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当代世界的历史性巨变 1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变化 1
一、世界经济统一性的加强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经济的统一性趋势的增长 1
布雷顿森林体系 2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
二、世界经济多样性的新局面 4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4
发展中国家及殖民地经济 6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7
三、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9
工业方面 9
货币金融方面 9
国际贸易与投资方面 10
科学技术方面 11
第二节 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 12
一、战争结束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五大国 12
国际政治舞台大国力量的消长 12
美国独占鳌头 12
苏联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13
英国开始依附美国 14
法国大国地位的恢复 15
中国加入大国行列 15
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6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16
雅尔塔体系的性质 16
三、联合国活动的开始 18
联合国的成立 18
联合国的早期活动 19
第三节 思想文化的新潮流 20
一、和平、民主的思想文化潮流 20
人权问题国际化 20
世界和平运动 21
二、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的新发展 22
尼赫鲁主义 22
苏加诺主义 22
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 23
泛非主义 23
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 24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与社会主义潮流 24
毛泽东思想 24
东欧社会主义的发展 25
西欧和美国的共产主义运动 25
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27
第一节 对战败国的处置 27
一、五国和约的缔结 27
五国问题的提出 27
伦敦外长会议 27
巴黎和会 28
五国和约的基本内容 28
二、对德国的分区占领与纽伦堡审判 29
盟国管制委员会 29
纽伦堡审判 30
战后德国的去向 30
三、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 32
盟国最高统帅 32
受降区域划分 32
远东委员会 33
第二节 美苏“冷战”的兴起 33
一、美苏从盟国到对手的演变 33
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 33
美苏关系的变化 34
二、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 35
东欧、伊朗和土耳其问题 35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36
三、杜鲁门主义和“冷战”的全面展开 37
希腊和土耳其问题 37
杜鲁门主义 39
“柏林危机” 39
第三节 两大阵营的形成 41
一、美国的全球性进攻态势 41
杜鲁门主义的特点及其运用 41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42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 44
二、世界性的军事条约网 45
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 45
美日安全保障条约 46
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体系的建立 47
三、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48
苏联对外政策的两重性 48
对外政策两重性的原因 49
四、从“共产党情报局”到“华沙条约组织” 51
“共产党情报局” 51
“经济互助委员会” 52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3
华沙条约组织 53
第三章 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经济建设 55
第一节 苏联的恢复和发展 55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国力的增强 55
战后初期苏联面临的任务 55
恢复国民经济 56
成就和问题 57
二、社会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57
民主与法制被破坏 57
意识形态领域的措施和问题 58
三、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与斯大林逝世 58
联共(布)十九大 58
斯大林逝世 59
四、赫鲁晓夫上台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59
贝利亚事件 59
赫鲁晓夫最初的改革调整 59
苏共二十大 60
第二节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 61
一、东欧各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61
东欧各国共产党的建设 61
东欧各国的政权建设 62
二、东欧各国的民主改革与经济建设 64
土地改革和经济恢复 64
发展国民经济 64
三、1956年波兰、匈牙利事件 66
波兹南事件 66
匈牙利事件 67
第三节 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 68
一、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8
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 68
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 69
政权建设和中共八大的召开 69
二、朝鲜人民抗美战争的胜利 70
美国扩大侵朝战争 70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71
朝鲜停战谈判 71
三、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胜利 72
越法协定 72
边界战役和奠边府战役 73
日内瓦协议 73
四、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发展 74
外蒙古宣布独立 74
经济发展 74
政局变化 75
第四节 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关系 76
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76
莫斯科会谈 76
中苏条约和协定的内容与作用 76
二、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冲突与和解 77
情报局关于南斯拉夫的决议 77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南关系 78
三、苏联波兰关系与苏联匈牙利关系 79
苏波关系 79
苏匈关系 80
四、1957年莫斯科会议 81
《莫斯科宣言》 81
《和平宣言》 82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不平衡发展 83
第一节 原法西斯国家的经济困境与民主化改革 83
一、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和经济恢复 83
战争经济的破产 83
政治民主化改革 84
经济民主化改革 85
政党与人民运动 86
朝鲜战争与日本经济的恢复 87
