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 中国的人口分布 4
二 移民政策综述(1952~1982年) 6
三 少数族群地区农村到农村类型的自愿移民 9
四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4
第二章 有关族群性的文献回顾 19
一 “族群性”的定义 20
二 族群间的社会经济差异 31
三 族群关系的社会“目标” 48
四 测量族群整合维度和程度的指标 55
结束语 61
第三章 迁移研究文献的回顾及其对研究设计的启示 62
一 移民在迁入地的自我调适 64
二 国际迁移研究中的经济分析模型和“推力-拉力”模型 75
三 政策的作用 82
结束语 87
第四章 赤峰和本地蒙古族居民 88
一 赤峰的行政和地理状况 88
二 赤峰地区的居民与行政区划变迁史 93
三 历史上的蒙古族及其与中国中央政府的关系 96
四 历史上的蒙古族人口 100
五 中央政权处理族群关系的基本政策 104
六 蒙古族人口的结构性特征 111
第五章 内蒙古和赤峰地区的汉人移民 119
一 内蒙古和赤峰地区汉人移民的历史回顾 119
二 1949年以来内蒙古和赤峰的汉族移民 126
三 汉人移民对内蒙古和赤峰迁入社区的影响 135
结束语 148
第六章 研究的理论框架和调查设计 150
一 理论模型和假设 151
二 调查设计 167
第七章 被访户的基本特征 195
一 样本村庄的基本特征 196
二 移民和本地人群体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 238
三 蒙汉两族之间的比较 247
四 农区居民和牧区居民之间的比较 254
结束语 260
第八章 赤峰农村的移民调适 261
一 模型1中的结果变量 262
二 模型1中的原因变量 270
三 次级假设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276
四 以“满意度”为结果变量对模型1的检验(模型1a) 279
五 有关模型1a所排除变量的讨论 287
六 以收入提高情况作为结果变量,检验模型1(模型1b) 288
七 以交友网络和邻里模式为结果变量对模型1(模型1c和模型1d)的检验 292
八 模型1次级假设的多元回归和相关分析 295
结束语 297
第九章 赤峰农村本地人的调适以及同移民的整合 299
一 模型2中的结果变量 300
二 模型2中的原因变量 305
三 模型2假设的因果关系 308
四 以对居住地满意度为结果变量对模型2(模型2a)的检验 312
五 以收入改善为结果变量对模型2的检验(模型2b) 315
六 以交友和邻里模式为结果变量对模型2的检验(模型2c和模型2d) 318
七 模型2的次级假设的检验结果 322
结束语 326
第十章 赤峰农村的族群融合(一):收入差异、交友和邻里模式 327
一 检验影响人们收入因素的模型(模型3) 328
二 以交友和邻里模式来检验的族群整合(模型4) 349
三 居住隔离与学校隔离 360
结束语 364
第十一章 赤峰农村的族群融合(二):族际通婚 366
一 个人特征与族际通婚模式 371
二 社区层面的族际通婚 385
三 族际通婚的多因素分析 391
结束语 400
第十二章 赤峰农村的移民整合:主要的发现与思考 402
一 迁移动机 403
二 移民和本地人整合的现实状况 406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移民整合的影响 414
四 有关将来移民整合和移民方案的观点 418
结束语 428
第十三章 赤峰农村的族群整合:主要的发现与思考 430
一 赤峰农村蒙古族和汉族的社会经济差异 431
二 赤峰农村蒙汉关系的现状 433
三 赤峰农村族群整合的维度及影响因素 437
四 对国家发展的扩散模式的修正 446
五 未来的人口迁移和族群整合的研究 451
结束语 453
参考书目 455
附录1 问卷1(户) 471
附录2 问卷2(个人)——本地居民 474
附录3 问卷2(个人)——移民 480
附录4 移民数据相关系数表(模型1) 488
附录5 本地人数据相关系数表(模型2) 489
附录6 相关系数表(模型3) 490
附录7 汉族数据相关系数表(模型4)(1168汉族户主) 491
附录8 蒙古族数据相关系数表(模型4)(729蒙古族户主) 492
附录9 模型1检验得到的BETA系数(移民户主,户数=889) 493
附录10 模型2检验得到的BETA系数(本地户主,户数=1200) 494
附录11 模型3检验得到的BETA系数(所有户主,户数=2089) 495
附录12 模型3检验得到的BETA系数(翁牛特旗被访户主,户数=1143) 496
附录13 模型4检验得到的BETA系数 497
附录14 修订过的族际通婚模型检验得到的BETA系数 499
后记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