性的显现——“朝花夕拾”专栏的诞生 90
二、美学经典的凸显与建构——“朝花夕拾”专栏的实践 93
三、困境与机遇——“纯文学”视野下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99
第三节 大众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台港文学选刊》研究 102
一、随“机”应变——大众型文学期刊的历史 103
二、文本选择——可读性与当下性 105
三、读者参与办刊和“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大众化试验 112
本章小结 118
第五章 期刊的话语构型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结构模式 121
第一节 《特区文学》的地缘情结与其中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122
一、《特区文学》之“特”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凸显 123
二、地缘情结中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图景 126
三、期刊转型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重新定位 132
第二节 《四海——世界华文文学》的“世界性”与其中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136
一、后起之秀——“世界性”旗帜的标举 137
二、“世界意识”下的传播特色 138
三、中国意识的指引作用及其对传播的影响 145
第三节 作为海派期刊的《小说界》与其中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151
一、世界性口号的确立与其对“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 151
二、上海情境与《小说界》中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155
三、混杂状态中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及其复杂定位 164
本章小结 167
第六章 在文学的现场 169
第一节 变动不居的文学景观——大陆文学期刊中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169
第二节 重组与调和——文学期刊介入“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生产的策略 171
第三节 在遮蔽和敞开之外——汉语文学场的重建及有关问题 173
附录 178
主要参考文献 223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