二、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 88
德国的分裂与联邦德国的建立 88
联邦德国的政党与政治 89
艾哈德的经济改革 90
三、意大利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91
共和国的建立 91
跃入富国行列 92
第二节 西欧、北欧各国的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革措施 93
一、英国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政策 93
第三届工党政府 93
国有化的措施 93
社会改革与“福利国家” 94
保守党重新执政及其政策 95
二、法国的政权更替和经济发展 96
战后法国的政治经济局势 96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97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97
三、北欧国家社会民主党政府及其福利国家政策 99
社会民主党政府 99
瑞典的福利政策 99
职能社会主义与社会党国际 100
第三节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内政策与美国社会经济 101
一、反共、反民主浪潮和麦卡锡主义 101
对内政策反动性的加强 101
麦卡锡主义 103
二、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104
杜鲁门政府面临的新问题 104
“公平施政”的内容和实质 104
三、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 105
社会经济政策的二重性 10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 106
四、20世纪40—50年代美国的工人斗争和民权运动 106
工人斗争及其艰苦处境 106
走向觉醒的黑人民权运动 107
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帝国主义的一体化 108
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108
战后垄断资本的新特点 108
国家垄断资本体系的形成 11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问题 112
二、一体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趋势 113
现代国际垄断同盟 113
战后美欧经济合作与矛盾 115
第五章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与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 117
第一节 战后首批民族独立国家在亚洲诞生 117
一、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 117
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 117
水兵起义与特仑甘纳起义 118
英国对印政策与蒙巴顿方案 119
印巴分治及其冲突 120
二、印度尼西亚的独立 121
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 121
两次抗荷战争 122
《圆桌会议协定》 123
三、菲律宾、缅甸及马来亚的独立 124
菲律宾的独立 124
缅甸的独立 124
马来亚的独立 125
四、西亚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成就 126
叙利亚、黎巴嫩、约旦的独立 126
以色列国的建立 126
巴勒斯坦战争 128
第二节 民族独立运动高潮从亚洲到非洲的转移 128
一、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 128
战后初期的伊朗石油问题 128
摩萨台与石油国有化运动 129
二、埃及共和国的成立与苏伊士运河战争 130
七月革命的胜利 130
收复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131
三、伊拉克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黎巴嫩的抗美战争 133
伊拉克的“7·14”革命 133
黎巴嫩起义与美国的干涉 134
四、北非各国的独立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135
北非的独立运动高潮 135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爆发 135
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137
五、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137
加纳的独立 137
几内亚的独立 138
第三节 民族独立国家在亚非拉和大洋洲的普遍建立 139
一、“非洲年”与60年代独立的非洲国家 139
法属、西属非洲殖民地的独立 139
英属非洲的独立 140
比属非洲的独立 141
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最后胜利 142
葡属非洲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142
最后阶段的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143
三、古巴革命的胜利及其保卫独立的斗争 145
“7·26运动”与古巴的革命战争 145
捍卫古巴共和国的斗争 146
古巴与拉美游击中心运动 147
四、古巴革命后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大胜利 148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的胜利 148
尼加拉瓜革命的胜利 149
加勒比地区各国的独立 149
五、印度支那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与亚太诸国的普遍独立 150
越南南方人民反对美国特种战争的胜利 150
老挝的抗美救国战争 151
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全面展开 151
柬埔寨的解放与印支三国抗美战争的最后胜利 152
亚太地区诸小国的独立 153
第六章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两大阵营的分化 155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155
一、亚非会议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15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55
亚非会议的召开 156
“万隆精神”的影响 157
二、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形成 158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58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与特点 159
三、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160
联合国的变化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60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161
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建立新的海洋法而斗争 163
第二节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分歧的发展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 165
一、中苏分歧和中苏关系的恶化 165
中苏两党的分歧 165
中苏两党论战 165
中苏关系的恶化和恢复 166
二、1968年苏联出兵侵捷事件 167
《行动纲领》和《两千字声明》 167
苏军武装干涉 168
