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梨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38219145
  • 页数:1167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3

大事记 13

卷一 建置 61

第一章 位置 面积 61

第二章 隶属沿革 61

第三章 境域变迁 64

第四章 行政区划 65

第一节 清代 65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65

第三节 东北沦陷时期 68

第四节 新中国建立后 69

第五章 县城 乡镇 73

第一节 县城 73

第二节 乡镇 74

卷二 自然环境 87

第一章 地质 87

第一节 地层 87

第二节 岩石 89

第三节 地质构造 91

第四节 地震 92

第二章 地貌 94

第一节 山脉 山峰 94

第二节 地貌类型 95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97

第一节 气候 97

第二节 物候 103

第四章 水文 104

第一节 地表水 104

第二节 地下水 109

第五章 生物 112

第一节 植物 112

第二节 动物 115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16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16

第二节 水资源 120

第三节 植物资源 121

第四节 动物资源 124

第五节 矿产资源 124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26

第一节 洪涝灾害 126

第二节 旱灾 128

第三节 风灾 128

第四节 雹灾 129

第五节 低温冷害 129

第六节 霜冻 130

卷三 人口 133

第一章 人口数量 133

第二章 分布与密度 135

第一节 人口分布 135

第二节 人口密度 136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37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37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38

第三节 文化构成 141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43

第四章 人口生育 144

第一节 自然生育 144

第二节 计划生育 144

卷四 政党 15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梨树县地方组织 15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梨树县委员会 151

第二节 党基层组织 153

第三节 党员代表会议与代表大会 154

第四节 党务工作 15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梨树县地方组织 16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65

第二节 活动与解体 166

卷五 政权 169

第一章 权力机关 169

第一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169

第二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及其活动 174

附:议会 175

第二章 行政机关 175

第一节 清末政权机关 176

第二节 民国政权机关 177

第三节 沦陷时期伪政权 178

第四节 国民党县政府 180

第五节 县人民政府 180

卷六 政协 195

第一章 机构设置 195

第二章 政协全委会议 195

第三章 政协活动 202

第一节 政治协商 202

第二节 工作组活动 203

第三节 提案处理 203

第四节 专题调查 204

第五节 参观学习 205

第六节 文史资料 205

卷七 社会团体 209

第一章 工人组织 209

第一节 县总工会 209

第二节 基层工会 209

第三节 工会活动 210

第二章 农民组织 215

第一节 农民会 215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 216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216

