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1
第一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在于它作为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1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作用 26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32
第一章 物质观 36
第一节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6
第二节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42
第三节 空间、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48
第四节 物质统一论 55
第二章 意识观 62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62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71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 79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 87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87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93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98
第四章 对立统一规律 104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04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14
第三节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19
第四节 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 123
第五章 质量互变规律 131
第一节 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131
第二节 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137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 144
第六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48
第一节 辩证的否定 148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153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 160
第七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64
第一节 现象和本质 164
第二节 形式和内容 169
第三节 原因和结果 173
第四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179
第五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183
第八章 实践观 189
第一节 实践、主体和客体 189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199
第三节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204
第九章真理观 215
第一节 真理的客观性及其价值 215
第二节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性和普遍性 219
第三节 真理和谬误 224
第四节 真理标准 230
第十章 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 237
第一节 归纳和演绎 237
第二节分析和综合 247
第三节 抽象和具体 253
第四节 历史和逻辑 258
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265
第一节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265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72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论 279
第十二章 社会基本矛盾 289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89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0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13
第十三章 阶级观和国家观 321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321
第二节 国家 328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和专政 332
第十四章 社会意识 341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341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构成 3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59
第十五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66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66
第二节 历史人物的作用 376
第三节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82
第十六章 人的本质和共产主义人生观 387
第一节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387
第二节 人的价值和共产主义人生观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