三、罗苏矛盾与妥协 169
60年代的罗苏关系 169
70年代以后的罗苏关系 171
四、经互会与华沙条约组织的扩大及其内部矛盾的加深 171
经互会的三个时期 171
华约组织的历程 173
第二节 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步形成 174
一、美苏关系的缓和与争夺 174
赫鲁晓夫的外交战略 174
对奥地利和约的签订 175
四国首脑会议 176
苏联与联邦德国建交 177
第二次柏林危机 178
戴维营会谈 179
二、肯尼迪、约翰逊对杜鲁门全球扩张政策的继承 179
肯尼迪的对外政策 179
和平战略 179
入侵古巴失败 180
维也纳会谈 180
柏林墙事件 180
古巴导弹危机 181
三、美苏的新交易和角逐 182
关于核武器试验条约的谈判 182
葛拉斯堡会议 183
第四节 欧美矛盾与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184
一、欧共体的形成、扩大及其意义 184
欧共体的成立 184
七国自由贸易区 186
英美特殊关系的解体 188
欧共体的扩大过程与作用 188
二、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190
法国戴高乐主义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90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192
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 194
第七章 世界科技革命的高潮及其社会影响 195
第一节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和进程 195
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起因 195
科学理论的准备 195
技术与物质前提 196
社会条件 197
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198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198
核能技术与空间技术 199
高科技群中的其他新技术 201
三、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特点 203
技术革命群体化 203
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 203
发展进程高速化 204
第二节 科技发展的社会作用与新产业革命 204
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新产业革命的开始 204
新产业革命的特征 204
电子计算机与自动化生产 205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206
二、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7
生产力的变革与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7
经济结构的变化 208
管理的现代化 209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 210
劳动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210
人的现代化问题 211
第三节 迎接科技革命挑战与维护全球生态环境 212
一、各国的科技政策及其竞争 212
美国的科技政策 213
苏联的科技体制与政策 214
日本的科技政策 215
西欧各国的科技政策 216
二、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日益严重化 217
全球问题的提出 217
世界人口问题 218
粮食、能源、自然资源问题 219
三、保护地球环境的努力 220
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220
环境科学的兴起与保护环境的国际合作 221
第八章 从经济繁荣到经济滞胀的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与文化 223
第一节 60—80年代末期的美国社会 223
一、肯尼迪的“新边疆”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 223
“新边疆”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223
“伟大社会”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224
二、以黑人斗争为主体的群众运动 226
黑人民权运动的空前高涨 226
“新左派”运动、反战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发展 227
三、尼克松的经济政策和水门事件 228
“新经济政策”和“新联邦主义” 228
“水门事件”和尼克松的下台 229
四、卡特中间道路的经济政策和“新保守主义”的“里根革命” 230
卡特的中间道路的经济政策及其后果 230
“里根革命”的内容及其后果 230
美国的社会问题 232
第二节 繁荣与滞胀的西欧经济与政治 233
一、西欧经济的变化 233
60年代的经济繁荣 233
7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黄金时代的结束 235
经济滞胀的表现和原因 237
二、西欧的政局和社会 238
60年代以来的西欧政局 238
西欧各国的社会阶级结构 240
欧洲共产主义 241
第三节 日本和太平洋地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42
一、日本的经济飞跃与社会问题 242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24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243
日本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发展 245
日本的社会问题与人民运动 247
中日关系正常化 248
二、澳大利亚的政治经济与对外政策 249
政党和政府 249
经济和外交 250
三、新西兰的政治和经济 251
第四节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新发展 252
一、西方哲学新流派 252
西方文化思潮的主要趋势 252
存在主义 252
结构主义 252
法兰克福学派 253
西方马克思主义 253
二、西方经济学新流派 253
现代货币主义 254
供应学派 254
新凯恩斯主义 254
新制度学派 255
三、西方史学新流派 255
当代西方新史学概貌 255
新社会史学派 256
年鉴派史学 256
计量史学 256
四、西方文学新流派 257
文学中的叛逆精神 257
后现代派文学 257
存在主义文学 258
新小说派文学 258
荒诞派文学 259
黑色幽默派和“垮掉的一代” 259
“愤怒的青年” 260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变化 261
第一节 苏联的改革和苏联的解体 261
一、1957年的“反党集团”事件与赫鲁晓夫的改革 261
“反党集团”事件 261
农业的调整 262
工业的调整 263
赫鲁晓夫被迫退休 264
二、60—80年代中期的苏联 264
勃列日涅夫的内政与外交 264
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266
农业改革措施 268
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时期的苏联 268
三、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到苏联解体 269
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69
政治体制改革和“新思维”外交 270
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 272
“8·19”事变及其后果 273
四、当代苏联文化 274
教育 274
图书出版 275
哲学社会科学 275
50年代后期的文学 275
60—80年代的文坛变迁 276
当代苏联艺术 278
第二节 东欧各国的改革与各国剧变 279
一、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试验和联邦的分裂及内战 279
