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能源消耗与国家经济安全 1
1.1 国家经济安全中的能源问题 1
1.2 保障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 10
1.3 保障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供给能力 20
1.4 结论与政策建议 28
参考文献 31
第2章 能源消费与碳减排:总体趋势、行业特征与区域差异 34
2.1 我国碳排放的趋势与特征 35
2.2 碳排放:基于工业行业的数据 40
2.3 区域碳排放:绩效、差异与影响因素 46
2.4 我国地区节能潜力分析 55
2.5 结论与政策建议 63
参考文献 65
第3章 气候变化应对方案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启示 67
3.1 气候变化应对方案的国际比较 68
3.2 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启示 83
3.3 结论与政策建议 86
参考文献 88
第4章 中国清洁能源需求预测 90
4.1 2020年中国清洁能源需求预测 90
4.2 2020年中国主要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分析预测 94
4.3 结论与政策建议 102
参考文献 109
第5章 我国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与减排策略研究 112
5.1 温室气体减排成本与减排代价 113
5.2 我国2010年二氧化碳减排的宏观经济成本 119
5.3 边际减排成本的国际比较 127
5.4 我国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的演化规律 136
5.5 结论与政策建议 144
参考文献 148
第6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节能减排政策选择 152
6.1 中国面临的减排压力与实现减排目标的政策选择 152
6.2 低碳技术政策与节能减排 155
6.3 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减排政策 163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190
参考文献 191
第7章 考虑节能减排约束的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模型 193
7.1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演变历程 194
7.2 研究综述 196
7.3 考虑节能减排约束的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198
7.4 考虑节能减排约束的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模型实证 205
7.5 结论与政策建议 225
参考文献 227
第8章 促进企业自主性节能减排的“自愿协议”政策研究 231
8.1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31
8.2 节能自愿协议政策的基本架构 236
8.3 问卷统计分析与模型验证 242
8.4 可行性研究框架:节能自愿协议政策的可行性 259
8.5 结论与政策建议 261
参考文献 265
第9章 碳强度减排目标下的我国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权配额优化研究 267
9.1 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指标分配理论 267
9.2 国际区域性温室气体排放权配额分配制度 270
9.3 我国SO2和COD排污权配额分配制度 273
9.4 我国省际温室气体减排配额分配制度 278
9.5 我国省级区域温室气体减排配额优化制度 283
9.6 结论与政策建议 287
参考文献 291
第10章 电力行业近零排放战略实施的政策环境 293
10.1 我国IGCC与CCS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94
10.2 我国电力行业实现近零排放的现实需求及压力 296
10.3 近零排放电站的商业运营模式 299
10.4 近零电站上网电价分析 306
10.5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9
参考文献 321
第11章 低碳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建设政策研究——为吉林市为例 323
11.1 低碳经济区碳排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24
11.2 低碳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334
11.3 建设低碳经济区的现实障碍及政策、技术需求 342
11.4 促进低碳经济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352
参考文献 359
第12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节能减排政策 361
12.1 保障国家安全的节能减排研究的主要结论 361
12.2 保障国家安全的节能减排政策建议 364