第一节 共青团梨树县委员会 216

第二节 儿童团 221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 221

第四章 妇女组织 222

第一节 县妇女联合会 222

第二节 主要活动 223

第五章 工商业组织 227

第一节 县商务会 227

第二节 县工商业联合会 228

第三节 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229

第六章 学术团体 229

第一节 县科学技术协会 229

第二节 文艺联合会 230

第三节 县卫生工作者协会 230

第四节 县医药卫生学会 230

卷八 政事纪略 235

第一章 反封建斗争 235

第二章 反帝斗争 235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 235

第二节 学潮 236

第三节 抵制日货 236

第四节 抗日斗争 237

第五节 于家沟惨案 238

第三章 解放后重要政事 238

第一节 锄奸反霸与清算 238

第二节 土地改革 239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 240

第四节 “三反”、“五反” 241

第五节 “肃反” 242

第六节 整风运动及反右派斗争 242

第七节 “反右倾”斗争 243

第八节 “大跃进”运动 244

第九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45

第十节 “文化大革命” 247

第十一节“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 252

卷九 公安司法 257

第一章 公安 25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57

第二节 治安管理 259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263

第四节 交通管理 264

第五节 户籍管理 265

第六节 消防 266

第七节 人民武装警察 268

第八节 监所 268

第二章 检察 27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70

第二节 刑事监督 271

第三节 经济检察 274

第四节 法纪检察 275

第五节 监所检察 275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275

第三章 审判 27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76

第二节 刑事审判 278

第三节 民事审判 280

第四节 经济审判 281

第五节 调解申诉 282

第四章 司法行政 28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84

第二节 民事调解 284

第三节 律师 285

第四节 公证 286

第五节 法制宣传 286

卷十 民政 289

第一章 基层选举 289

第一节 等额选举 289

第二节 差额选举 290

第二章 拥军优属 290

第一节 抚恤 290

第二节 优待烈军属 293

第三节 优待对象代表会 294

第三章 战时支前 294

第一节 支援解放战争 294

第二节 支援抗美援朝 295

第四章 复员转退军人安置 295

第五章 社会福利 296

第一节 救灾 296

第二节 社会救济 297

第三节 残疾人安置 298

第四节 五保户 敬老院 299

第五节 收容 遣送 300

第六章 殡葬改革 301

卷十一 人事劳动 305

第一章 人事 305

第一节 人员任用 305

第二节 干部队伍 307

第三节 干部管理 309

第四节 干部培训 311

第五节 编制 311

第六节 精简下放 316

第七节 奖惩 316

第八节 老干部管理 317

第二章 劳动就业 319

第一节 就业安置 319

第二节 职工队伍 322

第三章 工资 奖金 324

第一节 工资 324

第二节 奖金 328

第三节 津贴 328

第四章 劳保福利 329

第一节 劳动保护 329

第二节 安全生产 331

第三节 劳动保险 331

卷十二 军事 337

第一章 兵役制度 337

第一节 募兵 337

第二节 征兵 337

第三节 志愿、义务兵 337

第四节 预备役 338

第二章 地方武装 339

第一节 捕盗营 339

第二节 公安队 339

第三节 伪警察大队 340

第四节 国民党地方武装 342

第五节 民主政府地方武装 343

第六节 人民武装部 344

第三章 驻军 345

第一节 清军 345

第二节 东北军 345

第三节 中央军 346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 346

第四章 民兵 347

第一节 民兵建制 347

第二节 民兵训练 349

第三节 民兵武器管理 350

第四节 民兵活动 350

第五章 重要战事 351

第一节 反清斗争 351

第二节 民国时期剿匪 352

第三节 抗日战争 352

第四节 解放战争战事 353