自治制度发展的三阶段 279
联邦体制和议会改革 281
南斯拉夫的分裂和内战 281
二、波兰改革的三起三落和团结工会的上台 282
哥穆尔卡的改革和“12月事件” 282
盖莱克的高速发展战略 283
团结工会上台 284
三、匈牙利改革的成败和反对派掌权 285
重建国家政治经济秩序 285
新经济体制改革 286
匈牙利政局的变化 287
四、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和联邦一分为二 288
诺沃提尼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288
“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 289
捷克斯洛伐克的剧变 290
五、民主德国的发展和德国的统一 291
民德发展经济的措施 291
开放“柏林墙”和两德边界 292
德国的统一 293
六、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 293
动荡的保加利亚政局 293
走向自由市场经济之路的罗马尼亚 295
未建立新结构前就破坏了旧结构的阿尔巴尼亚 296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97
一、最初十年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和建设成就 297
建设中的两个发展趋向 297
建设的成果 299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 299
全国范围的大动乱 299
严重的后果 300
三、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01
拨乱反正 301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302
历史性的巨变 304
第十章 发展中的民族独立国家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 306
第一节 亚洲各国独立后的政治与经济 306
一、印度独立后的政局演变与经济发展 306
尼赫鲁执政时期 306
英·甘地与拉·甘地执政时期 307
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政治与经济 309
苏加诺执政时期 309
苏哈托执政时期 310
三、“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 311
新加坡独立后的经济发展 312
韩国的经济发展与民主运动 313
四、亚洲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315
东南亚国家联盟 315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316
第二节 中东石油经济的发展与政局的动荡 317
一、阿以冲突迭起 317
“六·五”战争 317
十月战争 318
黎巴嫩战争 319
巴勒斯坦人民的抗暴斗争 320
二、海湾国家的经济腾飞与社会变迁 321
伊朗的白色革命与伊斯兰革命 321
海湾诸国的“石油繁荣” 323
阿拉伯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加剧 324
三、海湾地区的冲突和战争 325
两伊战争 325
伊拉克、科威特冲突与海湾战争 326
第三节 非洲国家独立后的发展 328
一、非洲民族经济的发展及其困难 328
不同的发展道路 328
发展民族经济的成就 329
经济的困难与调整 329
二、非洲国家政局的长期动荡 330
频繁的军事政变 330
内战、边界战争频仍 331
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民主浪潮 332
三、南非的发达经济与种族隔离制的危机 332
种族隔离制的强化 333
反种族主义斗争 333
南非民主化的曲折进程 334
第四节 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与政局的变化 335
一、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一体化进程 335
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335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36
经济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337
二、60年代后拉丁美洲政治的新特点 338
政治民主化趋势 338
自主外交与马岛战争 339
第十一章 由两极走向多极化、合作、竞争和变革的世界 341
第一节 旧国际格局的动摇与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 341
一、国际政治力量的消长与美苏战略地位的变化 341
美国地位下降 341
苏联地位上升 342
第三世界影响加强 342
二、尼克松主义的提出 342
尼克松主义的内容 342
尼克松主义的推行 343
三、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 343
积极进攻战略的两根支柱 343
加快向南扩张步伐 344
四、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欧安会的召开 344
东西方关系的第一次缓和 344
欧安会和中欧裁军会议 345
五、从僵硬对抗到第二次缓和 346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 346
第二次缓和的背景和具体表现 347
第二节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348
一、西欧独立自主倾向的日益加强 348
欧共体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 348
依赖与竞争并存的对美关系 349
有别于美国的对苏东政策 349
发展同第三世界的经济政治关系 350
二、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外交 350
大国外交 350
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351
“环太平洋构想” 351
三、美元霸权地位的丧失与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 352
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 352
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352
第三节 南北关系和南南合作 353
一、苏联在亚非的攻势和失败 353
苏联、越南侵略柬埔寨 353
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 354
苏美对非洲的争夺和非洲人民的反霸斗争 355
二、西方大国的经济霸权主义与南北对话 357
经济霸权主义是新殖民主义的表现 357
南北对话的历史进程与曲折 358
三、南南合作的发展 359
南南合作的会议和纲领 359
合作的领域 359
合作的困难和阻力 360
第四节 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国际关系 361
一、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的影响 361
缓和与紧张并存 361
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361
经济利益与经济“冷战” 362
东西方力量失衡 362
南方战略地位的暂时下降 362
二、世界多极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363
多极化与区域集团化 363
区域集团化的特点 363
经济全球化 364
三、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65
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影响的增强 365
中国面临的挑战 365
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 366
后记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