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部份 总论篇 3
第一章 秦文字发展序列 5
第一节 前言 5
第二节 春秋秦文字——传承与发展 6
第三节 战国时期文字的多样化——篆书、隶书与俗书 10
第四节 结语 12
第二章 王国维「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説」平议 15
第一节 前言 15
第二节 检视王国维对〈史籀篇〉的重要观点 16
第三节 秦系文字资料与《说文》籀文对勘比较 23
第四节 籀文与秦系文字对勘比较的量化分析 34
第五节 王国维「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平议 39
第三章 隶书起源问题重探 47
第一节 前言 47
第二节 秦隶资料及特色 47
第三节 秦隶渊源略说——兼谈战国秦篆秦隶的关系 53
第四节 六国率简文字与隶书的关系 61
第五节 结语 66
第四章 秦「书同文字」新探 69
第一节 前言 69
第二节 「书同文字」相关文献记载 70
第三节 近代「书同文字」硏究的回顾及检讨 74
第四节 战国文字异形的现象 80
第五节 秦「书同文字」的实质意义 86
第六节 结语 104
第五章 秦书八体原委——附论新莽「六书」 117
第一节 前言 117
第二节 大篆与小篆 119
第三节 虫书与摹印 123
第四节 刻符与殳书 134
第五节 署书与隶书 140
第六节 结语 145
第二部份 分论篇 147
第一章 论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出土文物 149
第一节 前言 149
第二节 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出土文物 150
第三节 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出土文物的时代 154
第四节 从文字的结体风格推测大堡子山秦公诸器的器主 163
第五节 结语 167
第二章 论秦公簋的时代 171
第一节 前言 171
第二节 宋代到近代对盄和钟、秦公簋年代的讨论 173
第三节 从「受天命」的观点看「十又二公」的问题 176
第四节 从文例与字体看秦公簋的年代 185
第五节 结语 191
第三章 论石鼓文的相对年代 193
第一节 前言 193
第二节 石鼓硏究撮要 193
第三节 评唐兰〈石鼓年代考〉——论石鼓文不宜晚到战国中叶 195
第四节 从秦系文字演变的观点论石鼓文的相对年代 201
第五节 结语 209
第四章 论〈诅楚文〉的真伪及其相关问题 213
第一节 前言 213
第二节 〈诅楚文〉的出土情况及时代背景 215
第三节 〈诅楚文〉字体辨惑 223
第四节 从秦系文字的演变论〈诅楚文〉的真伪 234
第五节 讨论几个与〈诅楚文〉真僞有关的词语 238
第六节 结语 245
第五章 秦兵甲之符 247
第一节 前言 247
第二节 列国虎形符节与秦虎符之区别 249
第三节 杜虎符 252
第四节 新郪虎符 256
第五节 阳陵虎符 261
第六节 疑伪的东郡虎符 264
第七节 结语 267
结论 269
引用书目 273
图版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