第六章 人民防空 360

第一节 人防组织 360

第二节 人防工程 360

卷十三 农业 368

第一章 生产条件 368

第一节 土地 368

第二节 劳动力 371

第三节 耕畜 372

第四节 农机具 373

第二章 经营体制 379

第一节 个体农户 379

第二节 互助组 380

第三节 农业合作社 380

第四节 人民公社 383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385

第三章 农作物 386

第一节 粮食作物 386

第二节 经济作物 392

第三节 园艺作物 396

第四节 瓜类 397

第四章 农技农艺 398

第一节 耕作制度 398

第二节 耕作方法 398

第三节 栽培技术 400

第四节 种子选育 402

第五节 肥料施用 403

第六节 改造低产田 405

第七节 病虫害防治 406

第五章 经营管理 408

第一节 计划管理 408

第二节 劳动管理 409

第三节 财务管理 410

第四节 物资管理 415

第六章 管理机构 415

卷十四 林业 419

第一章 林业资源 419

第一节 林区 419

第二节 林种 422

第三节 树种 422

第二章 树木种苗 426

第一节 采育良种 426

第二节 育苗 427

第三章 植树造林 430

第一节 荒山荒地造林 430

第二节 四旁绿化 431

第三节 义务植树 432

第四节 防护林 432

第五节 造林机械化 433

第六节 果木林 435

第四章 护林防火 437

第一节 护林 437

第二节 防火 439

第五章 林木经营 440

第一节 采伐 440

第二节 经销 441

第六章 林政管理 442

第一节 林权 442

第二节 林政机构 444

第三节 林业队伍 445

第四节 国营场圃 446

卷十五 畜牧业 453

第一章 畜牧业资源 453

第一节 草原牧场 453

第二节 饲料 455

第三节 畜禽资源 457

第二章 畜牧业生产 458

第一节 役畜 458

第二节 猪 460

第三节 禽 463

第四节 牛羊 464

第五节 经济 动物 467

第六节 产品 产值 469

第三章 饲养与管理 470

第一节 饲养 470

第二节 管理 472

第四章 繁殖改良 473

第一节 品种改良 473

第二节 繁育体系 477

第五章 疫病防治 478

第一节 传染病 478

第二节 寄生虫病 481

第三节 检疫 482

第六章 畜牧业管理 483

第一节 行政机构 483

第二节 事业机构 484

第三节 畜牧业队伍 484

卷十六 水利 489

第一章 防洪 489

第一节 筑堤 489

第二节 筑坝 491

第三节 排洪 491

第四节 裁弯 492

第二章 治涝 493

第一节 治理二道河子涝区 493

第二节 治理急水河子涝区 498

第三节 治理一干涝区 498

第四节 治理刘沈涝区 500

第五节 治理新开河涝区 500

第三章 蓄水 501

第一节 水库 501

第二节 塘坝 505

第四章 灌溉 506

第一节 引水 506

第二节 提水 509

第五章 水产 512

第一节 养鱼 512

第二节 养苇 514

第三节 育珠 514

第六章 水土保持 514

第一节 水土流失 514

第二节 流失治理 516

第七章 水政管理 5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17

第二节 职工队伍 519

第三节 水利经费 519

卷十七 乡镇企业 523

第一章 经营体制 523

第一节 局属企业 523

第二节 乡镇办企业 524

第三节 村街办企业 524

第四节 联办企业 525

第五节 个体企业 526

第二章 企业门类 527

第一节 工业 527

第二节 建筑业 530

第三节 商业服务业 531

第四节 种植养殖业 532

第五节 交通运输业 532

第三章 产品 532

第一节 品种产量 532

第二节 重点产品 534

第四章 经营管理 535

第一节 管理体制 535

第二节 经营方式 536

第三节 用工制度 537

第四节 工资 537

卷十八 工业 542

第一章 工业体制 542

第一节 手工业铺坊 542

第二节 集体手工业 544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 544

第四节 私营厂矿 544

第五节 私营工业、手工业改造 546

第二章 工业门类 546

第一节 食品工业 546

第二节 纺织工业 549

第三节 机械工业 551

第四节 建材工业 554

第五节 冶金工业 556

第六节 化学工业 558

第七节 造纸 印刷工业 560

第八节 煤炭工业 561

第九节 陶瓷工业 563

第十节 皮革工业 563

第十一节 塑料制鞋工业 564

第十二节 其它工业 566

第十三节 省、市营企业 569

第三章 职工队伍 57

第一节 职工人数 572

第二节 职工素质 573

第四章 经营管理 574

第一节 行政机构 574

第二节 企业管理 575

第三节 管理体制 578

卷十九 城乡建设 584

第一章 城镇建设 584

第一节 主要城镇 584

第二节 房屋建设 589

第三节 市政基础设施 590

