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的梳理 1
第一节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
第二节 延安的批评:丁玲、艾青、萧军等 11
第三节 战争及战后年代:胡风 19
第四节 赵树理与周立波 27
第五节 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 32
第六节 周扬、苏联文学与第二次文代会(1953) 36
第七节 俞平伯和《红楼梦》 43
第八节 冯雪峰和胡风 48
第二章 对知识分子的新政策(1956年1月—4月) 55
第一节 周恩来、毛泽东、郭沫若论知识分子问题 56
第二节 作协第二次理事会会议:周扬与茅盾的讲话 58
第三节 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 66
第四节 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对典型的解释 69
第三章 非斯大林化(1956年4月—1957年2月) 80
第一节 国际政治背景 80
第二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陆定一的讲话 84
第三节 高期望与不同的反应 87
第四节 批判,不是为幽默而幽默:何迟与王蒙 93
第五节 对传统的关注:纪念活动与毛泽东诗词 98
第六节 对苏联新思想的非官方反应 103
第四章 双刃剑(1957年2月—6月) 112
第一节 毛泽东论人民内部矛盾和整风运动 112
第二节 对双百方针范围的讨论:陈其通和茅盾 116
第三节 关于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国际论争 119
第四节 五月至六月初早谢的“百花” 124
第五节“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遭到否弃 132
第五章 反右运动(1957年6月—1958年2月) 138
第一节 修正主义,主要的危险 138
第二节 文学大辩论始末 141
第三节“丁陈事件”与冯雪峰 149
第四节 艾青与其他遭再批判者的反抗 155
第五节 追随者与独立作家 159
第六节 赫鲁晓夫文学理论受到肯定 170
第六章 大跃进(1958年3月—1959年12月) 177
第一节 人民公社与“不断革命” 177
第二节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181
第三节 群众文艺创作运动和诗歌形式问题 186
第四节 文艺与物质基础的新关系:周来祥的解释 192
第五节 盲目乐观主义的需要:对巴金等人的批判 197
第六节 对帕斯捷尔纳克与爱伦堡的批判 204
第七章 第三次文代会及其前奏(1960年1月—8月) 215
第一节 后斯大林时代的正统性 215
第二节 人道主义与艺术“永久价值”:对巴人的批判 217
第三节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 225
第四节 双重真实 232
第八章 结论 238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实质与变化 240
第二节中国对苏联文学与文学理论的态度 248
译后记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