第四节 园林 绿化 594

第五节 环境卫生 597

第二章 乡村建设 599

第一节 住宅 599

第二节 道路 绿化 600

第三节 饮水 601

第四节 典型村介绍 603

第三章 建筑行业 605

第一节 施工队伍 605

第二节 建筑设计 608

第三节 建筑设备 608

第四节 成果 609

第五节 建筑形式 609

第六节 建筑工程质量 610

第四章 房产管理 612

第一节 私房管理 612

第二节 公房管理 615

第五章 土地管理 617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 617

第二节 城镇用地管理 618

第三节 农村土地管理 619

第六章 机构设置 620

第一节 行政机构 620

第二节 所属单位 621

卷二十 环境保护 625

第一章 自然生态环境 625

第一节 水土流失 625

第二节 草原沙碱化 626

第三节 野生动物减少 626

第四节 农田河水污染 627

第二章 环境污染 627

第一节 水体 627

第二节 大气 632

第三节 其它公害 633

第三章 环境保护与治理 635

第一节 自然生态保护 635

第二节 “三废”治理 636

第三节 其它公害防治 638

第四章 环境监测与管理 639

第一节 监测 639

第二节 环境管理 640

第五章 机构设置 642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42

第二节 职工队伍 642

卷二十一 能源 645

第一章 电力 645

第一节 发电 645

第二节 输电网 647

第三节 用电管理 653

第四节 生产管理 659

第五节 管理机构 662

第二章 石油购销 664

第一节 建国前经营 664

第二节 建国后购销 664

第三节 管理机构 668

第三章 煤炭 670

第一节 采煤 670

第二节 煤炭加工 671

第三节 经营 671

第四章 其它能源 675

第一节 利用 675

第二节 节柴改灶 676

卷二十二 交通 679

第一章 道路 679

第一节 古道 679

第二节 公路 680

第三节 乡道 681

第二章 桥涵 渡口 684

第一节 桥涵 684

第二节 渡口 686

第三章 铁路 687

第一节 路线 687

第二节 站点 687

第三节 铁路运输 688

第四章 公路运输 690

第一节 运具 690

第二节 客运 691

第三节 货运 695

第四节 运输企业单位 696

第五章 交通管理 699

第一节 公路养护 699

第二节 运输管理 700

第三节 技术管理 701

第四节 驾驶员培训 701

第五节 安全管理 702

第六章 管理机构 703

卷二十三 邮电 707

第一章 邮政 707

第一节 古驿站 707

第二节 铺司 708

第三节 邮局 708

第四节 邮电局 709

第二章 电信 711

第一节 电话 711

第二节 电报 714

卷二十四 商业 719

第一章 商业体制 719

第一节 私营商业 719

第二节 公私合营 723

第三节 集体商业 724

第四节 国营商业 727

第五节 个体商业 730

第二章 商品流通 732

第一节 生产资料购销 732

第二节 土特产品购销 735

第三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 737

第四节 副食品购销 743

第五节 烟草购销 746

第六节 集市贸易 748

第七节 储运 751

第八节 商业网点 752

第三章 饮食服务业 752

第一节 饮食业 752

第二节 服务业 753

第三节 著名风味食品 754

第四章 对外贸易 755

第一节 出口 755

第二节 进口 756

第三节 机构 757

卷二十五 粮油 765

第一章 私营粮行 765

第一节 粮栈 765

第二节 粮米铺 767

第二章 粮食征购 767

第一节 征粮 767

第二节 购粮 767

第三章 粮食销售 772

第一节 城镇供应 772

第二节 特需供应 776

第三节 农村统销 777

第四节 粮油议销 778

第四章 储运 779

第一节 仓储 779

第二节 民代国储 781

第三节 仓储改革 781

第四节 调运 782

第五章 盐业 783

第六章 管理机构 784

卷二十六 财政 金融 789

第一章 财政 789

第一节 财政机构 789

第二节 财政收入 790

第三节 财政支出 792

第四节 财政管理 794

第五节 财务检查 801

第二章 税务 802

第一节 税务机构 802

第二节 税制 803

第三节 税收 805

第四节 税务管理 810

第三章 金融 81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812

第二节 货币 814

第三节 借贷 816

第四节 储蓄存款 823

第五节 公债 国库券 824

第六节 保险 825

卷二十七 经济管理 829

第一章 计划 82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29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 830

第二章 统计 83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32

第二节 统计报表 833

第三节 统计调查 834

第四节 统计分析 834

第三章 物资管理 834

第一节 管理体制 834

第二节 管理机构 835

第三节 物资流通 837

第四章 物价管理 83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39

第二节 物价管理 840

第三节 物价变动 841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847

第一节 管理体制 847

第二节 企业登记 848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849

第四节 商标广告 850

第五节 集市贸易管理 852

第六章 标准计量 853

第一节 计量单位 853

第二节 计量器具 854

第三节 计量管理 855

第七章 审计 856

第一节 审计机构 856

第二节 审计监督 857

卷二十八 教育 861

第一章 塾馆书院 861

第一节 塾馆 861

第二节 梨城书院 861

第二章 普通教育 862

第一节 幼儿教育 862

第二节 小学教育 863

第三节 中学教育 869

第四节 教学方法 878

第三章 职业教育 880

第一节 师范教育 880

第二节 技工教育 881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 882

第四章 成人教育 885

第一节 农民教育 885

第二节 职工教育 886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 890

第四节 其他成人教育 891

第五章 教师 893

第一节 教师来源 893

第二节 队伍结构 894

第三节 教师待遇 897

第六章 学生管理 899

第一节 招收学生 899

第二节 学籍管理 900

第三节 学品考查 900

第四节 学生组织 902

第五节 毕业考试 902

第七章 教育设施 903

第一节 校舍 903

第二节 设备与设施 904

第八章 教育行政 905

第一节 行政机构 905

第二节 教育经费 905

第九章 勤工俭学 908

第一节 校办农场 908

第二节 校办工厂 908

第三节 校办工业公司 909

卷二十九 体育 913

第一节 学校体育 913

第一节 课堂体育 913

第二节 课外体育 913

第二章 群众体育 914

第一节 城镇体育 914

第二节 农村体育 915

第三章 体育竞赛 916

第一节 田径竞赛 916

第二节 球类竞赛 920

第三节 其它竞赛 922

第四章 体育人材培养 922

第一节 培训 922

第二节 输送 923

第三节 等级“三员” 923

第五章 体育设施 924

第一节 体育场馆 924

第二节 学校体育设施 925

第六章 体育机构 926

第一节 体育运动委员会 926

第二节 业余体校 926

第三节 体育协会 927

卷三十 科技 931

第一章 科技机构 9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31

第二节 科技群众团体 932

第三节 科研机构 933

第四节 科技服务机构 935

第二章 科技队伍 937

第一节 专业结构 937

第二节 年龄构成 937

第三节 文化构成 938

第四节 技术职称 938

第三章 科技活动 939

第一节 科技宣传 939

第二节 科技教育 939

第三节 科技服务 940

第四节 学术交流 941

第四章 科技成果 941

第五章 观测预报 948

第一节 气象测报 948

第二节 地震测报 948

第三节 农作物虫害测报 949

卷三十一 医药卫生 953

第一章 医疗机构 953

第一节 县属机构 953

第二节 乡镇卫生院 955

第三节 村卫生所 956

第四节 个体诊所 957

第五节 企事业卫生所院 958

第二章 医疗队伍 961

第一节 中医 961

第二节 西医 962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962

第四节 培训 963

第三章 卫生防疫 964

第一节 机构建立 964

第二节 疫病防治 965

第三节 公共卫生 969

第四节 爱国卫生 972

第四章 妇幼保健 972

第四章 妇幼保健院 973

第二节 新法接生 974

第三节 产妇保健 974

第四节 儿童保健 975

第五章 药政管理 975

第一节 药品生产 975

第二节 药品经营 976

第三节 药政制度 976

第六章 卫生经费 977

第一节 事业费管理 977

第二节 公费医疗 978

第三节 基建投资 979

第七章 行政机构 979

卷三十二 文化 983

第一章 机构设置 983

第一节 文化馆(站) 983

第二节 书店图书馆 984

第三节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985

第二章 戏剧 987

第一节 二人转 987

第二节 评剧 991

第三节 吉剧 992

第四节 民间曲艺 992

第五节 秧歌 灯谜 灯会 993

第三章 文艺创作 993

第一节 剧本 993

第二节 文学 995

第三节 美术 998

第四节 音乐 999

第五节 摄影 1000

第六节 书法 1001

第七节 剪纸 篆刻 1001

第四章 文物 1002

第一节 历史文物 1002

第二节 出土文物 1009

第三节 革命文物 1009

第四节 重点文物保护 1010

第五章 历代修志 1015

第一节 奉化县志 乡土志 1015

第二节 梨树县志 乡土志 1016

第三节 梨树事情 1018

第四节 梨树县志(初稿) 1019

第六章 艺文 1020

第一节 碑记 1020

第二节 旧志序 1022

第三节 散文 1023

第四节 诗歌 1025

卷三十三 新闻广播 1031

第一章 新闻报刊 10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031

第二节 县报 1032

第三节 新闻队伍 1032

第二章 广播 103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033

第二节 有线广播 1034

第三节 广播节目 1039

第四节 无线广播 1041

第五节 广播设施 1042

第三章 电视 144

第一节 电视购置 1044

第二节 电视服务 1045

第三节 音像制品管理 1045

卷三十四 民族宗教 1049

第一章 民族 1049

第一节 民族来源 1049

第二节 民族分布 1050

第三节 民族姓氏 1052

第二章 宗教 1055

第一节 佛教 1055

第二节 道教 1056

第三节 天主教 1056

第四节 基督教 1057

第五节 伊斯兰教 1057

卷三十五 民情民俗 1061

第一章 人民生活 1061

第一节 农民生活 1061

第二节 职工生活 1064

第二章 生活习俗 1065

第一节 衣食住行 1065

第二节 婚姻 1068

第三节 丧葬 1069

第四节 人生礼仪 1070

第五节 禁忌 1071

第六节 陋习 流弊 1071

第三章 时令 节日 1072

第一节 时令 1072

第二节 节日 1073

卷三十六 方言 谚语 传说 1077

第一章 方言 1077

第一节 语音 1077

第二节 语汇 1080

第二章 谚语 1082

第一节 农业谚语 1082

第一节 林业谚语 1083

第三节 气象谚语 1083

第四节 生活谚语 1084

第五节 处事谚语 1085

第六节 其它谚语 1085

第三章 歇后语 1086

第三章 传说 歌谣 1087

第一节 民间传说 1087

第二节 歌谣 1091

卷三十七 人物 1097

第一章 传略 1097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1122

附录 1157

一、设治原案 1157

二、中共梨树县委关于新区土改中几点重要指示(摘要) 1158

三、中共梨树县委文件 1159

《梨树县志》编修始末 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